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爲何不肯釋放張學良?雙方互送禮物洩密因

東方剪報:

蔣介石為何不肯釋放張學良?雙方互送禮物洩密因

作者 | 王充閭

張學良遭軟禁後,宋子文、李烈鈞、于右任和張治中等許多要人都為之說情,可蔣介石始終不予理會。1937年1月,東北軍、西北軍將領共同致電蔣介石,要求給予張學良帶兵的自由。蔣介石說:“張學良自己要求讀書,我怎麼辦?”

同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東北軍將領再次提出把為國殺敵的自由還給張學良,蔣介石仍置之不理;而在召見東北軍代表時,他卻說:“漢卿(張學良的字)太年輕,小事聰明,大事糊塗,只因讀書太少。我留他在這裡,讓他多讀些書。”

九年後,政要們在政協會議上呼籲還給張學良人身自由,蔣介石讓邵力子代自己講話:“張學良的問題不是國法問題,而是家法問題,你們不要管啦!”到了10月,張學良請前來探望自己的張治中說情,結果蔣介石斷然下令:今後任何人見張學良,都要經他親自批准。

1949年1月,蔣介石被迫下野,于右任提出,為了增加與中共談判的籌碼,應儘快放出張學良和楊虎城。蔣介石卻冷冷地說,“你們找李宗仁(時任中華民國代總統)”。

李宗仁答應了,當即給參謀總長顧祝同拍電報,要他負責落實。顧祝同瞭解蔣介石的用心,便推託說,這要由臺灣省主席陳誠等人來辦。

於是,李宗仁派人去臺協商。陳誠說,蔣先生的事,他不便插手;私下裡,陳誠卻遵照蔣介石的指令,把張學良秘密轉移。同年年底,蔣介石下達手諭,要嚴格審查張學良寄出的信件,把其通訊自由也剝奪了。

蔣介石為何不肯釋放張學良?雙方互送禮物洩密因

張學良劇照&本人

在曠日持久的拘禁生涯中,張學良自己也曾多次向蔣介石上書求赦,主動承擔“罪責”,以求寬宥,並請纓赴戰場,要與日寇決一勝負,“任何職務,任何階級,皆所不辭。能使我之血得染敵襟,死得其願矣”,希望蔣介石能“念及十年之情,憐及匹夫之志”,批准自己的心願。

無奈,熱面孔貼在冷屁股上,回回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蔣介石的策略,一曰置若罔聞,不予理睬;二曰水來土掩,虛與委蛇。

一次,戴笠報告說張學良太小氣,連一根釣魚竿也捨不得買。蔣介石卻說:“你懂什麼,這是暗示我釋放他,要給他政治權力的釣魚竿。”不久,蔣介石就叫人把一根從美國進口的高級魚竿送了過去。張學良看到這魚竿能伸能縮,知道蔣介石的用意,當即折斷扔掉。

長期喪失自由、身心飽受摧殘的張學良還以獨特的方式提出了抗議:他特意捉了一隻鳥,把它關進一個精緻的鳥籠裡,然後作為一件特殊禮品,託人給蔣介石送過去。蔣介石差人做了一個更大的鳥籠作為回贈,並捎話說:

“我很愛鳥,你在山上多捉些鳥吧,我有的是籠子。”

1956年,張學良在鐵窗熬過了20個春秋,受困於臺灣也已整整十年,又正趕上蔣介石70歲(虛歲)壽辰,張學良抱著很大希望,把一隻瑞士名錶作為禮物託人送去,暗示歲月蹉跎,“管束”應該結束了。

蔣介石深知箇中寓意,立即回贈一本1936年的年曆,還有一雙繡花拖鞋看得出,他對西安事變那場羞辱始終耿耿於懷,決意要永遠“管束”下去。

悵惘中,張學良寫下一首詩,以自嘲的形式描述自己的懊惱:“落日西沉盼晚晴,黑雲片起月難明。枕中不寐尋詩句,誤把溪聲當雨聲。”

蔣介石何以長期扣住張學良不放?

