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年——篆刻家

童大年——篆刻家

童大年(1874~1955),原名暠,字醒盦,又字心安,一作心龕,號性涵、松君五子,又號金鰲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廬、雪峰片石草廬,上海崇明人。篆刻家。幼時學印,師從趙穆。精研六書,尤善篆隸。流寓杭州,後居上海。西泠印社元老。


童大年——篆刻家


童大年是一位善於吸收和融會貫通的篆刻家。其篆刻刀法精熟,姿態豐富。有擬古銅印線條者,也有些是爽健圓勁的細朱文;有浙派碎切刀的刻法,但更多的是鄧石如式的衝刀,其線條能合趙之謙之爽健與吳昌碩之厚朴為一爐,用刀精緻而不蹈工藝化之中,分寸感把握得很好。再一點,他篆刻中表現出較強的書法性,突出表現了篆法結構之美與筆意之美,故其印耐人品讀,具有韻味。第三點,由於童大年兼及繪事,所以他的印具有畫法中的『經營位置』,章法意識很強,印面安排多從大處著眼,注重大的疏密對比,故在章法上醒目奪人。

童大年——篆刻家

逃俗廬

童大年——篆刻家

千金難買身閒

童大年——篆刻家

大年高興

童大年——篆刻家

桐蔭書屋

童大年——篆刻家

心庵

童大年——篆刻家

掃帚軒

童大年——篆刻家

金鰲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大年

童大年的篆刻作品精緻,形式多樣,刀筆俱佳,其各種形式的作品都能達到很高水平,確是近代印人中的高手。但就個人藝術風格而言,遠不及吳昌碩、黃士陵、齊白石突出。孫洵先生在《民國篆刻藝術》中說:『童氏篆刻雖博涉諸家,究竟未能造就一家之面目,時譽雖高,未能流風后世。』童大年篆刻的優勢及缺憾,足以發後來者深思。


童大年——篆刻家


童大年——篆刻家


出版有《依古廬篆痕》、《童子雕篆》等。另有未出版的流傳本《瓦當印譜》、《無雙印譜》、《撫古印譜》、《古人名印存》、《肖形圖像印存》等。1904年西泠印社出版《現代篆刻》第八集《童心龕印存》為童大年一人之作,其時童氏剛過三十歲,足見其成名之早,影響之大。其書法四體皆能,篆書功力最深。作花卉,以書法行之。


童大年——篆刻家


童大年——篆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