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仇英作品鑑賞:桃源仙境圖

此圖為重彩大青綠山水,深受南宋趙伯駒兄弟工緻一路畫風的影響,又兼取劉松年精巧明麗的用筆、用色。全畫以豎幅高遠章法,分三層疊進,近景為深壑、小橋、流水,橋上有童子捧甌而過。板橋過處,青草鋪地,另一童子攜食盒亢於岸頭。隔小溪為山洞,內有鐘乳石懸壁,有泉淌漾而出,洞口水邊有一位仙者彈琴,兩位仙者於旁靜聽,傳神入微。仙者傍依的山根岩石間,有山桃雜卉伴臥松而開放,古松自右岸斜坡橫臥於洞頂,松皮龍殼,青藤盤繞,與左岸山岩之山桃相呼應,境界超逸,非神仙之屬,又怎能到這裡生存!這是作品的主題部分。洞頂清靄虛掩處,有小路自雲中顯現,繞過山樑及松林,瓊閣高築與松柏相輝映,山澗有清泉,挾亂石而流瀉,澗邊雜卉仙草益發,石上小亭別具,山間浮雲繚繞,斜暉之中,幾組遠山,一派雲海,更使畫面境界無盡。

明代仇英作品鑑賞:桃源仙境圖

桃源仙境圖

【名稱】桃源仙境圖

【年代】明代

【作者】仇英

【尺寸】84 X 45 CM

【材質】絹本/設色

右下款題"仇英實父制",鈐"仇英實父"一印。畫上另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二方清內府藏印,並有"欣賞"、"靈石楊氏珍藏"、"楊曾之印"、"燕翼堂"、"潁川懷雲子圖畫"等鑑藏印。圖中上半部分峰巒起伏,幽深高遠,山間白雲飄浮,廟宇時隱時現。下半部分是流水木橋,奇松虯曲,坡上的桃樹林掩映于山石、樹木之間,景緻雅氣,一幅人間仙境景象。三位高士臨流而坐,白色的文士衣著在金碧輝煌的山石、林木映襯下,顯得格外鮮明。

明代仇英作品鑑賞:桃源仙境圖

從仇英流傳下來的作品看,以工筆設色者居多,其主要是沿襲宋院體畫風,形象既嚴密謹慎又精細周密,遠山遠樹也是意到筆到,實入實出,給人一種生動鮮活之感。在這些作品的畫法上,仇英把擅作的工筆人物和重彩山水畫技法合二為一來加以表現,人物形象既流暢華美又活力感人,佈景文雅,充分顯示了他藝術創作上的才能和技藝。

明代仇英作品鑑賞:桃源仙境圖

仇英此畫遠處峰巒起伏,幽深高遠,山間雲蒸霧漫,遠山深處廟臺亭閣在雲霧中時隱時現,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橋,奇松虯曲,景緻幽雅。在藝術表現上,畫家勾勒精工,似學宋趙伯駒一派。不論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還是人物的動態和表情都描繪的細緻入微,嚴謹工細。通幅青綠著色,色彩妍麗雅美。顯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錶現能力。

明代仇英作品鑑賞:桃源仙境圖

《桃源仙境圖》取北宋全景高遠之構圖法,分三段遞進:近景是木橋流水,橋下溪水清澈,坡上桃樹與林木掩映,桃花點綴其間。

橋上有一童子捧甌而過。板橋過處,藍綠點綴,空翠斑駁。臨流處,三位白衣高士傍山石而坐,其一撫琴低吟,另一揚手清談。一書童攜食盒隨侍而立於坡上。

作者用濃重的石青石綠渲染山石的凹凸、樹木的陰陽向背,簡括的勾勒和皴筆。畫面色彩秀雅纖麗,人物面部、衣紋精工細寫。

中景有隱士在聳立的松林山間,臥松中有仙桃香草,石上別緻小亭,幾峰遠山,一片雲海。澗邊鮮花香草,右岸斜坡的古松橫臥洞頂,有青藤盤旋,與左岸山岩之仙桃相呼應。

遠景峰巒聳峙,山間白雲繚繞,殿宇樓臺時隱時現,展現了恬靜、出塵、虛無的境界,若非神仙族,何以在此生存?

山頂煙靄飄渺,有小路自雲中而來,穿過山巒及松林,只見瓊閣與松柏相映,山澗清泉挾亂石而流瀉,益發逼真地啟發了“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