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金所視界|盤點金融科技那些事(一文速覽最新動態和前沿觀察)

近日,金融科技領域亮點多多。上週,2018中國國際金融展圓滿落下帷幕,包括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大數據分析等眾多新技術、新產品紛紛亮相。

行業最新動態

金融科技改變支付體驗

今年的中國國際金融展上,中國銀聯集中展示了雲閃付APP、包括Huawei Pay、Apple Pay、Samsung Pay、Mi Pay等在內的銀聯手機閃付、人臉支付等全場景支付方式,以及“碰一碰”貼紙、小微收款碼、手機POS等收款產品。

此次金融展展出的人臉支付是銀聯技術開放平臺未來將提供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觀眾可在銀聯展位現場錄入人臉信息,綁定銀行卡,在進行模擬購物後使用“刷臉”方式自動扣款,無感、便捷。銀聯的人臉識別技術不僅可以應用於自動售貨機、食堂、商超等消費場景,也可為ATM、門禁、銀行自助髮卡終端等場景提供身份信息核實服務,具有精度高、識別速度快、設備普及率高等優點。後續銀聯將加快人臉支付商業化應用試點。

金融科技應用直接影響普惠金融效果

近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發佈了《Fintech視角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報告》。報告對全國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普惠金融發展水平進行了度量評估,以期找出各個區域普惠金融發展的差異及差異的原因所在,為下一步執行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提供參考。

報告顯示,受全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完善程度不同影響,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狀況呈現出地域性差異。分不同省份來看,中國Fintech普惠金融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主要集中於東、中部,第一梯隊(大於80)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第二梯隊(70~80)包括江蘇、福建、天津、湖北;第三梯隊(60~70)以中部地區為主,東、西部相對較少,其中僅山東、重慶兩地普惠金融指數位列全國前10名。

從各省(地區、直轄市)Fintech普惠指數與四個指標維度關係來看,金融科技服務使用、金融科技服務可得性及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對Fintech普惠金融指數排名有著重要作用,普惠金融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大部分在金融科技服務使用、服務可得性及基礎設施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金融服務質量方面,大多數地區差異化程度較小,對Fintech普惠指數高低的影響作用相對較小。

天金所視界|盤點金融科技那些事(一文速覽最新動態和前沿觀察)

業內人士聲音

中國銀行:加大科技人才投入 促進金融科技全新發展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在“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分享了中國銀行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的思考。

張青松提到,中國銀行將努力建立適應於數字化轉型的體制機制。中國銀行將加大集團創新研發的科技投入與財務投入,在常規的投入之外,每年投入新型科技研發的資金不少於當年營業收入的1%。將加大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在未來三到五年間,中國銀行各崗位的科技人才和有科技背景的人才將達到3萬人,佔整個集團員工10%以上。將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加強產品經理、數據分析師、客戶體驗師,以及互聯網安全專家等新技術高端人才的儲備,將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立體的創新研發體系,在海內外建立5-8家研發基地,引進新的市場機制,促進金融科技的全新發展。

平安銀行:利用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升級傳統融資業務

日前,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在“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介紹了平安銀行利用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升級傳統貿易融資業務,打造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服務平臺,以及與平安證券攜手推出供應鏈KPS,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的實踐。

謝永林表示,科技的力量體現在效益的提升,如智能客服代替人工座席,實現7×24小時及時響應,科技的力量還在於模式的創新,如中小企業線上數據貸等都是用科技的力量創設新模式,解決老問題。我們科技產品登錄政府平臺,參與集團智慧城市生態圈建設,在利率市場化大背景下,為獲取低成本存款提供了新思路。我們打造的智能化網點,採用人臉識別、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客戶免除了現場排隊、身份驗證、填寫表格等一系列繁瑣的手續,真正實現客戶到店就能獲得個性化的服務。

天金所視界|盤點金融科技那些事(一文速覽最新動態和前沿觀察)

度小滿:金融科技從四方面服務金融

日前,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張旭陽在“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介紹,對於今年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佈局和進展,度小滿金融正在依託核心技術優勢不斷創新,在智能語音機器人、消費金融開放平臺、聯合建模平臺、服務小微企業主客群等多方面取得成果。

“比如我們今年重點對小微企業主進行定點服務,藉助用戶畫像等能力描繪出哪些客戶在什麼時間有何種需求,從而為用戶定製產品,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張旭陽解釋道。

同時,在智能語音機器人層面,基於百度語音技術能力、自然語言理解能力、高併發語音外呼能力,結合自有場景積累的人機對話樣本,度小滿金融自主研發智能語音產品;目前在金融新客流失召回、老客活動運營、業務後期管理、在線客服等場景中進行了全面的推廣應用,節省90%人工成本。

“金融科技公司是連接金融機構和場景方的橋樑,主要從連接、安全、認知和效率四個方面服務金融行業。不過金融服務行業滿足用戶的需求是分階段的。未來我們也希望運用金融科技能力不斷深入挖掘用戶金融需求,創造出新的金融場景,隨時、隨地、隨需、隨人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張旭陽補充道。

京東金融:金融科技需要有價值的場景應用

日前,京東金融副總裁謝錦生在“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過去幾百幾千年來人類的進步基本上都是科技的推動,所有的商業模式和效率的提升都是科技的推動,在現在金融科技大潮流下面,科技是擁有技術核心的。但是第二層必須有自己的場景、有構建場景的能力、有在場景上面搭建新的金融服務的能力,如果離開了這個場景再好的科技也很難創造特別有價值的模式出來。

“舉個例子,數字農貸服務,我們可以在養雞場裡面建立一個對養雞場全生命週期的監控,從投入雞苗到買飼料、用抗生素、雞養成之後的回購,流程都可以控制,包括這個雞舍裡每天的溫度怎樣、健康度怎麼樣。我們給農戶提供的貸款可以做到按日放貸,每一天養雞場養了多少頭雞,需要多少錢,今天需要買多少飼料都是可以按日把錢給你,而不是一次性給你半年或者一年的貸款,

它的價值不僅僅是在金融業務層面,因為當我們建立起一套全流程監控體系之後,我們對它的產品銷售,包括養殖業裡它的健康度、衛生都能夠非常好的把控,對將來它的整個供應鏈條都能夠創造更多價值出來,所以它又不僅僅是金融服務的增值本身,我們是把整個產業鏈和金融服務串聯起來提供更多解決方案的。”

天金所視界|盤點金融科技那些事(一文速覽最新動態和前沿觀察)

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

是根據財政部相關批覆精神,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我國第一家金融資產交易機構,成立以來,累計成交餘額超過2萬億元,其中不良金融資產交易餘額超過5000億元,是我國不良金融資產交易高度集中、專業、安全、透明和權威的市場,有1700百多家金融機構在天金所開展金融資產交易業務,擁有專業化的機構會員超過45萬家,有2000多家分十個行業細分的活躍的投資機構會員,有超過478萬註冊投資者。

天津金融資產登記結算公司

是繼中證登、中債登之後的,我國第三家獨立、專業化、全國性的第三方登記結算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建設與完善必備的基礎性工程。天金登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在規則體系、系統開發、業務實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本文整理自光明網、中國金融新聞網、新浪財經、鳳凰網,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