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祖產業振興之路——讓「土資源」變成「金疙瘩」

文祖街道立足山區實際,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都市精緻農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水平。

一是調優區域結構,科學規劃佈局,著力打造“一軸三圈兩片區”農業板塊;以“齊魯古道、詩畫文祖風情線”為軸,打造“富硒紅薯種植圈”、“文祖三寶”種植圈、“三趙線林果種植圈”,發展田園綜合體片區和鄉村旅遊片區。二是調優產業結構,堅持市場導向,強化綠色集成技術推廣,重點建設大寨片區糧貿市場、三元片區有機蔬菜、文祖片區富硒地瓜、東張片區“文祖三寶”、三趙線經濟林果、三德範鄉村旅遊六大產業功能區;三是調優產品結構,把握省城居民品牌化、高端化、個性化消費趨勢,深化實施菜籃子提質增效工程,打造一批三元管理區標準化蔬菜基地、東張管理區鮮果基地、大寨管理區特色產品基地,文祖管理區薯立方富硒地瓜種植基地和三德範管理區的現代農業採摘區。產業振興是基礎,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科技助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01

人才聯合,做活產業

文祖街道以美麗鄉村建設的政策優勢和產業扶貧項目優勢,吸引了一批80後、90後回到農村,其中碩士2名,本科6名,成為鄉村致富帶頭人。先後有濟南薯立方集團公司、濟南樸美鄉居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和濟南中禾恆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文祖。在石子口、郭家莊,鄉村旅遊的美好前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村裡旅遊公司引來了12名大學生返鄉,為旅遊發展帶來了新點子、新力量。

文祖產業振興之路——讓“土資源”變成“金疙瘩”

文祖產業振興之路——讓“土資源”變成“金疙瘩”

文祖產業振興之路——讓“土資源”變成“金疙瘩”

目前,濟南薯立方集團公司發展紅薯種植6947畝,涉及文祖、官莊、垛莊等7個鎮街。公司每年為6個貧困村每年分紅13.6萬元,紅薯種植畝產收益2500元。濟南樸美鄉居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在發展高端民宿的同時,帶領村民發展農家樂,增加農副產品的附加值,積極推進“後備箱工程”和“青年創客中心”建設,搭建好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為農民致富增收。增加村集體收入達到30萬元。濟南中禾恆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郭家莊土地300畝,山林1000畝,發展共享農場、可視農業,實現村集體收入達到15萬元。

02

產業聯手,攻堅脫貧

文祖街道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全力構建產業覆蓋山區計劃。通過村企聯合,產業融合,做到“兩統籌,四保障,三聯三帶促發展”。項目實施街道統籌,從論證到項目運作全過程監管;項目收益統籌,從使用到監管;保障項目收益不能低於投資資金的8%;保障項目“聯村聯建、村企共建、資產不變、股份合作、收益共享”的模式;保障項目90%以上實施資產性租賃收益,確保保值增值。保障項目不僅是收益,還有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和拉動就業。“三聯三帶促發展”,“三聯”即項目聯建,產業聯手,村戶聯動;街道聯動各村項目統籌帶村集體增收項目發展帶就業,收益一定比例安排實施各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參與村級保潔、綠化管理等的公益崗、實施“產品訂單式服務,技術保姆式指導,就業菜單式選擇”,扶貧就業模式,確保項目惠及貧困人口;

實施“強村帶弱村”計劃,以項目經濟發展強的貧困村帶動相對弱的貧困村,結對幫扶村達到全覆蓋。實現整合產業扶貧資金1200萬元,構建成穩固的鄉村產業項目支撐體系,實現強基富民,村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產業扶貧項目年收益達到150萬元以上。

文祖產業振興之路——讓“土資源”變成“金疙瘩”

03

三鏈重構,做強“新六產”

文祖街道緊緊扭住“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這個關鍵,落實到多種產業載體上。依託鄉村旅遊和農村電商,把“土資源”變成了“金疙瘩”。鼓勵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發展分享農場、共享農莊、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走出去”開闊眼界、學習交流;“帶回來”發展理念、先進經驗。立足文祖特色錦屏小鎮,著力打造“環境優美、文旅融合、生態宜居”的大美文祖。

文祖產業振興之路——讓“土資源”變成“金疙瘩”

文祖產業振興之路——讓“土資源”變成“金疙瘩”

投資50萬元,建成了石子口村“創客中心”,通過互聯網銷售農村特色農產品。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投資2000萬元的電商物流產業園正在建設中,項目的完成將增加村集體收入達到16萬元。健全完善章丘e家香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支持各村開展鄉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的建設改造和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創建工作。培育石子口、郭家莊村建設鄉村旅遊淘寶村,培育有實力的本土旅遊電商企業建設鄉村旅遊扶貧電商示範村。完善配套電商物流產業園建設,開展“文祖街道名優農特產品上行”活動,加快打造章丘e家香和薯立方的合作,培育專業性強、安全性高、產需有效銜接的精密電商網絡。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統籌全域資源要素,通過工業、農業、服務業相關產業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創建“旅遊+”及“+旅遊”的有效模式,拓展旅遊發展空間,豐富旅遊產品供給,培育起石子口、青野、郭家莊、東張的美麗休閒鄉村。鼓勵東田廣、鵓鴿崖有旅遊資源的村莊,按照村莊景區化標準,盤活農村閒置資產資源發展民宿、農家樂、度假村、生態觀光農業和旅遊商品開發等旅遊產業,實現旅遊增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旅遊服務品質。加強營銷宣傳,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發佈推介。健全鄉村旅遊人才培養機制,培育形成一支專業化的鄉村旅遊人才隊伍。開展鄉村旅遊示範創建活動,以“齊魯古道、詩畫文祖文化旅遊風情線”為基礎和支撐,進行連片規劃開發,重點打造投資3000萬元的石子口民宿休閒、養生為主的鄉村旅遊集聚片區;投資5000萬元魅力古村三德範的文化遊聚集片區;投資4500萬元的中禾恆糧實施郭家莊、朱公泉、東張田園農家風光綜合體遊聚集片區的打造。實現鄉村旅遊的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