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如何轉換的?或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語言是如何轉換的?或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9月10日,來自美國的一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研究稱:當我們在不同語言之間轉換時,所花費的認知代價是不同的。這一發現為雙語的本質提供了新的見解。

“掌握多種語言的人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他們可以快速且準確地在不同的語言之間切換。”美國紐約大學博士研究生、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Esti Blanco-Elorrieta解釋說,“我們的發現有助於精確地描述大腦進行這一過程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尤其是哪些神經活動專一地與這種轉換有關。”

“這項研究首次揭示出:在退出使用一種語言時,需要一些認知努力,而從神經生物學角度來看,激活另一種新的語言是相對不需花費成本的。”資深作者、紐約大學語言學和心理學系的教授Liina Pylkkanen說。

此前的研究已經將語言轉換和與認知控制相關的腦區(如前額葉和前扣帶皮層)的活動聯繫起來。然而,科學家不知道到底是脫離前一個語言還是使用新語言導致了這些活動。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個過程同時發生在人們轉換使用兩種語言時(例如,當人們從說西班牙語改為說英語時,“關閉”西班牙語和“開啟”英語同時發生)。

為了解開這一機制,包括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Karen Emmorey在內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能流利地使用英語和美國手語(ASL)的雙語者(經常同時使用兩種語言)。“他們能夠同時使用兩種語言的情況為我們研究他們如何‘開啟’和‘關閉’語言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Blanco-Elorrieta說。

為捕獲這一過程,科學家對會兩種語言的手語/說話者進行了觀察,期間要求他們觀看相同的圖片並用語義上相同的表達來為圖片命名。為了在實驗中測量參與者的腦部活動,研究者還使用了腦磁圖描記術(一種通過記錄由我們大腦產生的電流產生的磁場來繪製神經活動的技術)。結果顯示,當雙語者在ASL和英語之間流利地轉換時,“關閉”語言會引起認知控制區域的活動增加而“開啟”語言則和沒轉換時沒有顯著的不同。換句話說,大腦致力於“關閉”一種語言,而“開啟”第二種語言——不論是發聲還是手勢——則不需或只需很少的認知努力。

事實上,他們還發現對於這些雙語者,同時使用兩種語言(手語和講話)所花費的認知代價未必比使用一種語言更多。“總之,這些結果表明語言轉換的負擔在於脫離以前的語言,而不是使用新的語言。”Blanco-Elorrieta說。

編譯:Sky

審稿:alone

來源:http://h5.scimall.net.cn/register?from=wechat

語言是如何轉換的?或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