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羽扇,半日悠閒;幾盞老茶,茗香千年

一把羽扇,半日悠閒;幾盞老茶,茗香千年

一場穿越古今的工夫茶體驗

目倦體乏的空檔,坐下來靜靜的喝一杯用清代老壺沖泡出來的老茶湯,由內而外,頓時神清氣爽。關於老茶和老茶器,詹先生自是有著不同的感悟。與今人相比,古人顯然更注重細節上的考慮,譬如容量、手感、甚至是關於儲茶罐的稜角處理,用時下流行的語言來表述,就是工匠精神了。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關於鳳凰單叢,我都不知道還有喝老茶這一說法。只覺得應該是和綠茶一樣,喝個時令,品個新鮮。正是因為與詹先生的接觸,才點破了長久以來形成的誤區。

老茶,以其特有的醇厚、香甜,和歲月沉澱出來的特殊口感。清冽爽口、香型獨特、細膩直接,幾乎涵蓋了茶人對於鳳凰單叢的所有印象。論及此事,詹先生頗有幾分感觸。作為潮州人,年起時曾親眼目睹山上一些百年老茶樹,由於採摘困難,被砍伐後種植上流行茶類,可以想象作為一個愛茶之人,每每回憶至此,該是何等的惋惜。詹先生說,這是一個時代的印跡,這更是一個國家從衰弱走向富強的見證,就如同鳳凰涅磐一樣,苦盡甘來,究竟圓滿。

一把羽扇,半日悠閒;幾盞老茶,茗香千年

古代茶器

和時下流行的茶器不同,用古茶器沖泡老茶,可以更好的把握茶性與器皿之間的契合度。當然,這需要對工夫茶多年的沉澱與體悟。得遇先生親自演示沖泡的技藝,也算一樁幸事。和很多茶人不同,詹先生的收藏以及他對各種老茶、老茶器的認知和了解,已然到達了某種學術高度。

一把羽扇,半日悠閒;幾盞老茶,茗香千年

工夫茶

時隔千年,痴心不改。這是對於傳統文化特有的一種傳承方式。在文博會這樣的一個舞臺上,詹先生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讓更多人去認識工夫茶,去了解工夫茶茶器的演變過程,從而形成一個健康、生態、雅趣的品飲習慣。一把羽扇,半日悠閒;幾盞老茶,茗香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