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屬於世界大國還是世界強國?

杜達特洛夫斯基


日本是世界大國沒疑問,但要說強國得加個括弧,經濟,排在第三位,人口不到中國一零頭,領土不及中國一零頭,卻是強得很,自從19世紀就開始工業化的日本,相當之發達,國人鹹對之醫藥、相機、汽車、家電、高鐵等印象深刻,其實多種技術限制,中國從日本引進的技術有限。二戰以後,經過多年發展,它的科技實力舉世都是首屈一指的。人口1.27億GDP卻有4.88萬億,遠遠地把歐洲列強甩在後面,僅以人均壽命而言,愛吃魚的日本人,以83歲的平均年齡超過中國9歲,看到這些數字,可能你真要說此一日本彼一日本,到過日本者鹹說,日本人還是蠻厲害。1912年,當毛澤東在湖南圖書館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驚住了,平生首次知道世界之大,今天發展的中國放眼世界時,知道世界之小,原來法國60萬平方公里,英國只有24萬平方公里,德國不過35萬,日本呢?37萬平方公里,不足中國一個大省,原來人可以這麼活著,國家雖小,但可銳志圖強。

搬不走的鄰居。言及日本,國人便有無數不可言道的心結,其實逝者已矣,不當忘記就可以,該來往還是得來往,這一點歷代國家領導人相當明斷,推開國門以後,小平同志即去了日本,坐上日本新幹線感覺就是一個字快,引進一條鋼鐵生產線,這便是現在的寶鋼廠,有人統計,改革開放這多年,中國從日本引進技術最多,有這樣一級數字,日本專利申請,世界排第二,全球大學排名和大學科技貢獻度,日本也僅次一美英。值得學習的地方一定要承認,日本戰後再次崛起成為亞洲一神話,在日本生活久了不覺得,頭一次踏進日本國土之人,那眼球多不夠使喚的,選來挑去也不知何者為好,不少人拎個馬桶蓋回來,回到家裡一後仔細一瞧才發現,上書漢字一通,“中國製造”。別把自己看得太小,也不要把別人看得太大,畢竟有所瞭解才能實事求是。

島國圖強。日本是否世界強國?問題的答案在於文化、科技、交通、教育等等高指標,均在世界的前列,島國雖小但其表現出的能力每有驚世之舉,造MRJ、P-1弄C-2,可以說造便造,前蘇聯在日本引進五軸聯動機床,實現了潛艇低噪音,這事引起的震動不小,至今猶說其“蒼龍”成為準核潛艇,常規潛艇中成為最大者也是相當先進的,其所打造的us-2兩棲飛機,到現在中國蛟龍-600也難以逾之。日本是有絕活的,工業發展幾十年,表現出的水平與規模早已按照世界標準進入了發達國家之列,給波音飛機配套,電子工業相當之強,我們聽到的MP3,看到的DVD,多半來自日本,這意思,錢都被日本賺了去,日本多種品牌的汽車,至今風靡中國市場,一句就是省油,正是日本專精特高的象徵,對此,我們好說點什麼呢?工業是需要潛心積累的,非三年五載即可得之。

宿命也如此。一詞實事求是何其難,如果只觀察其技術表現,中國要趕上日本的水平,恐怕還是多年努力之後的事,將這一信號無限放大,倒大可不比,日本就是日本,難以擺脫一個島國宿命。櫻花凋零的季節裡,被奉為國花的日本總是難掩一份激動和喜悅,美國女記者在日本生活多年之後有很深的思考,《菊花與刀》,無限美的凋零世界早就成為日本國民內心寫照,曾拍出電影《日本沉沒》,看過的朋友鹹以為科幻,其實不只科幻,那便是一個真實的日本,一朝沉沒之後怎麼辦,宿命躲不開,內心總不安份,與鄰國多有海洋爭端,如今獲得450萬的海洋國土猶未足,海洋經濟早成為日本命脈,真要認真起來,它海洋圈地先聲奪人,恐怕沒有這麼多,只是除了中國,日本週邊還無力發展海洋,所以爭端漸多,但日本示強的另一面,如對美俄,明眸善睞,一定要看到這一點,島國畢竟島國,日本海嘯,舉國驚慌無措,造成的核洩漏揮之不去,國家太小了無法擺脫,如是如是。


魂舞大漠


嚴格說來,日本既非世界大國,也非世界強國。我給日本一個相對比較準確的定義: 日本是一個具有世界強國潛力的地區大國。這話聽上去好像比較複雜,請聽我慢慢說來。



所謂的世界大國或世界強國,其實都是具有三個具體的指標: 一是經濟實力,二是政治話語權,三是軍事實力。如果以這三個指標來衡量,那麼無疑今天的美國和未來的中國,應該都符合這些標準;而日本的情況則與此不同。由於二戰歷史,日本在政治上、軍事上具有足夠的潛力,但這些實力卻一直沒能展現出來;日本能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依然只是其經濟實力。而以上面的三個標準來衡量,即便擁有全球一流的經濟實力和一流的軍事實力,顯然還是不能成為世界大國或世界強國。



