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院知多少?——“游”法可依

2017年8月,我国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在浙江杭州落地挂牌。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下称“《增设方案》”),确定我国将在北京、广州设立互联网法院。

事实上,法律从业者们对互联网法院的接连设立既欣喜又忐忑。一方面从杭州经验来看,互联网法院能大大提升传统审理模式的效率;而另一方面,由于成文指引的缺失,许多法律从业者对北京、广州新设的互联网法院在司法实践上仍存在诸多疑虑。

互联网法院知多少?——“游”法可依

9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开始施行。《规定》的印发与施行,明确了互联网法院的管辖、审理机制和诉讼规则,充分填补了我们对互联网法院的认知空白。

那么,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呢?

一、互联网法院的审级

根据《规定》第二条,杭州、北京、上海三地互联网法院负责集中管辖所在市的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案件。因此,互联网法院的审级与普通基层人民法院相同。

二、哪些案件归互联网法院管辖?

根据《规定》第二条,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以下11类第一审案件:

互联网法院知多少?——“游”法可依

三、双方已经约定管辖,是否仍要遵循《规定》中的管辖规定?

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早已突破了地域性限制,许多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更偏爱通过“电子协议”方式与用户约定管辖地。

以网络游戏为例,不少网络游戏运营商与用户的电子协议中已经包含对管辖地的选择。那么,在双方已经约定管辖的前提下,约定管辖的效力是否可以优先于《规定》?

互联网法院知多少?——“游”法可依

根据《规定》第三条,电子商务经营者、网络服务提供商等采取格式条款形式与用户订立管辖协议的,应当符合法律及司法解释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

一直以来,许多人会不自觉将“格式条款(合同)”与“霸王条款”划等。但实际上,虽然电子协议属于格式条款,但并非所有的格式条款(合同)都会被认定无效。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一条“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与消费者订立管辖协议,未采取合理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主张管辖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使用格式条款与用户约定管辖,并采取合理方式提醒用户注意管辖约定的,此时约定管辖是有效的,应当优先于《规定》中的管辖规定。

四、互联网法院一审案件的上诉管辖

按照《规定》第四条,经由互联网法院一审的案件,其上诉根据案由归不同的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互联网法院知多少?——“游”法可依

五、互联网法院的审理机制

互联网法院相较于传统法院的最大优势就是高效便捷。根据《规定》内容,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采取全程在线方式,包括案件的受理、送达、调解、举证、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一般应在线上完成。

这一原则性规定正是将互联网法院与传统法院区别开来的重大特征,也是互联网法院的独有优势。

互联网法院知多少?——“游”法可依

事实上,已经挂牌超过一年的杭州互联网法院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参照。根据最高法司改办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案件12103件,审结10646件,线上庭审平均用时28分钟,平均审理期限41天,比传统审理模式分别节约时间3/5和1/2。

可以想象,未来由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诉讼参与人既不需要到庭参加,也不需要拖着厚厚的案卷资料去开庭,从证据交换到庭审现场,“无纸化”程序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诉讼参与人,极大提升了司法效率。

此外,对于由互联网法院一审终结,移交上级人民法院二审的案件,二审法院原则上也应当采取相同的在线审理规则。

六、新技术取证的采信

不久前,我们还在讨论杭州互联网法院采信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第一案(《“区块链第一案”,网络游戏行业维权的新选择?》 ,而《规定》的公布,正式明文认可了包括可信时间戳、区块链技术在内的新证据保全方式。

《规定》第十一条“…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互联网法院知多少?——“游”法可依

传统的公证处证据保全方式固然稳妥有效,但对于互联网技术而言,公证保全的方法并不全然符合证据保全的需求。

以互联网广告为例,根据偏好进行投放、随机出现广告内容的情形已成投放主流,经常可见权利人“蹲守”在公证处一整天,也不一定能刷出“心心念念”的侵权广告。在这种现状下,《规定》肯定了可信时间戳、区块链技术等电子取证方法,权利人可以选择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保全平台完成实时取证,既节省了权利人的时间成本,又能间接促进互联网新技术行业的蓬勃发展。

结语

《规定》公布后的两天,也就是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而广州互联网法院也已在紧张筹建中,据闻本月将挂牌收案。我们期待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和《规定》的施行给互联网诉讼带来的新鲜体验,也希望通过技术的进步,不断驱动法律的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