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感染性關節炎?

感染性關節炎指的是會導致嚴重炎症的關節感染。此病大多由細菌引起,但有時真菌也可能是致病原因。儘管細菌也會感染關節,但是由它們造成的關節炎往往不是很嚴重或者不會持續太長。在成年人中,大多數的細菌性關節感染都是從血液擴散至關節的。

儘管有些關節感染是像萊姆病這樣的感染的症狀之一,但有時關節是人體中唯一受到感染的部位。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要立即去看醫生:某個關節(通常為肩膀、膝蓋、臀部、腳踝、手腕或手指)疼痛和僵硬,並伴有該關節周圍的溫熱感、腫脹和發紅,以及身體的戰慄、發熱、疲勞/或噁心。

醫生會從發炎的關節中抽出一些液體進行實驗室分析,並可能通過驗血來查找患者血液中的感染所在。通常用抗生素就可治療細菌感染,而抗病毒類藥物往往遭棄。因為對於大部分病毒而言,目前抗病毒類藥物的療效還不是很明顯,而且很多病毒性關節感染會自動康復。

在大部分情況下,如果能及早確定感染性關節炎的病情,它還是很容易治的。醫生可能會建議一些物理療法來恢復關節的活力並使之強韌。如果聽之任之則可能導致永久性的骨骼、關節和周圍的軟骨壞死。嚴重時,需要進行手術來對關節進行重塑。

如何治療感染性關節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