人們也許會反駁說,日本的軍事實力其實非常強;如果沒有無核三原則,日本可能在幾個月之內就可以造出核武器。我同意這種說法。當然,即便人們承認日本具有一流的軍力,但是作為政治大國,日本在全球話語體系中的地位又在哪裡?無論是哪個標準來衡量,無論是哪幾個標準此起彼伏,日本在世界強國世界大國的天平上似乎永遠是捉襟見肘,顧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

這當然與日本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有密切的關係。但我想說的是,即便日本沒有在二戰中犯下那些滔天罪行,就其民族性格而言,日本在格局、高度和視野方面也不可能成為世界大國或世界強國。




由於島國的民族性格使然,日本人看問題雖然精細,做事雖然極其認真,但是其格局、視野和高度卻是相當有限的。而恰恰是這種缺乏格局、視野和高度的尷尬,導致日本不可能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和強國,而充其量只能成為一個地區大國和強國。


邱震海


世界強國要具備三個要素:一、超強的科技科研力量,強大的經濟力量,這個要素日本應該具備。二、具有影響世界的軍事、政治力量,這方面日本欠缺,在軍事上同中俄美相比屬於二流強國,在政治方面屬於美國附庸,沒有獨立的政治軍事方面的影響力。三、具有較高的國民素質,影響世界的文化軟實力,有被世界各國認同的普世價值觀,日本的國民素質是國際公認的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而文化認同方面與歐美比較差距較大。綜合上述,我認為日本只能算世界二流強國,如果硬要掛上世界強國的名號,也只能算是瘸腿的世界強國。


好看的艾溢嬌包包


日本經濟自從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之後,一直毫無起色,現在談論日本社會和經濟的學者,往往喜歡用“失去二十年”來佐證日本的衰退與沒落,並把它作為一個典型案例用來描述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後的災難性後果。

“失去的二十年”使日本經濟一頹不振

日本“失去二十年”是指1991年-2010年這個階段。在上世紀80年代後半期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後,日本經濟增長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在前十年期間日本GDP的平均實際年增長率是1.4%,低於所有發達國家;後十年日本GDP平均實際年增長率進一步下滑到1%以下。在此期間,日本出現了長期的通貨緊縮。

日本在1995年,GDP是5萬3千多億美元,人均4萬2千美元,二十年後,2015年,日本GDP是4萬1千億美元,人均3萬2千美元,GDP相對1995年少了1萬億,人均相對1995年少了1萬美元。

失去的二十年對日本影響其實沒那麼大

雖然日本的GDP數字二十年來變化不大,但經濟結構卻更加健康,國民的生活品質有所提高。

日本過去幾十年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勞動人口的大幅減少。1995年-2015年,日本勞動人口減少了1000萬。勞動力是生產活動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勞動人口的大幅下降,自然會抑制GDP的增加。

日本曾經是發達國家中人均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1990年日本人平均每月工作171小時。但隨著法定節日的增加和帶薪假期的普及,日本人均工作時間不斷減少,現在已經逐漸下降到了平均水平。2013年日本人平均每個月的工作時間是149小時,比1990年減少了13%。

工作時間的減少意味著閒暇時間增多,生活品質量提高,以及勞動生產力的提高。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估算,日本勞動力人均GDP在2000年-2015年間累計增長了20%,遠遠超過美國的11%。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還彌補了勞動力下降對經濟的副作用。

日本仍然是世界強國

日本的科技創新能力: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蘋果、高通等等,都需要日本的高精度設備、配件、解決方案。2000年之後一直到2016年,日本每年至少拿一個諾貝爾獎,僅次於美國,位於全球第二。

日本經濟的海外擴張:到目前為止,日本海外的資源面積已經達到本土的10倍——礦山,石油這些基礎原料就是資源面積!當今世界的產業鏈中高端,幾乎由美、日霸佔。日本6大財團,每一個堪比一個小型國家。

從日本家庭的微觀層面來看,日本還是一個富裕和藏富於民的社會。

日本的家庭擁有著非常健康的資產負債表。1990年日本家庭平均金融資產是1350萬日元,2015年是1810萬日元,比1990年增加了34%。

即使從中間值來看,日本家庭2015年金融資產的中值是1050萬日元,這一數據意味著日本一半以上的家庭擁有1050萬日元的金融財產。

日本即使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但從日本現在的種種情況看來,日本仍然是世界強國之一,雖然日本經濟為此停滯了二十年之久。從這點來說,如果我們借鑑日本的經驗,避開日本那樣的經濟泡沫,未來發展的方方面面必定都能超過日本。


金十數據


日本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屬於經濟發達國家,也是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也是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JAC-上海


日本在經濟上面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的製造業,研究力,金融業等等,都是一個強大國家應該擁有的水平。

