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不起心、不動念

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

所以《註解》裡頭又說:“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不作無量,作有量,對治此疑。”你就會相信佛的智慧無量無邊,這個智慧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也。這些都是我們想的,哪一個唸佛人、哪一個學佛的人不想?!廣大智慧,無法不知,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現前了,煩惱斷了,沒有煩惱了。不起心、不動念,煩惱就沒有了。

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知道我們境界裡頭物質現象“不可得”,包括身體、精神的現象也“不可得”,都不是真的這樁事情,現在的量子力學發現了,給我們做了證明,不但“物質”不存在,“物質”從哪來的?從念頭生的。“念頭”也不是真的,也“不可得”。我們有理由相信量子力學再有二三十年的發展,可能見到,幫助我們迴歸“自性本定”,那就是“無善不備,無煩惱不斷,無法不知”,往生極樂世界就能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眾生。

下面我們念下去:

【解】欲明佛智,無不運載。運載一切,皆入無餘,故曰大乘。其所運載,無限無際,故名廣智。又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故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

他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沒有一樣不知道,你不問,他心是定的、清淨的,一念不生;你這一問,他的回應就給你解答。那是“自性”,碰著“自性”,整個宇宙是從“自性”變現的,它是“能變、能現”,萬物宇宙是“所現、所變”,“能變”掌握到了,“所變”全解釋了,是這麼一個道理。

所以末後這一段說:

【解】如來大悲大智,於諸有緣,無不運載而入涅槃。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佛是什麼?佛就是心,心就是佛,這個心是真心,不是妄心,於諸有緣,無不運載而入涅槃。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令諸有情,以唸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

連上面兩句,四句話,這一段開示最重要的就這四句,希望我們把它掌握住。如何我們以“唸佛入無念”?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功夫純熟到極處。

【解】故能令唸佛眾生皆生淨土。

阿彌陀佛用的方法,幫助一切有緣眾生就是念佛眾生

,唸佛就有緣,不念就無緣,統統生淨土。

【解】又世界非有邊非無邊。亦絕四句。

就是不能說“有”、不能說“無”、不能說“亦有亦無”、不能說“非有非無”,這都是妄想、這都是雜念,這都是障礙、都是煩惱。把它從“自性”裡頭都擺平,統統放下就回歸“自性”,“自性”裡頭沒有這些念頭。有這些念頭,“妄心”;沒有這些念頭,“真心”、“自性”現前了。

所以末後這個:

【解】佛令眾生離此四句,名之為度。其實非度非不度,非盡非不盡。

這兩句話你只管念,不要去解釋,念多了豁然開悟,你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