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爲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

近年來

自貢這句宣傳語已經廣為人知

回望過去

自貢絕大多數老地名“鹽味”十足

它們不僅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淵源

也凸顯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然而

隨著舊城改造步伐加快

蘊藏著千年鹽都歷史文脈的老地名

一個接一個地消失

這一現象也折射出時代的變遷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新馬太”存幽默典故

眾多老地名消失於舊城改造

“每當漫步於溫州商城,腦海裡又閃現出青石鋪成的石板路,以及板壁瓦房一字排開的商鋪……這裡昔日叫馬房街。馬房街既是一條滋補了鹽業經濟的血管,更是一部沉積了厚重鹽文化的書刊。馬房街曾是馬幫、船工、鹽擔子、行商等人歇息、交流信息,以及馬匹駐足補給、休整的重要驛站……”市民劉成喜在微信朋友圈如此感嘆,引發了眾多網友跟帖懷念馬房街。

上世紀90年代初,境外遊開始起步,人們把自流井區中心地帶十字口附近的新街、馬房街、太平街戲稱為“新馬太”,把逛這3處叫作“新馬太一日遊”,既因為那些年流行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旅遊,更因為十字口是自貢地區流行元素髮軔的商業繁華地。如今,新街、太平街及其附近的高坪地(現自貢一中校門)都與馬房街一樣消失了。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老自貢全景圖(圖片源自網絡)

隨著舊城改造步伐加快,自貢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大量破舊房屋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取代。隨之而來的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地名紛紛壽終正寢。

“僅僅一條解放路,就‘吞併’了眾多老地名:從連接檀木林街的路口至市商務局附近一個小地名叫石櫃臺的地方叫竹棚子路,石櫃臺至西秦會館叫興隆街,西秦會館至《鹽泉》雕塑叫三聖橋街,《鹽泉》雕塑至中華路口即石塔上叫八店街,中華路口至十字口叫正街,十字口至雄飛假日廣場西側叫新街子,假日廣場西側至國美電器大樓叫三倒拐,國美電器大樓至自流井區地稅局西側(原蘆廠壩路口)叫轉角井路,自流井區地稅局西側至新橋頭叫迴龍街。”文史愛好者張慶民認為,這一句話提到的多個老地名,自貢大多數“90後”聞所未聞,原因就在於這些地名消失了。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自貢東方廣場(圖片源自網絡)

同樣,2002年投入使用的東方廣場湮沒了白果巷、王家塘等眾多老地名,同心路則讓蘆廠壩等老地名銷聲匿跡。據不完全統計,僅自流井舊城區近年來就有數十個老地名悄然消失。

畫家雷振剛以“畫紙上的鄉愁”為主題,創作了數十幅美術作品,每一幅作品反映一處老地名、老建築,其中不少已經消失,如民國時期重要通道上橋、下橋,以及下橋對岸的白節灘。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據雷振剛考證,雄飛假日廣場對岸在民國時期就有一片川南民居,那一帶被稱為白節灘。那時,從市區到白節灘,除了沙灣有一隻渡船外,主要靠下橋。下橋是一座小石橋,如有船隻通過時,下橋中部連接橋體的小船就劃開讓道,等船隻通過後,小船再靠攏,讓過往行人下橋、上船、再上橋,到達河對面。

“磨子井”有傳奇故事

老地名蘊含“鹽味”十足的信息

絕大多數老地名蘊含著“鹽味”,透過一長串老地名,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自貢上千年的井鹽生產史和城市發展史的畫卷。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自貢天車(圖片源自網絡)

自流井區新街小橋井社區,也緣於小橋井這口井。在以“井”命名的小地名中,小橋井因處於鬧市中心而頗有名氣。小橋井天車矗立於同興路與石缸井路交接處。據已故鹽史專家宋良曦考證,小橋井鑿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見功(出滷)於1787年,因當年附近有一座小石橋而得名。小橋井是自貢目前唯一同時保存了井口、井身和天車的清乾隆時期開鑿的天然氣井。

牛在很長一段時間是鹽場生產的主要動力,自貢以“牛”命名的地名當然就少不了。賣牛的地方叫牛市壩,喂牛的地方叫放牛山,處理牛皮的地方叫皮匠坡,出售牛屎粑的叫牛屎巷,供祀牛神的有牛王廟……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自貢牛王廟(圖片源自網絡)

清代,大批外地商賈彙集於自流井、貢井淘金。他們經營鹽業致富後,為“款敘鄉情”,紛紛修建同鄉會館,並多以“廟”命名。陝西廟即西秦會館,就是陝籍商人修建的。陝籍商人在如今的解放路中段開設了八家鹽號,這條街便被稱作八店街。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圖片源自網絡)

“大、洋、怪”地名未肅清

市民建議留住城市記憶

城市發展進程,就像人體的新陳代謝一樣,隨著一些新地名誕生,一些老地名註定會湮沒在歲月風塵中。

問題是,

新的地名能像老地名那樣,

展現這座城市的特質嗎?

“一個老地名記載著一段歷史,承載著生於斯長於斯的居民們的一種感情,傳承著這個城市的一種文化。

就每個老地名而言

它記載的是城市歷史的碎片

但把這些碎片串起來

就是整座城市的歷史

因此,老地名不僅是一種稱謂,而是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積澱的具象。”市民王良辰說,我們怎能因“道路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有街名‘落伍’”而註銷承載著鹽都歷史文化和市民感情的老地名。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市民張新華持相同意見。他說,大安區鳳凰鄉馬吃水,是自流井區張家沱通往古敘府(今宜賓)古鹽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當年馱運食鹽等物資的馬匹在此處的小溪中喝水而得名。該地名被更名為“鹽都大道”十六七年了,廣大市民依然念念不忘老地名。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自貢鹽都大道

自貢人還是習慣叫做“馬吃水”

(圖片源自網絡)

隨著時代發展,我市經濟已不再單純依賴鹽業,附有鹽業遺蹟的許多老建築已不復存在,如果老地名再大量消失,自貢的“鹽味”就更淡了。因此,早在2010年,市人大代表周遠明就提出了要保護好自貢老地名,不能讓千年鹽都的“鹽味”越來越淡的建議。

自貢: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為什麼“鹽味”越來越淡?

老自貢全景圖(圖片源自網絡)

2016年3月,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暨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會議,要求重點肅清居民小區、大型建築物、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等不規範地名。會議認為,地名是基本的社會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態和載體,在城市治理、文化傳承、城際交往等方面廣泛發揮著重要作用。“大、洋、怪”地名,反映出改名者崇洋媚外的心態,不符合本地的歷史、文化和環境生態,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也丟掉了鄉愁記憶。

因種種原因,該會議召開兩年半來,我市的“大、洋、怪”地名並沒有肅清。但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部門已將道路改變、建築物消亡等原因消失的老地名登記在冊。

老地名是永久塵封在冊子裡

還是移植它用

讓我們共同期盼滿意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