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國脊樑!彌留之際,他寫下這十個字……

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9月14日該校知名構造地質學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終年56歲。他提出的地球系統動力學理論,已成為目前國際地學界的熱點。他在病床上仍然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李德威教授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萬公里。1990年,他參加了李紫金教授負責的“西藏羅布莎鉻鐵礦大比例尺成礦預測”,發現了許多與地質構造學說相矛盾的現象。為了弄清原因,從那時開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個月的時間奔波在青藏高原,足跡幾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真正的中国脊梁!弥留之际,他写下这十个字……

李德威教授在病床上堅持工作

經過多年實地調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殼流動為核心的“層流構造假說”,一舉打破“板塊構造假說”,以非常簡潔的模式和合理的動力來源完整地解釋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種現象。

此後,李德威相繼又提出了洋陸耦合、多級循環、四維動態成礦和地震熱流體成因等創新理論,建立了盆山與洋陸耦合的地球內部系統動力學,和地核與太陽能共同驅動的多級循環地球系統動力學,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為基地的地學理論系統。

真正的中国脊梁!弥留之际,他写下这十个字……

李德威教授在野外考察

在他剛提出“層流構造假說”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是“天方夜譚”,也有人暗地裡說他傻,“一個教授,不把心思放在SCI論文上,卻固執地搞什麼科學理論創新。”“跟板塊較勁、跟地震較勁,就是在跟自己的前途較勁。”但他從不在乎別人的議論,更不願隨波逐流,他說:“我絕不會為了評職稱,放棄創建自己理論的夢想。”

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曾兩次以執行主席的身份參加香山科技會議,先後獲得“跨世紀學術帶頭人”“中國地質調查成果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諸多榮譽。

真正的中国脊梁!弥留之际,他写下这十个字……

在重症監護室寫下“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近年來,隨著對地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他開始用創新的理論研究固熱能(地球物質發生固態流變的熱能)。李德威教授科研團隊通過重點研究南海、雷瓊裂谷及周邊的固熱能熱源及控熱構造,查明瞭雷瓊裂谷南側的固熱能分佈規律。今年3月在海南瓊北打出了“中國東部第一井”,為我國固熱能的開發和利用展現了美好的前景。

病重之際,同事到醫院看望李德威,“當時他已浮腫得很厲害,艱難地握了手。他一見到同事說的卻是項目的人員安排,他說自己已經沒力氣了,希望學校能繼續把事情辦成。”從李德威夫人口中得知,他的病情十分嚴重,怕感染,需要隔離,但他不聽,不斷召集學生來論證項目。9月12日,他在病危住進重症監護室不能說話的情況下,寫下“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

這是他終生追求的事業

也是對祖國最美好的祝願!

李德威教授

一路走好

致敬真正的中國脊樑!

來源:科技日報(ID:kjrbwx)

監製:李代祥

實習:劉燦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