一是怕,二是恨。

歷史學家唐德剛曾問張學良,為什麼蔣介石不放他。張學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國民黨元老張群的一句話,說“怕我跑到共產黨那邊去”。張學良虎威猶在,正是其不能獲釋的重要原因。

在中原大戰中,擁有強大東北軍的張學良舉重若輕,談笑間化干戈為玉帛,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實力派。在蔣介石心目中,張學良就是一隻威震神州的東北虎。

蔣介石為何不肯釋放張學良?雙方互送禮物洩密因

西安事變(高民生繪)

西安事變更使蔣介石領略了這隻桀驁不馴、野性十足的東北虎的神威;而已經虎落平陽的張學良只要獲得自由,仍然能夠憑藉老本,振臂一呼,嘯聚山林,成為有影響、有實力的統帥,繼續率領東北軍橫行天下。

蔣介石深知,軍隊就是命根子。西安事變前,紅軍、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在抗日救國大旗下相互合作,形成了時人所稱的“三位一體”,總兵力達數十萬之眾。

事變之後,作為“東北王”,張學良既是東北軍的主心骨,也是“三位一體”的重要支柱。扣住他不放,無疑是渙散乃至瓦解東北軍和“三位一體”的關鍵所在;而“三位一體”內部離心力的日益加劇又為蔣介石長期扣押張學良提供了信心和保證。

楊虎城的話可謂一語中的:“張漢卿能回來,東北軍內部有個中心,就不會出大問題,東北軍與我們之間的合作也就比較容易……張漢卿不回來,整個團結成問題,我個人實在撐持不了這個局面。”

正因如此,蔣介石才決心把張學良扣押到底。每當歷史出現轉折或發生重大變故,蔣介石都要親自過問對張學良的監禁事宜,唯恐出現意外。

1946年春,在重慶召開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上,中共正式亮出“釋放張學良”的議題,蔣介石十分緊張,立即緊急部署,匆匆忙忙將張學良秘密押解到臺灣,怕他在大陸被劫走,或者迫於政治壓力被釋放出去。

直到臨終前,在同蔣經國談到張學良時,蔣介石還鄭重交代:“不可放虎!”

古人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說法,張學良大概料不到,他的這位“關懷之殷,情同骨肉”的老上級關於他的臨終囑告竟是這樣斷義絕情的四個字。因為這句遺言,張學良又被囚禁了15年。

蔣介石為何不肯釋放張學良?雙方互送禮物洩密因

張學良的幽禁歲月

這樣決絕的交代,是怕他東山再起,重新佔山為王嗎?不像。被囚禁了39年、已經74歲高齡的張學良縱然不是一飯三遺矢,昔日的震山之威難道還存在嗎?他身後的30萬大軍也已然灰飛煙滅,莫非他一個老頭子還能重新向蔣家王朝發難嗎?

只有一種解釋:蔣介石害怕張學良獲得自由後,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口無遮攔地披露出種種有損於自己“光輝形象”的內幕。

除了怕,蔣介石也對張學良憤恨至極。一恨張學良挑戰了他的絕對權威,讓他顏面無光、威信掃地;二恨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促成抗日統一戰線,最終讓國民黨一垮到底;三恨張學良始終堅守原則,不作違心之言,不肯悔“罪”認“錯”。

蔣介石為何不肯釋放張學良?雙方互送禮物洩密因

蔣介石

凡是瞭解蔣介石的個性、洞悉其為人的人,都知道張學良一經陷入他的牢籠,便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曾說過,蔣介石為人氣量狹小,睚眥必報,不足以成為民族復興的領袖。

另一位元老在談到西安事變時,指出張學良親自把蔣介石送回南京是失策:“蔣介石的秉性是世人皆知的,他地地道道就是《紅樓夢》中的那兩句話:‘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果然,他一緩手就把漢卿給囚禁起來,再無出頭之日了。”

蔣介石強烈的報復心理就是張學良不能獲釋的直接原因。張學良讓他委屈了13天,他就一報還一報,足足監押了張學良54年。

來自東方剪報媒體監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