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能力並不出衆,我們不管面對多大的難題,只做自己能做的事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摸爬滾打就已經開始了。若干年過去,有的混得風生水起,有的長久默默無聞,更有的雖人在江湖,卻難覓蹤跡。究其原因,不過是如下幾條:性格、能力和環境。人在年輕的時候,有一股子衝勁,不怕輸也不服輸。時間有的是,跌倒可以重新來過。打拼一些年,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咬牙切齒”地想法設法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但是,真正事業大成的寥寥無幾,所謂事業有成的也並不多見,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的人,都流於平凡,在忙碌中、無所建樹中混跡於茫茫人海。

因為能力並不出眾,我們不管面對多大的難題,只做自己能做的事

30歲什麼也不服,40歲還有希望,那麼到了50歲,如果人生還是一潭秋水,波瀾不驚,卻還想著有朝一日能鹹魚翻身甚至一步登天,這真的有一點難度。或者說,你的這一生基本上就定型了。但並不是說從此可以混日子了,應該在你已有的人生經歷和經驗的基礎上,儘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工人儘量發揮你的技能,老教師儘量把課上好,半百的農民哥哥把地種好;照顧老人的,把老人的吃睡和身體照顧好;陪讀的,把學生的衣食住行安排好。總之,憑著你的能力和經驗,應該以一種端正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紛擾。什麼事都想管,什麼事都想做,因為管了和做了才是盡本分,但對於一個能力有限的人而言,又能管多少,又能做多少呢?事業大成的人,或事業有成的人,有錢財,錢幾乎能解決這個世界的一切問題;有人脈,大事小情自然會幫你完成。但是,對於既沒有錢財又沒有人脈的平庸者而言,在能力之內去解決一二件事尚可,如若幾件事同時襲來,特別是超出能力之外是事情,他無論如何也應付不了。

因為能力並不出眾,我們不管面對多大的難題,只做自己能做的事

那麼,當太多的讓人煩憂的事傾瀉而來時,一個平庸的人能做什麼?我覺得,你平時能做什麼,現在還做什麼,儘量多做一些。我們不能接手那些根本就做不來的事情。是那種“不管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穩若泰山嗎?當然不是。能讓我們掛懷的,都是離自己最近的最煩惱的事。我們這些凡人,如何才能突出重圍,讓自己的心像雨後那如洗的碧空呢?如何才能跳出羈絆完成你本應該完成的事情呢?

首先,我們應該想一想各個事情之間的關聯性。那個問題你解決不了,但你現在做的事情興許能減輕當事人的壓力和負擔,間接地支持當事人騰出時間和精力,更好地解決諸多難題。也就是說,在我們能力範圍內,儘量從其他方面為當事人掃去瑣事,能讓他不被瑣事煩擾,全身心地投入到解決複雜問題的運作當中去。此時,我們的情緒依然很重要。不能因為自己一無所長就灰心喪氣,也不能對難題冷眼旁觀,更不能不聞不問。一個真誠的態度擺在那裡,我想,誰都能理解。畢竟,能力有大小。

因為能力並不出眾,我們不管面對多大的難題,只做自己能做的事

我們誰都不甘心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誰都想在一些事情上有所作為,但經歷與能力的普通,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在大事難事的紛紛擾擾中嶄露頭角。不要沮喪,更不能糾結不已。我們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做自己能做的。哪怕是端一碗水,一個暖心的問候,都應是我們認真對待的,都應是當事人後來能夠理解的。當然,我們不期待當事人馬上就能理解,因為大多數當事人身處困局當中,他太希望驚喜的出現。但是我們不能為他們帶來驚喜,我們能做的,就是眼前應該盡心盡力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