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AI大會第一天,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都來了!

世界AI大会第一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都来了!

9月1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西岸正式開幕,本次大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信息化部、國家網信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

這次大會嘉賓陣容不僅囊括了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國內互聯網巨頭,還邀請了谷歌、微軟、英偉達等全球高管,以及多位諾貝爾獎、圖靈獎獲得者前來參會。

以下是現場內容精編:

馬雲:讓機器模仿人類沒有意義,人要學會敬畏機器

世界AI大会第一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都来了!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馬雲談到:

AI 是技術,但又不是具體的幾項技術,而是認識外部世界、定義自身與外部世界關係的生活方式。AI 最好的翻譯不是人工智能,應該是機器智能,翻譯成人工智能是把人類自己看的太大了。

從過往的生產力變革來看,汽車比人類快但不是模仿雙腿,計算機必須有自己方式去思考,人對人腦瞭解有限,人要學會敬畏機器,機器要有自己的邏輯。

機器別人發展更快,跑得更遠,發明電腦時,人要明白電腦比人會更聰明,人的智慧機器無法永遠獲得,機器不可能有價值觀,機器有智,人類有心。

通過向外物學習,機器應該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才是了不起的,機器模仿人類意義不大,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超越智慧,而是擔心人類智慧會停止增長。

人類的智慧是思考世界的方式,這不是技術改變,而是生產力、生產資料的改變,未來數據是資料,技術是生產力,物聯網是生產關係。

未來30年,智能技術會深入到生活方面, 改變傳統服務業、醫療、製造業等。未來製造業都是服務業,流水線工人被機器取代,人的體驗部分不可能被取代。

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AI 不僅是技術挑戰,也是政府運營的挑戰。飛機誕生有很多失誤,但沒有停止。去年我和美國交通部部長探討過,AI 會對出租車等行業帶來巨大沖擊,我認為企業、政府該各司其職,政府不該關心出租車行業是否被取消,而是關心馬路是否安全,如何把事故降到最低,而不是打掉一個行業。

推動社會進步,就一定要淘汰落後力量,保護哭喊的落後力量,往往是破壞創新的最大要素。

馬化騰:人工智能將進入大社交時代

世界AI大会第一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都来了!

騰訊集團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發表主題演講,他談到:

1,不能拒絕人工智能的奧林匹克,不要閉門造車。中美互聯網產業有很強互補,雖然有競爭,但也有互補。

2、AI 發展通向大社交時代,騰訊專注連接,連接人和人 ,人和物,人和服務。微信月活十億,連接人和人就是幾十億的節點,連接服務和物,就是幾百億幾千億的量級,關鍵就在於 AI。

未來人們朋友圈的規模將擴展到幾百億,就是大社交時代,今年我們要做各行各業數字化助手。

3、考慮 AI 發展帶來的社會影響力,AI 將釋放所有工具和技術潛能,瞭解到國內黑產利用 AI 將病毒分發隱秘以及詐騙更為精準。

人工智能要達到四點:可支;可控(避免危害人類利益);可用(AI 是否能用更多人用,共享技術紅利 )4、可靠(能否修復漏洞 實現穩定和可靠)。

微軟全球副總裁沈向洋:微軟亞洲研究院將成立上海分院

世界AI大会第一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都来了!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沈向洋表示:

暢想2020年,未來會產生難以置信的數據,所有的一切會因為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帶來超級改變。微軟認為人工智能需要關注的三件事:大數據,強大雲計算,精準算法。

人工智能會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挑戰。我們相信人工智能會延展人類的智能。善惡之心在人類,在於人工智能系統的設計者要有正確的意識觀念。微軟27年前成立微軟研究院,而今天人工智能在超越人類認知。 一年前,我們的語音識別技術已經達到人類速記員的能力,今年3月,在中英文互翻譯水平達到人類水平。

人工智能達到人類水準還有很長路要走,我們提供人工智能平臺和易用的開放工具,幫助企業來打造自己的易用平臺。幫助每個企業都能成為智能企業。有眾多領軍企業利用微軟的技術,開展數字化轉型,

明年“我的世界”教育版將會引入中國。微軟將在上海成立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上海人工智能創新院。

李彥宏:遵循AI倫理,企業文化也應“AI化”

世界AI大会第一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都来了!

百度董事局主席李彥宏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談到:

今天對於“現代化”的定義要發生改變,就是AI化。AI在技術中的滲透率不斷提升,隨著算法、算力、數據之間的良性循環,對產業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和AI沒關係。

AI時代的公司是不一樣的,一個真正AI化的公司要三位一體,包括:1、具備AI思維;2.提升AI能力;3、遵循AI倫理。

擁有AI思維要基於萬物互聯思考公司戰略,企業遍佈傳感器,要在傳感器中找準定位,從萬位互聯角度要有機會實現降維攻擊。

PC 時代企業關注軟件,AI 關注軟件和硬件結合,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包括激光雷達,也要軟件加持,更需要城市基礎設施的改造。前幾天我們宣佈 Apollo 車路協同解決方案,不僅車要有 AI 能力,路也要有,他們的協同可以降低 AI 成本提高出行能力。

今天的 AI 存在大量開源、開放平臺,世界領先 AI 公司投入巨大,大家沒必要重新發明,企業要深入場景,強化自身擅長維度,發展處獨特的 AI 應用能力和優勢,這就是企業瞭解 AI 自己能做什麼 不做什麼,有什麼數據。

對於每一個立志擁抱 AI 的公司,一方面要持續積累大量數據,另一方面具備連接 AI 的能力,以開放模式藉助 AI 從數據中挖出金礦。

最後要遵循 AI 倫理,企業不僅要把技術和 AI 結合,文化也應該是 AI 化的。這包括:1、AI 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2、創新原則,AI 要讓人類平等獲得技術能力;3、AI 不能取代人。4、AI 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自由和可能。

雷軍:小米的突破口是AI+IoT

世界AI大会第一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都来了!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講到:

兩年半前,AlphaGo 是里程碑事件,這是人工智能的偉大成就。圍棋複雜度遠遠高於象棋,我們曾經認為可預見的100年內圍棋都不會被突破,原因是計算能力。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是人工智能進入了大規模的實用階段。這不是某一個學科的突破。這個時代是人工智能的時代,全球最領先的公司都把人工智能作為最核心的戰略。

對於小米來說,兩年前我非常焦慮,國際巨頭已經領跑這個時代。小米擁有海量設備和海量數據,小米的突破口就是AI+IoT,在這個時代立足,特別是5G的到來。小米已經連接了1.15億的消費類設備,成為了最大的IoT平臺,未來數以百億級的設備,都會帶上智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