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故事:王冒哥和他的戰後生活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故事:王冒哥和他的戰後生活

在我們村裡,人數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我們家對面就住著一戶王姓人家,男主人叫王冒,年齡與我父親相差不大,照理我該把他叫叔才對,但要說到村裡約定俗成的輩分關係,我只需把他叫哥就可以了。

王冒哥今年60多歲,別看他可以像正常人那樣走路,其實掀開褲子可以看到,他的兩條"腿"是假肢,連村裡的小孩都知道,他失去雙腿的原因,那是他十八九歲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留下的傷殘。

上戰場那年,王冒哥是帶著紅花,帶著自豪感離開家鄉的,當時我還在讀小學,和很多同學們一起,被學校組織起來,專程前往火車站,列隊歡送王冒哥和他的戰友登上列車,學生們手裡拿著筆記本或者小紙片,遞給戰士們,以得到他們的簽名為最大的幸事,我沒找別人,只找了王冒哥,他給我寫了一句話:好好學習,保家衛國!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故事:王冒哥和他的戰後生活

圖注:參戰將士胸帶紅花,準備上戰場

那張寫字的紙條一直被我保存得很好,王冒哥復員回來,我找出來給他看,他高興地把我抱在懷裡,使勁兒拍打我後背,生疼生疼的,我拼命忍住,才沒疼得喊出聲來。

王冒哥回鄉後,被政府安置在村大隊當辦事員,最初是靠輪椅代步,後來省城一家大醫院義務為他裝了一副假肢,才有了現在這樣像正常人一樣走路的能力,他本來就閒不住,是個勤快人,有了假肢的幫助,辦起事來更加利索,工作上的能力和成績,被大家口口相傳,很快就被上面的領導知道,王冒哥也因此先後被多次提拔,最後當上了村裡的黨支部書記。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故事:王冒哥和他的戰後生活

圖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許世友將軍慰問一線官兵

作為傷殘軍人,王冒哥每年會領到國家和省上在逢年過節時發給他的慰問品,每到這時候,也是村裡最熱鬧的日子,只要領到慰問品,王冒哥總在第一時間把柴米油鹽之類的慰問品送給村裡的孤寡老人家庭,大家都感到了王冒哥的仁義,村裡每個人打從心底裡感到了歡快和喜慶的氣氛。

送完禮品的當天晚上,王冒哥還會召集三五個朋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聽他說,在部隊跟著戰友們上戰場之前,少不了要喝一杯壯行酒,打完仗回來後,大家高興,也一定要喝一杯慶功酒,因此,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酒量,他的酒量就是那時候形成基礎的。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故事:王冒哥和他的戰後生活

圖注:參戰將士出征前喝壯行酒

回到家鄉,趕上村裡的熱鬧事,也免不了喝酒助興,只要一端酒杯,王冒哥總會情不自禁激動起來,和大家說起戰場上的緊張故事,回味生死與共的戰鬥友情,大家直聽得熱淚盈眶,好似整個心靈都跟著受了一次純潔的洗禮,顯然,這是一種美好的情感體驗,否則王冒哥幾十年來,來來回回不知講了多少次,大家卻從未感到厭煩,還是一樣喜歡聽他講了一遍又一遍。

又逢9月,臨近中秋佳節之際,王冒哥又收到了上面發下來的慰問品,晚上,他又邀來幾個朋友聚餐,不過這次喝的酒很特別,是他身在外地工作的兒子買了寄給他的禮物,這款茅臺鎮出品的佳釀,軍綠色的包裝,以及紀念1979的字樣尤其讓王冒哥感到親切,席間,王冒哥情不自禁又激動起來,和大家說起了自己經歷過的戰爭往事……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故事:王冒哥和他的戰後生活

圖注:茅臺鎮佳釀

更多精彩,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