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盧溝橋事變的盧溝橋在哪麼?

德才本末


盧溝橋當時屬於河北省宛平縣,就在縣城西門外永定河上,另外還有東門,沒有南、北門。如今的盧溝橋屬於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西五環穿過宛平西門外,偶爾比較睹車。盧溝橋的參觀門票20元,我前年去過一趟,正值春雷滾滾,一個人撐傘走在橋上,感覺特好。永定河比我想像中寬很多,石獅子栩栩如生,不禁想起以前看過一本書《獅醒:盧溝橋抗戰紀實》,可謂相當形象。



(站在盧溝橋西端可以看到宛平城樓)

走完盧溝橋,還可以去宛平城看看。宛平城基本上按照原貌修復,城牆上至今還有當年激戰留下的彈孔。城內建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面積非常大,展覽內容包括抗日正面戰場、敵後戰場,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重慶大轟炸、臺灣人民抗日運動、南京受降等等,陣列豐富,氣氛莊嚴肅穆。


(位於盧溝橋東端的盧溝曉月碑)

每逢“七七”、“九三”等重大紀念日,盧溝橋都會有一系列紀念活動,特別是“逢五逢十”,比如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七七抗戰75週年,就會顯得更加隆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免費開放,先網上預約,再到窗口憑身份證拿門票就能進去參觀。

(館內陳列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戰爭紀念館辦有一份館刊《抗戰史料研究》,一年出兩輯,從去年開始,我每輯都會發表一篇文章。前年去的時候,順便拜訪了編研部,與相關領導說起抗戰研究,大家熱情很高。前幾天剛聯繫過,2018年第一輯差不多快要面市了,我的文章題為《蔣介石、胡宗南與1944年靈寶戰役》,加上腳註兩萬字左右,到時還請各位老師指教。


(這是我在17年第1期發表的論文)


馮傑


原來屬宛平縣,現在屬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在這裡我順便介紹一下國軍將領黃傑,“盧溝橋事變”後,黃傑率部到達上海南翔車站,參加淞滬抗戰。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後,黃傑率殘部掩護其他部隊實行戰略轉移。隨後,向豫東撤退。 1938年5月21日,蘭封戰役拉開戰幕。27日,黃傑率第八軍至豫東的歸德,隸屬第一戰區(司令官程潛)第二兵團(司令官薛嶽)的指揮序列,擔任永城、夏邑、碭山一帶的守備以堵擊商邱方面的日軍西犯。6月6日,日軍開始向歸德正面攻擊,黃部損傷慘重,歸德全線被日軍突破四處,陷於三面(東、北、南)包圍之中。12日接到蔣介石電令,率部撤至平漢鐵路以西的襄城整訓。


不久,突然接到蔣介石的命令,黃傑被撤職查辦。 黃傑交任後,蔣介石命令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派員將他押解赴漢口。但蔣鼎文只給他打了個電話,說是蔣介石要他趕快到漢口去。在漢口黃傑住了近半個月監獄。由於湯恩伯與一八七師師長彭林生主動承擔了歸德失守的責任,只撤了黃傑的軍長職,免予查辦。 1938年9月,黃傑被蔣介石任為成都中央軍校教育處處長,主持了十四、十五、十六期學生的畢業。1940年5月,黃傑調任桂林中央軍校第六分校主任。

後黃傑被我軍追擊敗退至越南,越南把殘兵敗將給老蔣送到了臺灣... 黃傑因帶回了“資本”,獲得了臺灣當局的重用。1953年8月1日,被委為臺北衛戍司令。10月,晉升為二級陸軍上將。1954年7月,升任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守司令。1957年7月,調任為“總統府”參軍長。1958年轉任為臺灣警備司令。1962年,退役轉任“臺灣政府主席”,歷時達六年多。1968年7月,升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同時還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72年6、7月,轉任“總統府戰略顧問”,仍擔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1981年4月,轉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成員。



李三萬的三萬裡


爆發盧溝橋事變的盧溝橋在現在北京的豐臺區,距離杜家坎收費站不願,如果是進京方向,過了收費站,如果不堵車有五分鐘就可以看到盧溝橋,在你的左側。順便說一句哦,杜家坎收費站是北京著名的堵點,外號杜大爺,這裡是京港澳高速公路最有名的堵點,當然是在北京地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來,盧溝橋屬於一個交通要衝。

原來的盧溝橋是作為連拱石橋的代表入選了語文課本,不知道現在這篇課文還在不在。在盧溝橋邊上建有抗戰紀念館。

盧溝橋現在已經不是永定河上唯一的橋樑了,其實在爆發盧溝橋事變的時候,中日兩軍主要的戰場也不是這座古老的石橋,而是石橋北面的一座鐵路橋,這座橋是中日兩軍爭奪的焦點,這座橋還在,不過有沒有還在正常使用就不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