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解讀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的實踐

本月,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恆生電子強強聯合研發的全國首款區塊鏈收益分享智能合約產品正式在“恆生2018年供應鏈創新與應用高峰論壇”上隆重發布。恆生電子在其公眾號中發佈了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的講話,內容如下:

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解讀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的實踐

從金融角度,溯源“供應鏈”

供應鏈最早來源於彼得•德魯克提出的“經濟鏈”,而後經由邁克爾•波特發展成為“價值鏈”,最終日益演變為今天的“供應鏈”。追根溯源,供應鏈其實並不複雜。供應鏈的概念從擴大生產發展而來,並將企業的生產活動進行了前伸和後延。

從金融的視角來看,供應鏈不僅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商品價值的交易。沒有金融的支持,就沒有供應鏈的深化發展。沒有創新技術支持,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就進入不到金融科技的領域。

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解讀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的實踐

圖為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演講現場

金融伴隨供應鏈的進化不斷演進

在簡單、直接的易貨貿易時代,金融沒有土壤。當複雜、豐富的商品交易時代到來,由於信息和信用的不對稱,出現了擔保交易。為了滿足商人擴大規模,追逐利益的慾望,出現了租賃、單向保理等供應鏈金融業務。緊隨其後,出現了應收應付“雙向保理”業務。

據粗略統計,現在,全國有近萬家保理、近萬家租賃公司。兩萬餘家上述公司的收益都是供應鏈條上的成本。這些圍繞供應鏈創新開展的金融創新服務在解決實體經濟發展痛點的同時,帶來了新的痛點。例如,流程複雜、成本增加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0%,這其中產生了企業巨大的融資需求。

而相比於巨大的應收賬款,2015年我國年商業保理量僅在2000億元左右,可以看出,還有大量供應鏈需求沒有被滿足,因而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空間巨大。由此可見,金融服務還遠遠不能滿足供應鏈的要求。

新技術賦能金融產品創新

雙保理對沖機制就是基於供應鏈創新產生的創新性的金融服務。其是在早期的擔保交易、單保理基礎之上衍生出的雙保理業務。

單保理解決的是供應鏈條上的“點”,而雙保理解決供應鏈條上的“段”。其特點就是在不增加核心企業任何負擔的情況下,解決核心企業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渠道銷售商資金融通的問題,讓商品的流通更順暢、更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雙保理對沖機制主要為核心企業帶來了四個方面的價值:一是降低了企業的負債,符合國家去槓桿的要求;二是為核心企業提升了再融資能力;三是為核心企業提供了一個風險可控、收益較高的投資產品,增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四是支持了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持續發展生態體系。

雙保理對沖機制的創新點在於:通過應收應付掉期實現資金的使用效率成倍提升,創造出一款高收益的產品,進而解決了核心企業應收賬款收益率低的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對沖機制解決應收應付賬款形成的債權債務糾纏不清的問題。

客觀講,雙保理對沖機制也僅僅是現階段基於供應鏈痛點的一種權宜之計,真正能解決供應鏈金融服務的辦法是由點、到段再到整個鏈條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產品。

我們和恆生正式發佈的全國首款區塊鏈收益分享智能合約產品,就是基於恆生研發的區塊鏈的共識算法、分佈式賬本和交易、身份核查等領先的技術,融合了天金所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成果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