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掣肘

作為國內體育一面旗幟的北京青少年冰球,可以說一直以來得到的贊聲不絕於耳,但危機往往隱藏於盛世之中。近日,在北京工作了十年、也見證了北京青少年冰球從零起步,飛速壯大,再到驟然步入瓶頸期的包爾體育用品(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傑夫,向“冰球家”表達了他的憂慮。

​包爾——BAUER,國際冰球裝備的第一品牌,每一個冰球人都耳熟能詳。過去十年,在北京這個國內冰球裝備銷售的最大市場,包爾的營收也實現了十倍以上的增長。但在李傑夫看來,取得這樣的業績,不過是因為國內冰球市場原先的起點很低罷了。

束縛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掣肘

李傑夫

來自新西蘭的李傑夫,在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工作、生活了二十餘年,他能說一口流利中文,深諳中國文化、心繫中國發展,他為冰球運動在中國從冷門走向熱門而欣喜,又在“冰球熱”的盛宴中冷靜的看到危機的萌芽。

在北京,如今三千多個冰球孩子看似很多,相比十年前也有了翻了幾番的增長,但放到北京冰場條件大幅改善、政府對冰球運動的發展高度重視,以及北京將要舉辦冬奧會的大背景下,三千多個冰球孩子對於北京來說根本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政績。更讓李傑夫擔憂的是,近兩年,北京青少年冰球運動快速發展的勢頭已經明顯減緩。冰球運動在北京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本應高速發展到2022年之後,但現在卻已顯露強弩之末的疲態,這很不正常,反映出北京青少年冰球運動發展的潛在危機已經端倪可察。

北京作為全國青少年冰球發展的領頭羊,剖析北京遇到的問題對全國青少年冰球運動的發展都有借鑑意義。

束縛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掣肘

根據對李傑夫的採訪內容,“冰球家”總結了目前掣肘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問題——

這些問題若繼續得不到足夠重視和解決,中國冰球要想抓住千載難逢的奧運機遇,以期徹底改變現狀,無疑是空談。

價格高昂阻礙更多的孩子參與冰球

李傑夫的孩子也在北京打冰球,一堂大課是380元。按照一個孩子一週兩次課計算,一週就得760元,加上還有上小課、每年放假出國訓練比賽、更新裝備等的費用,北京不少冰球家庭一年給孩子的花銷都在十萬元以上。可以想象,在北京能支持孩子打冰球的家庭非富即貴。

​十年前,北京只有兩塊可提供青少年冰球培訓的標準冰場,現在已經有差不多20塊。按理說,冰場多了,打冰球的費用就應該降下來,但實際上,冰球培訓的費用卻在持續上漲。

束縛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掣肘

較高的培訓價格,也把北京青少年冰球運動固化為一個貴族運動。根據測算,在北京,只有年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的家庭,才有充裕的能力負擔的起孩子長期保持較高頻率的參與冰球運動。

冰球是北京的一張城市名片,政府為推動冰球運動發展,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北京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由政府買單,讓孩子免費參加全市青少年冰球聯賽和校際冰球聯賽的城市。

政府不遺餘力的推動冰球發展,本意自然是讓青少年冰球人口持續擴大,讓冰球運動在北京能夠像在北美和歐洲那樣,不再是有錢人家孩子的專屬。

北京目前有20多塊國際或NHL標準的室內冰面,預計到2019年年底,北京的標準冰面將達到70餘塊。

李傑夫表示,在加拿大,每塊冰面通常能滿足500個孩子打冰球,如果按照這個數字計算,北京目前應該有一萬個孩子打冰球才算是比較合理,但實際,北京目前只有三四千個孩子常年打冰球。北京的每塊冰面平均只服務200個左右的冰球孩子,冰場的利用效率與合理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青少年冰球運動推廣缺乏行業協作

高昂的價格阻擋了很大一部分有願望讓孩子參與冰球運動的家庭。此外,還有很多中國家長完全不瞭解冰球,這些家庭的孩子自然也失去了接觸和參與冰球運動的機會。

在中國生活多年,李傑夫對中國有了深入的瞭解,他說,“中國有一個優點很棒,那就是硬件設施的改善日新月異,比如,冰場的建設速度就非常快。但是在軟件上,卻有些跟不上。就像一臺電腦,只有硬件、軟件兼備才能正常運行。從冰球推廣來說,我們在如何提高軟件質量上還有很大不足。”

“我們都知道,冰球是多麼棒的一項運動,如果家長了解冰球,他們就會讓冰球成為一條孩子可以選擇的路。可是現在,很多家長並不瞭解冰球。我也看到,冰場其實也在很努力、很認真的做冰球的推廣工作,但是,這項工作不盡如人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李傑夫介紹了北美的一些冰球推廣的做法。比如在美國,每年都有一個“Play hockey for free”(免費打冰球)的活動。每一年有一天,協會、冰場、俱樂部、教練,以及像包爾這樣的企業,大家共同合作,給孩子們提供一個零門檻的親密接觸冰球的機會。再比如,包爾與加拿大冰球協會合作推出的“First Shift”計劃,旨在為冰球家庭提供十分實惠的冰球裝備加冰球課時的套裝。目前“First Shift”計劃已經進入中國,在全國24個冰場,包爾提供人民幣3550元的套裝(包括全套冰球裝備和6個冰球課時),並且承諾6個課時之後,每個課時仍只需150元人民幣。這一計劃已經幫助不少中國孩子以更為低廉的花費去參與冰球運動。

