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強颱風級)

·已於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

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

(45米/秒,相當於162公里/小時)

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

“山竹”風力最大的時候曾達到17級(超強颱風)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2018年9月11日颱風“山竹”達到17級(超強颱風)

半徑達500公里

可以把整個廣東省福建和海南都裝進去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中央氣象臺16日13:45分發布的“山竹”動態

颱風相信大家都經歷過

但是15、6級的颱風大西確實是沒有經歷過

那15、6級的颱風到底有多強呢?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上午8點多,深圳天文臺的避雷針被風颳倒

此時颱風還遠在幾百公里外的海面上。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同樣今日上午,廣東深圳大梅沙海濱公園的畫面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深圳,大樹直接被“山竹”吹倒

山竹號稱“地表最具破壞力風暴”

廣東、香港等省市都出臺應急方案

廣東全省停課停學2天

首次全省高鐵停運

全民嚴陣以待

珠海今天也一度掛出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山竹帶來的“狂風暴雨”

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密切關注

而一項“超級工程”也時刻牽動著大家的內心:

“港珠澳大橋”

1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抗住了16級颱風

颱風山竹的強力入侵,讓不少人注意起剛剛完成驗收的“港珠澳大橋”,不少人擔心:“面對颱風山竹,港珠澳大橋,扛得住嗎?”那麼,大西現在可以自豪的告訴大家:扛住了!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港珠澳大橋登微博熱搜

颱風路過港珠澳大橋時,瞬時最大風速55m/s,也就是瞬時最大風速達到了16級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多家媒體報道港珠澳大橋成功硬抗山竹

▲戳視頻瞭解山竹登錄前後大橋的整體狀態

2

世界之最

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說起港珠澳大橋,可能大家或多或少有聽說過,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太瞭解這個“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一個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長約6.75公里,今年3月份剛建成交付。百科目前已經記錄的,港珠澳大橋施工

創造了多個世界之最。

最長:

港珠澳大橋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

最大:

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時候,每一節的排水量約75000噸,而遼寧號航母滿載時的排水量也只有67500噸。

最重:

沉管預製由工廠化標準生產,使用鋼筋量相當於埃菲爾鐵塔。在這75000噸重的沉管下面,是預先安裝好的256個液壓千斤頂。

.......

可以說,港珠澳大橋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代表了國內頂尖的建造水平,而這個超級工程的工程質量,也成功的經受了16級颱風的考驗!大西忍不住為中國製造點贊!

3

“港珠澳大橋”中的BIM應用

大西之前有幸跟參與幾個國內有代表性的BIM項目的老師有過接觸,對港珠澳大橋的BIM應用有了一些瞭解,由於部分資料不便於外傳,所以就不過多贅述,只能說,港珠澳大橋中的BIM應用,的確可以說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下文以珠海口岸為例,對BIM應用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Ⅱ標段)施工總承包工程位於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人工島東北方向,總建築面積為180835平方米。項目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交通中心屋頂為大跨度鋼結構體系;交通連廊屋頂為鋼桁架結構。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項目重難點


土建技術應用

輔助圖紙會審

通過二維圖紙翻建三維BIM模型,在建模過程中發現二維複核難以發現的問題。針對每個問題形成問題報告,快速有效地反饋給設計方,在施工前得以解決。

三維可視化技術交底

通過BIM模型分析不同施工階段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對施工管理人員及勞務人員做好關鍵點的三維技術交底,以便作業人員更直觀、更清晰地理解技術要點,提高工程質量。

進度計劃4D模擬

採用Navisworks模型整合平臺與Project進度計劃軟件關聯,將橫道圖上各工序及相關流程轉換為動態可調整的4D模擬施工,形象地演示施工進度和各專業之間的協調關係,便於進度對比、分析及糾偏。

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將進度模擬的動畫與項目實時照片進行對比,在周例會、月例會上進行進度情況對比分析,直觀反映進度提前或滯後情況,分析確定影響進度的因素,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方案或糾偏措施,保證進度計劃有效落實。

方案模擬論證

對落地式腳手架進行建模,發現局部腳手架懸空,通過優化後,腳手架方案更有針對性,確保方案實施。

對各主要方案進行模擬論證,全方位清晰體現施工過程,從而發現模擬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及時做出調整及預防控制措施。

複雜節點深化

複雜樑柱節點精確建模,處理鋼筋與鋼筋、鋼筋與鋼柱間的碰撞,並保證鋼筋精確定位出圖,確保現場鋼筋綁紮施工一步到位,提高效率、確保質量。

砌體排磚深化

通過整合建築、結構及機電BIM模型,在符合規範、設計要求以及便於施工的情況下,最優化排布構造柱、圈樑等構件,同時使磚耗損降至最低。最後導出CAD深化圖指導現場施工。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項目結構形式

