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又雙叒叕一部宮鬥劇火了。

實車網不得不承認,

《延禧攻略》這部劇已經不是一丟丟好看了。

特別是魏瓔珞過關斬將的“手段”,

堪稱是後宮裡打怪升級的教科書!

偷偷告訴你,

在新能源汽車圈中,也有這樣一個活脫脫的魏瓔珞。

不信?實車網這就來幫你捋一捋,

魏瓔珞是靠什麼在宮廷裡扎穩腳跟的,

再讓你瞧瞧,

新能源汽車中魏瓔珞又是如何笑到最後。

顏值高,走得有底氣

要想在宮鬥中保命不掉腦袋,

首先顏值要高。

顏值高,讓人看著賞心悅目,男女通吃,

就容易獲得更多的關照和資源。

顏值高還可以為終身幸福打下基礎,

比如瓔珞的初戀對象傅恆,終極老公乾隆。

同理,國產新能源汽車老大—比亞迪

眾所周知,比亞迪是做電池起家的,直到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才組建了比亞迪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引領者,比亞迪卻遲遲沒有發佈自己的禁售燃油車時間表。

按照比亞迪目前的生產趨勢來看,比亞迪不僅沒有放棄燃油車領域,更是在這個領域加大研發,甚至有越做越大的趨勢。這是為什麼?擔心競爭對手而已?還是為了自己留些後路呢?

比亞迪實施的是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齊頭並進的戰略。比如說旗下的全新一代唐,就是先推出燃油車和插電混動,後推出純電車型。預計此後上市的車型,也將按照全新一代唐的趨勢發展,燃油車、插電混動、電動車彼此“照料”,都不拋棄。

我們也不可否認的是,即使目前的新能源市場巨大,但是很多人還是擔心續航問題,隨之吉利打響的藍色吉利行動,不得不讓王總考慮發展插電混動車型,其實誰更適合國情呢?雖說電動車行業王總是笑了,但是混合動力可能卻更適合國情。

夠專業,人人為你讓路

在諸多競爭對手中,

魏瓔珞可謂是繡工出眾,能力超群。

所以不少重要活都交到她手裡。

魏瓔珞一路上升級打怪,

最開始就是依靠著出眾的手藝,

在一些重要節點也是靠著這個金剛鑽死裡逃生。

正所謂專業才是生存的根基,

不夠專業,如何力壓眾人脫穎而出呢?

就像吉利自主品牌龍頭,淨利潤連年翻番!

吉利在收購沃爾沃後2017年營收928億,同比增長73%。截至2018年6月30日,吉利汽車銷量達到76.7萬輛,同比增長44%,完成全年計劃的48.5%(2017年上半年完成全年銷量的42.7%)。按計劃,2018年下半年吉利將推出多款新車,全年銷量有望接近甚至突破180萬輛,較2017年增長44%,坐穩自主品牌龍頭寶座。

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的確幹不過比亞迪。因為技術還不夠成熟。《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系統比能量達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300Kwh/kg是很高的指標,寧德時代、比亞迪們都得“墊腳尖兒”。不達標的動力電池一不許配備電動車、二不發補貼,盲目上馬的項目將胎死腹中,動電池供給緊張。

但是吉利很聰明,吉利在“藍色行動”規劃中將三分之二新能源車設定為混動,首先是“混動”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少,其次是新創造車不敢玩混動,不會來攪局。最後是插電混動更適合國情