束縛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掣肘

李傑夫表示,從青少年冰球運動的推廣來說,需要的是協會、俱樂部、冰場、冰球裝備企業等整個行業的各個方面通力合作,通過資源整合,在冰球推廣上發揮各自優勢。

推廣冰球,絕不是某一個機構、某一家企業自己的事。但目前在中國,行業協作的概念還未被廣泛認同和採納,這也導致青少年冰球推廣的工作還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北京原本可以有更多的孩子參與冰球,而且增長的勢頭也完全可以持續更長的時間,但實際遠沒有達到預期的那樣。

正確的冰球理念亟待加強

當一個孩子完成了一次“一條龍”式的進球(即獨自從後場帶球,突破對方隊員防守,將球打進),中國家長和教練一定會歡欣雀躍,但在李傑夫看來,這不是冰球運動所提倡的。

冰球是一項集體運動,團隊配合是這項運動的靈魂,冰球運動需要領袖和英雄,但不需要個人英雄主義。讓李傑夫感到無奈和悲哀的是,他在北京的冰場邊,已經無數次的看到了中國家長和教練為單打獨鬥的孩子叫好。

李傑夫認為,家長對冰球理念理解的偏差,和教練有很大關係,他曾看過這樣的場景——某一場比賽,一個小朋友在可以傳球的情況下,連著過了三個人,家長們在場邊為他過了三個人不停的鼓掌。然後,這個小朋友不把球分給隊友,自己射門,球沒進,場邊又是一片惋惜聲。家長們都說很可惜。再然後,家長們就會討論,這個孩子過了三個人然後射門射歪了,好可惜。教練也在一旁覺得很可惜。小朋友下場之後,教練還安慰他,沒關係,下一次你會得分。

但是,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國外,教練會嚴厲批評這個孩子,你為什麼要自己過三個人?你應該傳球,你犯了嚴重的錯誤。

束縛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掣肘

李傑夫表示,“為什麼冰球運動中,助攻的隊員也可以得到一分?進球是一分、助攻也是一分。這值得中國的冰球家長和教練思考。遺憾的是,目前在大多數中國家長和教練看來,如果一個孩子是進球得分,另一個孩子是助攻得分,他們顯然更喜歡前者。”

功利心太重,這會扭曲人們對冰球的理解。李傑夫經常會在冰場上看到,“只要球隊贏了,大家就高興,不管打的怎麼樣;只要球隊輸了,大家就很不高興,不管有哪些可取的地方。其實,冰球比賽上,打的好的時候也有輸球的可能,打的很爛的時候也有可能贏。對於中國家長和教練來說,結果是如此的重要,讓他們忽視了什麼是真正的冰球。”

所以,中國12歲以下的冰球孩子,技術就可以很厲害,這個年齡段的中國少兒冰球隊與外國球隊比賽,不一定會輸。但是到了14歲和更高的年齡段,一支冰球隊光靠個人技術已經沒有優勢,團隊配合才是最重要的戰鬥力,那時,中國球隊與外國的實力差距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

冰球少年升學政策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來到中國二十多年,李傑夫清楚的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對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在學業與打球之間,絕大多數中國家長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學業。

中國的冰球少年到了中學之後會大量流失。初一的時候,打冰球的孩子走掉一半;初二再走掉一半,等到初三已經所剩無幾。但是孩子考上大學之後,這些孩子可能又會回到冰場上。他們因為終於完成了父母的心願,終於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愛好,冰球依然是這些孩子心中的最愛。

李傑夫認為,家長對孩子學業的高度重視和望子成龍的心態,這是中國的文化基因,肯定是很難改變的。

束縛北京青少年冰球發展的四大掣肘

那麼,有沒有一些辦法能夠既滿足家長們的這種訴求,又能夠避免大多數冰球孩子因學業放棄冰球的尷尬?李傑夫的建議是,給所有打冰球的孩子都在升學時加分,這個辦法也適用於其他有體育愛好的孩子。但這種加分不是那種只有孩子拿到很高的獎項和名次才能得到的加分,而是給所有保持一定參加頻率、確實有冰球愛好的孩子都加分。這有利於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冰球,而不是鼓勵大家都去爭奪冰球比賽的名次。因為,能拿到名次的孩子畢竟是少數,結果,那些爭名次無望的孩子還是會放棄冰球。

李傑夫相信,如果每一個冰球孩子都能因冰球得到升學便利,相信應該會有更多的中國家長支持孩子一直參與冰球。

當然,這只是李傑夫美好的設想。但他出發點卻體現了另一種思路——在利用升學政策影響家庭對孩子參與體育運動的抉擇上,我們為什麼不能擯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