雖然日本這些年來經濟增長徘徊不前,但是,日本的工業基礎十分強大,研究和生產能力也是十分強勁的。

由此美國的干預,日本經濟才出現了徘徊不前的現象。著名的“廣場協議”,使得日本在3、40年的時間裡,原地踏步。這並不是日本應該有的水平,而是遭受到了美國的嚴重迫害。

日本實際上是一個半殖民地國家,有許多事情都是由美國在監控著,一旦日本要在經濟發展上面超級美國,美國就會想方設法讓日本停止前進的腳步。著名的“廣場協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由於日本特殊的國家情況,日本在工業和經濟上面,確實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日本在其他上面,就不敢恭維了。





幸福地帶2


小日本是經濟強國,中國最大的敵人,小曰本到死也不放棄侵略中國,這是它的民族性格和地理位置決定的,這種民族仇恨不是那個領導人說和就能和,中曰永遠你死我活的矛與盾,


記史897


準確的描述,可以這麼概括:日本是一個經濟強國、軍事大國,政治侏儒。

首先日本是經濟強國,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2010年之前,日本曾經長期保持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位置。在2010年被中國趕下世界第二經濟體座位之後,日本依舊保持世界第三經濟體位置。

2017年,日本GDP是4.34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比排名世界第四大德國的3.59萬億美元,多了7500億美元。這個差距還是蠻大的,相當於一個土耳其GDP的差距,要知道,2017年土耳其GDP761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18位!

所以日本是經濟強國是沒有問題的。這還是日本在過去20年持續低增長、甚至有時候負增長的情況下的結果。而且,日本在海外的資產,超過3萬億美元,這相當於一個英國的GDP總量,英國2017年GDP是3.2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

其次,日本是軍事大國。

不要以為日本軍事實力很弱,誰這樣講就是無知。

表面上看,日本自衛隊只有25萬人左右的總兵力,這樣實力確實不堪入目。但是,這可是高科技武裝起來的隊伍。

日本海上自衛隊為例,艦艇總數不多,但從裝備質量上來說,海上自衛隊的大中型艦艇數量卻位居世界第三。從2005年開始,日本的驅逐艦更以每年一到兩艘的建造速度下水,海上自衛隊的平均建齡不超過15年。

2017年下水道“加賀”號準航母,滿載排水量2.6萬噸,可以說是直升機航母。還有“出雲號”,是二戰之後日本服役的最大軍艦,擁有27000噸的排水量。日本還有三艘滿載排水量為一萬四千噸“大隅級”登陸艦,它的甲板為全通式構型,長約120米,寬約23米,總面積達到3604平方米,最多可並排停放6架直升機,甲板下方還有空間巨大的貨艙,這也可以說是直升機航母。

2018年5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向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售準航母——4萬噸級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的法案。這可是能夠搭載F35戰鬥機的正宗準航母,雖然買不買還不確定,但這種勢頭值得警醒。

有數據顯示,在10年中,川崎重工可生產反坦克導彈上萬枚、三菱重工可生產空空導彈7000枚、反艦導彈上萬枚;東芝公司可生產防空導彈近2000枚。日本還自行研製出了XAAM空空導彈,與美國同一類型產品相比毫不遜色。三菱重工生產的H-2A型火箭反映出其彈道導彈技術是相當先進的。

至於核武方面,目前日本國內擁有55個核反應堆,日本核燃料再處理廠,從2007年8月起,每年出產4噸鈈,這樣累計也至少有40噸鈈。給日本一個月的時間,他完全能搞出核武器來。如果加上日本儲藏的巨量核裂變材料,日本完全有技術能力在短期內製造一定量核導彈。

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等日本名企,都能夠生產飛機。日本具備可以仿製F-15戰鬥機、P-3C型大型反潛巡邏機以及MH-60型大型反潛直升機的能力。日本還具備自行設計和製造高性能戰鬥機F-2的能力。

三菱重工、日本製鋼和小松製作所三家企業生產坦克,僅三菱一家就有3000輛的坦克年生產能力。

日本是軍事強國,也是沒有任何疑問。

但日本是一個政治上的“侏儒”。

因為二戰,日本成為美國的附庸,在國內政治上要聽從美國“建議”,在國際政治上,要聽從美國號令。可以說就是美國的“乾兒子”,不聽話是要挨訓的。所以導致日本經濟20年萎靡不振的“廣場協議”,日本是籤也得籤,不籤也得籤。

這樣就極大的削弱了日本的國際影響力。


波士財經


無美國,日本是強國,有美國曰本是經濟,民主富強之國,軍事發達國家,亞太影響力大的國家,國民素質與文化修養亞州各國無有及之,


竹林聽雨161228549


面子很重要,名聲更需要。實際日本就是世界強國之一。從面積到人口算,它的經濟勢力幾國可比?因為是戰敗國不準養兵,否則它的軍事勢力誰敢無視?阿Q精神,要不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