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接不停!音樂詩人李建變「綜藝咖」?網友:世俗了

之前對於李健的認識,只是他的作品,如《傳奇》、《貝加爾湖畔》、《假如天有愛意》、《風吹麥浪》等等傳唱度比較廣的優秀歌曲。後來他有了經濟人和音樂合夥人之後,可能是團隊操作的關係吧,參加了《我是歌手》和今年比較火的《中國好聲音》節目,人氣大大上升,圈粉無數,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

綜藝節目接不停!音樂詩人李建變“綜藝咖”?網友:世俗了

綜藝節目接不停!音樂詩人李建變“綜藝咖”?網友:世俗了

李健的音樂功底和音樂以外的知識結構都屬於國內歌手靠前列的,被清華才子、音樂詩人的美譽加持著受眾追捧風光無限。塗磊說過一句瘋傳網絡的名句: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人品,終於慈悲。李健的瘋狂圈粉,正是如此。首先他也曾名聲大噪,水木年華分飛後,也曾有那籍籍無名的沒落。對於一個享受過名利,卻又不受名利包袱的人,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明星,不論是從清華高材生,還是音樂圈的詩人,沒有生活與智慧的沉澱,想必也很難在好聲音和歌手的舞臺上,在群星璀璨的中央,特立獨行,熠熠生輝。

綜藝節目接不停!音樂詩人李建變“綜藝咖”?網友:世俗了

顏值:腹有詩書氣自華,李健不讀書自然不可能,但把讀的書都化了,這叫文化。和其他幾位明星導師相比,誰都看得出來這其中的差距。如此天長地久的文化沉澱,讓李健即便只是穿穿秋褲,都是男神。雖然單就顏值,他並非是像四大美人一樣漂亮。

才華:他的文辭之美,美麗的根,根植在李健美麗的心靈,一首歌,就是一首詩,和很多無病呻吟的口水歌相比,簡直天上地下。這種才華,並不僅僅體現在他駕馭文字、口才、歌詞、音樂上的能力,更體現在他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品味和人生洞察。

性格:李健,如果你聽他的歌,你大約能體會他那種清心寡慾於物欲橫流的超強定力,還有不流於世俗的超凡勇氣;當你聽他講話的時候,他的幽默、睿智、機敏,已經爐火純青,然而這並非朝發夕至的快功夫,不僅僅只是才華、思考、洞察,更是因為他於悲憫的文藝氣質中,永遠有一種樂觀主義。

人品:不敢妄談,只說說看能否一葉知秋,僅供參考。在圈子永遠限制想象力的娛樂圈,他能堅守始終如一的婚姻,甚至即便至今依然不想有自己的一套房子,這是怎麼樣的一種金石如玉的人品啊!

慈悲:中國這片土地,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最缺乏慈悲。李健的慈悲,就是用他音樂詩人的慈悲,來歌唱你心底的慈悲。

這樣的李健,大概沒有人會不喜歡吧。但是近兩年李建頻繁參加綜藝節目,就有粉絲開始擔心他也被世俗化了。

就此筆者觀點如下:

從好的角度來說,李健的音樂底蘊深厚,音樂知識也夠專業,他上綜藝節目,尤其是音樂節目還是能有效地引導學員在音樂上有更好的表現,分享自己的音樂感悟,與不同的音樂人交流。而對於他自己而言,頻繁上綜藝節目,也能進一步打響知名度,有利於自我發展。而之於觀眾而言,李健出現在綜藝節目中,能夠觀眾對他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好比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沒想到他是一個那麼風趣、健談的導師,他在這一面的呈現想必也是大家從前鮮少接觸的。

綜藝節目接不停!音樂詩人李建變“綜藝咖”?網友:世俗了

綜藝節目接不停!音樂詩人李建變“綜藝咖”?網友:世俗了

不過也因為頻繁上綜藝節目,也會令人覺得李健開始世俗化了,從前他對於綜藝節目有一種高冷的態度,甚至是不屑,如今卻打得火熱,似乎在他身上那種高冷的氣質開始消散,變得接地氣起來,甚至是隨波逐流起來。

只想說,每個歌手都有自己的選擇,而他們的選擇必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弊端,李健頻繁上綜藝節目到底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見仁見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