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本期內容由

沒事就愛拍拍照

秀一波朋友圈

的貓貓

為你打卡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生活大部分還是

比較無聊

不找點興趣愛好

簡直不知道咋個耍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成都網紅小巷

又踏著滾滾熱浪來了

大家期不期待

如果說上一次讓大家

見識到了成都美術館

魅力四射的深刻內涵

那麼今天

就讓大家看看

成都同樣迷死人不償命的

超高顏值小巷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你來擔任文化大家

我來負責貌美如花

我們的口號是:

顏值即正義!

PS: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本期有

迷人小巷

迷人小巷

迷人小巷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下面就讓本喵喵

帶領大家去成都小巷竄一竄吧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MON 01

鴛鴦樓·電影裡的老香港

電影鴛鴦樓

一幢鴛鴦樓裡六對新婚的夫妻的故事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這部電影反映城市大齡青年婚姻狀況,在這些普通的小家庭中,充滿了世俗生活的樂趣。小青工夫婦的熱情;畫家夫婦的沉默寡言;研究生夫婦的事業心強,他們對來自外部的侵擾,既無可奈何,卻也不無樂趣。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在成都就有這麼一個地方,老舊的樓房,斑駁的牆體,無處不彰顯著歷史的痕跡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位於紅瓦寺街18號的鴛鴦樓,實際上是沒有名字的。因為這棟樓房有兩個相對而立的樓梯,所以人們親切的給它取了名字:鴛鴦樓

僅僅是紅瓦寺鴛鴦樓這幾個字就像極了王家衛電影里老香港的樣子,讓人聽到名字就忍不住想去看看~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原本這是原川大教職工老宿舍,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如今這個地方卻成為了出租房小天地,這裡租房價格低廉,現在這裡住了很多年輕人和外來務工人員。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 院落一角 ▲

走進鴛鴦樓,就像是坐上了時光列車,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一眼見底的陳舊和滿目瘡痍,破爛的門窗、凌亂的傢俱......只有樓下停著的那幾輛小黃車才會把你拉回當下。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充滿歷史的梳妝檯▲

斑駁的牆壁,陳舊的樓梯,緩緩的走上樓,每一步都在感受老成都的氣息,就像是回到了童年,那些快樂其實都是在如同鴛鴦樓一樣的老房子中誕生的~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這裡每家每戶的傢俱衣櫃甚至是灶臺都是擺在外面的陽臺上,望向四周,你會發現有很多復古又好看的傢俱~ 每家每戶做飯的的時候都能看到彼此,就像是電影裡面的那些獨棟鄰居們,大家一起生活~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熙攘的大院▲

因為歲月的沉澱和變遷,這裡的牛奶箱,電話早已沒有了原來的模樣,甚至佈滿了灰塵。但是當你看到這一切是卻又總是能勾起你對從前的回憶,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總有那麼一段年齡與這些物品一起共同度過~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老舊的扶梯▲

很多人懷念這些老建築,不捨得那些年在這些舊樓裡的回憶。如今老建築已經很少了。時代的變遷,日新月異。人們都在建新居,但是記憶就永久的留在老建築裡!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紅瓦寺街18號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MON 02

崇德里·川西老院慢生活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崇德里巷道外牆

崇德里民居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紅石柱橫街,始建於1925年,由30多處院落、巷弄組成,每戶院落不盡相同,三合院、四合院均存,為川西民居建築風格。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走進崇德里,巷子彷彿還是那條巷子。兩旁的磚牆已有細小裂縫,牆角一蓬蓬野草茂盛生長,1號院門楣上的門牌又斑駁了些許。巨大的標牌:“談茶,吃過,駐下”。

“談茶”茶室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談茶”茶室▲

老房子特有的大開間和層高結構,讓這間“談茶”茶室顯得更加通透寬敞。只有21個茶位,只售紅茶、花茶兩種,只有一個價格28元,謝絕食品,謝絕棋牌,簡單,安靜。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茶具也絕不花哨,純白的骨瓷蓋碗,亮點是蓋上竟用的黑絲繩結成的盤花鈕。這是王亥的得意之作,專門找景德鎮的工廠訂製的。

“吃過”食室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位於崇德里的“廚房工作坊”▲

“廚房工作坊”的設計概念源自私房菜,卻並不藏私。廚房是開放式的,餐桌就在旁邊。所有廚具來自德國,精緻豪華;所有食材出自本地,新鮮生態。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菜品由廚師確定,但客人可以在一旁欣賞,興之所至,也可以挽袖上前與廚師切磋一下廚藝。這樣的互動使用餐有了家宴的感覺。

“駐下”酒店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崇德里5號院“駐下”酒店▲

“駐下”大部分來自上世紀90年代興建的居民樓。用設計師的話說,“90年代就空白了?就不該是歷史?”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在這裡你能夠置身尋常巷陌之中,進入簡樸而傳統的民家居住空間,體驗地道的成都生活場景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同時,酒店用的是精品酒店的管理模式,住在裡面可以體驗成都小院和包豪斯二種風格。酒店附近就是居民樓老房子,居民樓或高或低錯落有致的風景成了成都生活縮影,給窗外增色不少。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紅石柱橫街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MON 03

小通巷·市井裡的小清新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小通巷是成都眾多"慢生活"的小巷之一,它們是成都悠閒、溫潤氣質的剪影。這些處於城中腹地的寧靜小巷,可以為你暫時屏蔽喧鬧,讓你在適當的時候駐足片刻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氣質的“朵朵家”餐吧▲

這是一條乍一看很不起眼的街道,灰色的老式樓房靜靜地躺在路邊,某個窗口偶爾會探出白髮蒼蒼的腦袋,看樓下街道上賣花佬騎車慢悠悠地經過~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小通巷4號工廠▲

這就是4號工廠,4號工廠曾是一個廢棄的舊廣廠,它還有一個名字叫牛奶書鋪,如今卻變為極有風格的loft式青年旅社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進入室內,一層的天花板上裸露的那些鋼筋水泥橫樑,是特意保留下來的,再配上無處不在的綠植,透出了一絲粗狂的味道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四面的書架擺滿了各色供來閱讀的書,以及一些紀念物品

水果渣渣茶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川街走巷|是時候拿出點“巷”模“巷”樣的東西了

楊枝甘露

約上三五個好友,點一杯顏值超高的奶茶,看一本看不懂的書,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等時間到來,時間過去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小通巷

後記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

也不停留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把手揣進褲兜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 《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