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億元!中國電信計劃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

9月14日,在中國電信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由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秘書處主辦,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智慧校園”主題賽正式啟動。同時,中國電信發佈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植計劃”,未來三年,將投入10億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大賽以“智慧校園”為主題,旨在為大學生“雙創”賦能,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大賽分為創意類與實踐類兩個方向。創意類重在考察參賽者的創新與開發能力,涵蓋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實踐類旨在推動智慧校園建設,考察參賽隊伍的雲計算實踐水平、市場洞察、營銷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大賽的優勝團隊除獲得榮譽稱號、獎金外,還享有中國電信就業綠色通道、創業基金支持、資源渠道支持、入孵中國電信雙創基地等激勵政策。

花10億元!中國電信計劃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

推動創新創業扶持計劃,共建雲創業聯盟

中國電信雲計算分公司副總經理徐守峰指出,隨著市場對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技術領域的關注度持續走高,信息化建設步入快車道。全球雲計算市場保持平穩增長,根據Gartner 的數據,預計2020年以IaaS、PaaS 和SaaS 為代表的公有云市場規模將達到1435.3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22.4%。雲計算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已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同時,以大學生為主力軍的“雙創”團隊、小微企業正在經濟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GDP貢獻度超過34%。為了全面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切實有效的促進“雙創”成果落地,基於高校的人才優勢,中國電信積極踐行央企責任,聚合產業鏈優勢建立“雲創業聯盟”,推出“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植計劃”,將致力於助力小微企業成長,推動創新創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植計劃”以大賽為切入點,通過構建雲創業聯盟,投入、整合資源,積極發展開發者生態,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中國電信雲創業聯盟是基於中國電信產業鏈,攜手天翼創投、北極光、徵和惠通等投資孵化機構,博雅大數據研究院、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以及生態合作伙伴等共同組成,通過聚合聯盟成員單位的資源支持、渠道支持、創業基金、孵化扶植、人才培養、智囊支撐等多方優勢,幫助以大學生開發者為核心的“中、小、微、創”以及個人創新創業,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互聯網+等新興技術領域實現技術創新與成果孵化,促進開發者與聯盟成員間共同成長,強化技術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

北極光、徵和惠通等作為合作伙伴代表表示,中國電信雲創業聯盟是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發揮著極高的社會價值,願同中國電信一起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攜手推動創新項目與優秀團隊的孵化及養大,共同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電信雲創業聯盟將作為打造中國電信DICT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三年,計劃發展成員單位400餘所,包括投資機構、高校和其他科研機構等,共同支持10萬名大學生開發者進行技術創新,支撐100個優質項目進入孵化階段。同時中國電信還將投入10億元支持高校人才培養,落實創新創業。

以資源開放驅動人才培養,切實推進“雙創”落地

本屆大賽是中國電信舉辦的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第二屆“天翼雲杯”賽事。與第一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全面升級。一是平臺更大。在團中央、全國各省團委及各大高校的支持下,中國電信舉集團之力舉辦本屆大賽,形成覆蓋面廣、滲透率高、執行力大、參與度強的雲創業勢頭。二是兼顧創新與實踐能力雙提升,打造差異化賽事平臺。一方面,通過聯合博雅大數據研究院,共同對賽題設置、評審進行嚴格把關。另一方面,大賽設立實踐類方向,以“學生+企業員工+高校教師”組隊的方式參賽,考察參賽隊伍的團隊協作、市場洞察、營銷技能等方面的實踐能力。三是踐行央企責任,大力投入資源。中國電信聚焦高校信息化建設,將投入價值500萬天翼雲資源,免費供參賽者使用;為優秀團隊提供就業綠色通道、創業扶植基金、合作拓展渠道;聯合天翼創投等投資、孵化機構,開放中國電信雙創基地,全面提升人才培養。四是借力渠道優勢,落地優秀項目。本次大賽引入“孵化培養”機制,借力央企的渠道優勢,將優秀項目積極推廣,在項目培養的同時,助力數字中國、“智慧校園”建設,切實將優秀項目落地。

復旦大學肝硬化超聲智能診斷系統團隊是第一屆“天翼雲杯”大賽的優勝團隊。在接受採訪時他們表示,大賽是一個公平競爭、磨練技能的賽事平臺。比賽中,它提供免費資源,搭建展示能力的平臺,激勵開發者敢想敢做;比賽後,大賽持續關注團隊的發展動態,給予關懷,並開放中國電信的資源,提供支持,幫助項目落地。中國電信既是創業路上的指明燈,也是值得信賴的好夥伴,特別是對於有創業需求的團隊來講更為實用。

據瞭解,第一屆大賽覆蓋全國140餘所高校,共有近1000支隊伍超過1500份作品參與。作品覆蓋模型算法、系統軟件、APP、ERP、遊戲系統、行業解決方案等多種類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