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春到華山

《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現居住地:浙江

年齡:66歲

讀書感悟:

路在腳下,夢在書香。

《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西嶽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 位於陝西省華陰市, 海拔2154.9 米,以險峻譽稱。“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描繪的就是山的磅礴氣勢,因遠望之若花狀,故名“華山”。華山系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那年春天,我有幸領略了華山的險峻和雄姿。

4 月18 日早晨,我們從蓮花山莊出發,因山路狹窄,在華山東山門換乘小麵包車進山。一路上,好幾個拐彎處山崖險凸,且標有“快速通過”警示標記。車到黃埔嶺,即8 位解放軍勇士“智取華山”上北峰的地方。69 年前,8 名勇士冒著生命危險連夜攀登華山天險,憑著勇敢、機智,奪取了北峰,最終使我軍取得了解放華山的全部勝利。原想沿著當年8 位勇士走過的智取華山路,追憶烽火歲月,親身體驗當年解放軍戰士的英雄壯舉,無奈時間緊迫,只能隨同大家跟團走。我們乘坐索道而上。華山索道落差755 米,因其落差大,堪稱“亞洲第一索”,全長1524.9 米,乘坐時間8 分鐘,到達北峰是上午9 點15 分。

華山有五峰:朝陽(東峰)、落雁(南峰)、蓮花(西峰)、雲臺(北峰)、玉女(中峰)。因東、南、西三面是懸崖峭壁,只有柱峰頂向北傾斜打開了登華山的道路,所以有“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說法。北峰是華山索道的落腳點,從山下乘坐索道至此後再登峰頂。四月的華山,蒼翠欲滴。微冷的山氣,有如煙如霧的霧靄在山嶺間浮動,色彩繽紛的小花悄然綻放,點綴四處的山坡。

《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這天氣溫是6 〜17℃,山風襲來還夾帶著寒氣。拾階而上,在“華山論劍”臺,因拍照擁擠,合影留念化作泡影。據介紹,2003 年10 月8 日,一代武俠小說宗師金庸先生第一次登上華山,與文化界眾多名流談俠論道,成功演繹了一場文化範疇的“華山論劍”。為了觀賞更美的景色,我和團隊的老方結伴而行,經擦耳崖、過上天梯,便到了蒼龍嶺。

遠看蒼龍嶺,莽莽蒼蒼,蜿蜒盤旋,好像蒼龍騰空。有幾個挑山工,揹著木料、水泥等,挪著沉重的步伐,緩緩地上行。累了用手中的棍子撐著,喘口氣又不停地攀登、爬行。有個打赤膊的挑山工,皮膚黝黑黝黑的。擔子一頭是煤氣鋼瓶,另一頭是礦泉水,肩頭沉甸甸的重物壓彎了他的腰,但在這狹小的石階上,他仍邁著有力的步伐向上行進。我心生敬佩,感嘆生活懸殊之餘,更佩服他們的耐力和體能。

蒼龍嶺是北峰通往其他諸峰的唯一通道,是一條長几十丈,寬僅兩尺餘的山脊。龍脊上雖有人工開鑿的石梯,但陡得怕人,加之一邊是光禿禿的絕壁,另一邊是幽谷深壑,約一米寬的石梯從中穿過,中間用鐵鏈隔開,分成上下山兩條路。我們手扶兩旁的鐵鏈,攀爬石梯而行,頗為心驚目眩。相傳唐朝文學家韓愈登至蒼龍嶺時回頭一望,但見道路如履薄刃,兩邊絕壑千尺,不禁大驚失色,認為難以生還,寫下遺書投下山澗,縱聲痛哭。後人把這裡的逸神巖命名為韓愈投書處。

《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經蒼龍嶺、過五雲峰,便到了金鎖關。金鎖關兩邊掛滿了各色“金鎖”,路邊小攤出售各種鎖,寓意大致有“愛情永恆、生活平安、富貴吉祥”等。從山上下來的遊客,有的還穿著軍綠色的棉大衣。越過金鎖關,石級兩邊有未化的積雪。我們在智取華山舊址稍作停留,就直接向西峰進發。

西峰巍峨挺拔,看上去如刀削斧劈,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就發生在西峰,主要景點有翠雲宮、斧劈石、巨靈足、摘星石、捨身崖等。站在壁立千仞的蓮花峰極目遠眺,雲霧四披,周野屏開,黃渭曲流,置身其中若仙鄉神府,萬種俗念一掃而空。離開西峰蓮花峰時距集合時間只剩一刻鐘,雙腿略感乏力,直喘粗氣,但時間不等人,我們又咬牙堅持加速向南峰攀登。與團隊中大多數遊客相比,我有幸登上了華山最高峰,完成了一次對自己體能和毅力的考驗。雖遺憾未能觸摸東峰和中峰,但已是給自己的華山之行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份小小的滿意,與自己努力堅持、勇敢攀登是分不開的。

攀過五嶽,才知雲捲雲舒,人生正道是尋常。我去過東嶽泰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這次來到西嶽華山,領略華山的險峻與爽直,不僅是選擇,更是夙願。五嶽的最後一站,即“天地之中”的中嶽嵩山。中國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已申遺成功,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的五嶽之旅定會畫上圓滿的句號!

《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徵稿啟事

目前,《歲月與旅行》第六輯徵稿火熱進行中,誠邀您書寫精彩旅途故事,瓜分萬元定製禮品~

您的過往和精彩旅遊故事,值得被歲月珍藏。

《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歲月與旅行》丨春到華山美如畫,這才是不虛此行!

我們渴望交流卻總找不到志趣相投的老友

從現在開始,咱也是有組織的人啦

關注今日頭條百旅會

歡迎加入我們的大家庭

和老友們一起度假養生,樂享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