——“有電用電,沒電燒油,遠離里程焦慮”,總之燃油車主換車時有充分理由考慮混動,他們將成為新能源車的主要消費群體。

要做打不死的小強

如果遇上一點小挫折就臨陣退縮,

當然也不可能在宮中久留。

有次瓔珞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

被罰跪了一天一夜,

她倒全程都在觀察雲的變化,

甚至在跪的過程中想好了怎麼繡晚霞。

晚霞是最考驗繡功的,一般人根本繡不出。

但是魏瓔珞繡出來了,還特別好看。

不僅不被打死,還將樂觀的“蟑螂精神”發揚光大。

這種蟑螂精神不正像拼命往前衝的PPT新造車勢力。

不管有多少髒水潑在身上,

它都樂觀地努力地做好自己。

只要自己變強大了,

才能圈來更多的錢,有了錢就可以任性

任外界有多少衝擊波襲來,都能應變自如。

就像特斯拉一樣,被逼得要退市。

近些年新造車勢力強蹭猛蹭一頓蹭。你看蔚來汽車,就很聰明,熱點上就沒少蹭特斯拉的名號嘛。背地裡看著媒體標題,估計內心都在暗爽,“對標特斯拉”、“馬斯克的中國學徒”、“XX和馬斯克”……

再者如小鵬汽車那張驚天文案——中國整車廠誰在研發製造智能汽車?上汽、吉利、小鵬、蔚來。有吐槽曰:“連排序都有講究。”你品一品這蹭熱點、佔排位的姿勢,絕對造車屆的帶節奏小能手。

比如說前途汽車不跟風造SUV,偏要做一輛城市性能轎跑,不管別人我就叫不一樣;

比如說拜騰汽車一聲不吭,我就在中控放一塊躺倒的1米2大屏,手勢操控你們現在看不懂,將來未必追的上喲。

一些造車新勢力為走量、入市而突出性價比,一些為資本、穩妥而定位尋常,你隱隱覺著哪裡不對,消費者或許也並不需要一輛不出錯、不性感的電動車產品。

對於新造車勢力而言,我覺得必須得花心思放在產品製造和技術加持上,真正提升品牌抗擊打的能力。後續市場節奏既不能亂了陣腳,也不能被搶了先機,仔細想來是不容易。

沒有燃油車生產、銷售經驗的“新造車勢力”很難拿出可靠的產品並批量交付。最新消息,特斯拉千辛萬苦交付的5000輛Model 3,其中4300輛要返工,召回率高達83%。邊試製邊生產,由江淮汽車代工的蔚來,據說2018年內要交付上萬輛,祝好運。

吉利“樂不思蜀”大造燃油車,電動車進展緩慢,被資本市場冷落;比亞迪新能源車一騎絕塵,燃油車銷量下滑,被資本市場冷落;特斯拉被逼得要退市,找不到接盤俠又只好說先不退。

資本對新能源車企要求格外苛刻,有一個因素值得思考:

假如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必然威脅了傳統汽車製造領域,你覺得專家對特斯拉們會有什麼好話?

如今電動車槽點吐不勝吐,連交付都成問題……

所以老話說得好,實力才是站穩腳跟的基石呀。

最後我們建議:

新能源車型值得選,但是具體買不買,還要基於你的自身情況。

如果你說我家有車,想買一臺新能源車型感受一下,可以。(如果真就是想體驗,可以去租車公司體驗,因為後悔了你也就賠幾百)。

如果你說我家有停車位充電樁,買來代步,可以。(要算清楚里程,如果太遠建議多考慮下混動車型)

如果你說我想在一線城市上牌,有車開,可以。

總結:電動車值不值得買?每個人所處的城市條件和使用角度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是非限制傳統燃油汽車牌照的二三線城市,我覺得大部分人可能不會去嘗這個“鮮”,原因很多,要安裝充電樁、二手車折舊問題、價格問題等等,目前購買國產新能源車尤其是國產電動車絕大多數是被地方政策“逼”的,而且購買行為多少也只能算是“權宜之舉”。以上海為例,每個月5%左右的拍牌中籤率讓那些對用車剛需強烈的人來說,購買免牌的新能源車就變成了“捷徑”,而且可以不用擔心限行。就我個人來說,短期內(5-6年內)我是肯定不會買電動車的,原因很簡單,電動車還沒有達到我預想中的指標,電池的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車廂內的輻射度、高速公路沿途的充電站配套等等,這些還都不完善,如果非要讓我選擇,我會優先考慮插電混動,因為開的踏實。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夢想照進現實之後 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