18年後,孩子會感謝你現在的選擇

昨天有一條讓我驚喜的新聞:

“2018年高考學霸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學霸考生這個群體中,父母親學歷普遍較高,近43%為本科學歷,其中超過16.67%的考生父母為碩士以上學歷。

在職業上,“教師+公務員”家庭佔比最高,29.63%的受訪考生父親為公務員,29.63%的受訪考生母親為教師,而父親為教師的佔比也達到18.5%。(歡迎大家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歡迎來撩。

原來,屏幕前的你,

不僅是一名準教師,

更是18年後那個學霸的父親母親。

如果孩子能站在未來回望,

他們一定也會感謝你現在選擇了這一條教師之路!

18年後,孩子會感謝你現在的選擇

18年後,孩子會感謝你現在的選擇

近水樓臺先得月!

父母是教師,孩子當然就能更容易接觸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這一點毋庸置疑!

且不論很多中小學特設的“教師子弟班”,很多優秀幼兒園專為教師子女預留的名額;僅談教師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帶來的正面積極影響,已經足以幫助大多數孩子在幼年樹立正確三觀,在青春期平穩度過,在青年階段獲得優秀教育資源。

18年後,孩子會感謝你現在的選擇

18年後,孩子會感謝你現在的選擇

父母有更好的教育條件(歡迎大家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歡迎來撩。

能夠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招聘考試,並由於工作原因,浸潤於精選的人類科學文化中,這樣的父母沒理由教不好孩子。相信屏幕前也有很多準老師也是來自於教師家庭,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首先,教師父母有著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能以更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方法去開展家庭教育,這一點的重要性在孩子高考前體現得淋漓盡致。

來自天津的文科701分考生彭雨心(化名)說,在高三時,文綜複習老師會發一大堆試卷,答案往往會發到群裡,要自己回家訂正,而媽媽每次都會幫她把答案抄到卷子上。“高三時間太寶貴,這真的幫我省了不少時間,尤其作業多的時候,我直接看看媽媽幫我抄的答案,第二天上課就不會抓瞎。”

其次,教師父母有大量時間陪著孩子,陪伴在親情中尤其重要,父愛母愛就是通過真實相處中的行動和交流傳達出來的。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恐怕沒有哪個職業能夠像教師這樣,每年有近3個月時間可以陪著自己的孩子,這樣的職業優勢來得有多不易我不想多談,但既然獲得了這樣的福利,就應該妥善利用。(歡迎大家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歡迎來撩。

18年後,孩子會感謝你現在的選擇

最後,教師家庭能夠提供一個自由、民主、輕鬆、進步的環境氛圍。職業屬性決定了教師需要終身學習和不斷進步,才能滿足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學生的成長需求。於是,老師們即便在課餘時間裡,也是愛學習、好進步的。所以孩子也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教育。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給孩子最直接的影響。

天津理科考生周言則來自一個“高學歷+雙教師”的家庭,周言說,儘管父母平時對她的學習幾乎不過問,但對她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大。她告訴澎湃新聞:“我覺得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父母的工作經常涉及一些實驗,每次面對學術研究他們都非常嚴謹,這也慢慢影響了我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

都身為教師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也更有一套方法,“我覺得家庭氛圍很重要,我們家的氛圍就比較寬鬆,我和爸媽就像很密切的朋友,每天放學回來,我就會和他們分享當天不愉快或者很愉快的事情,這樣對於心態的調整非常好。”周言說,父母的教育很民主,這樣的家庭氛圍也使得她養成了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

雲南文科學霸陳曦(化名)則是從小就受到了家庭文化的耳濡目染。她告訴澎湃新聞:“小時候我媽媽就會給我講哈佛教子枕邊書裡的故事,和我說,長大後一定要去考哈佛,平時還會給我買各種各樣的碟片在家裡放。”此外,陳曦的爸媽還特別喜歡閱讀,這使得陳曦也很喜歡安靜地看書,“家裡所有人都在看書會特別有氛圍”。

18年後,孩子會感謝你現在的選擇

回到現實中

當然,

並不是所有的教師家庭都能夠教出優秀的孩子來;

“學霸”成績好也不應該是評價和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

另外,也不是隻有教師家庭才能教出優秀孩子來。

畢竟,一個人的成長,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外部影響中,家庭因素固然重要,也只是一個角度而已。

但是,(歡迎大家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搜索:張貴川teacher) 歡迎來撩。

成為教師,優勢卻是切切實實的:

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有更科學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有更優秀的教育資源;

這都是其他職業無法替代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今天,你決定成為教師,

18年後,

我相信孩子會感謝你這個選擇!

我也相信你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驕傲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