機電技術應用

輔助圖紙會審

通過二維圖紙翻建三維BIM模型,排查圖紙問題,形成問題報告並反饋給設計方,在施工前得以解決。

機電管線深化

通過Navisworks碰撞功能,自動檢查機電管線淨高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對於複雜部位小管線淨高則通過手動測量檢查。

機電各專業模型通過Revit單獨建立及優化後,再導入(Navisworks) 集合同時進行綜合優化。

採用這種優化方式後,效率翻倍,優化實現全局性和零錯誤率並在優化完成後指導現場施工。

模型整合後,對綜合模型進行碰撞檢查,根據碰撞檢查結果及時對管線進行調整深化。

指導現場施工並配合出圖

設計圖紙地下1層僅穿梁套管預埋達2000個以上,預埋的精確定位尤其重要,為避免二次開洞,團隊在土建預埋前,快速建模、及時深化,模型經設計審核同意後,出具預留洞定位圖,指導現場預埋施工。

通過BIM模型,分專業導出CAD圖紙,可清晰地示意管線位置及標高。對複雜截面進行剖分,對管線快速標註,形成剖面圖指導後期機電安裝。

綜合支吊架的應用

團隊在機電BIM管線深化過程中,要求在滿足各專業規範及現場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多采用綜合支吊架,做到簡潔、美觀、經濟。

鋼結構技術應用

鋼結構精確建模

利用Tekla軟件,建立信息完整、數據翔實的高精度鋼結構模型,實現BIM可視化。

協調鋼構件加工製作

按照施工順序,分批次加工構件,避免構件問題影響施工進度。生成自動化加工數據,製作廠智能化加工,高效高質完成構件製作。

鋼構件吊拼裝施工模擬

三維可視化技術交底,對吊車行車路線及各構件的吊拼裝進行模擬。驗證部署方案,合理安排物資、車輛和人員進場時間及施工部位。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綜合技術應用

各專業模型分類整合

根據珠海口岸項目特點,項目採用分層、分專業的模型創建方式,完成各層、各專業模型後,再逐層、逐專業鏈接形成一個整合模型。

由於管線體量大、專業類別多,因此將機電分為給排水、暖通、強電、弱電及消防噴淋5個項目進行建模,初步完成後進行多專業模型整合。

模型碰撞檢查

將土建、鋼結構、機電等專業模型導入Navisworks碰撞檢查工具,進行碰撞檢查分析、發現專業間碰撞問題並生成碰撞檢查報告。碰撞報告及時反饋到各專業分包單位,並提出修改建議,施工前解決碰撞問題。

BIM輔助場地佈置

項目利用BIM技術對施工現場進行整體規劃,對其中臨水、臨電、綠色施工、安全文明工地等進行合理部署,做到各功能分區明確合理,可視化組織實施,滿足省部級以上文明工地觀摩要求。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規劃後的施工場地佈置效果

人員疏散應急逃生模擬

為了配合現場安全施工和業主後期運維需要,BIM團隊針對交通中心2層位置進行了人員疏散應急逃生模擬,本次模擬得到了相對準確的安全逃離時間,為安全施工演練提供了可靠數據。

BIM運維平臺系統

機電功能用房BIM運維平臺演示如下。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交通連廊水泵房運維演示

BIM商務應用

土建工程量統計分析

通過Revit明細表功能,自動統計各構件工程量。

水電暖各專業工程量統計分析

通過Revit明細表功能,自動統計各專業主材。

工程量導入算量軟件專業分析

在原有的BIM技術模型基礎上,通過結合廣聯達算量軟件實現工程量統計,節省在算量軟件中重複建模的工作量,爭取在技術模型向算量模型轉換的應用中總結團隊經驗。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BIM質量安全應用

模型與施工實體對比檢查

將各階段、各專業模型通過Navisworks生成nwd格式文件,導入iPad,由質檢組帶著模型到現場跟蹤監測各工序、節點質量,快速發現和糾偏現場質量。

現場施工完成後進行復查,以保證模型與實體的一致性,對後續各道工序尤其是機電施工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模型融入實體樣板引路

根據珠海市建築業要求制定樣板制度,首先利用BIM建立樣板模型,然後在樣板展示區根據模型信息建立樣板實體,以模型結合實體方式展示。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樣板模型與實體對比


港珠澳大橋硬抗山竹16級風,中國“超級工程”名不虛傳


模型融入實體樣板引路

臨邊、洞口安全防護

通過模型快速直觀統計出主體內所有預留洞口數量及尺寸,為安全防護定型化、工具化提供基礎數據。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Ⅱ標段)運用BIM技術提前解決了土建、機電各類碰撞問題;機電深化優化設計運用BIM技術後,節省一半設計時間;運用BIM平臺,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合理安排進度計劃,工期大大提前。BIM技術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施工中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提升了項目整體的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