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處機不畏大金,不懼大宋,爲何要驅35000裡面見成吉思汗

對於該問題,有人這麼認為。

成吉思汗先後兩次派遣使者傳召丘處機,哪知丘處機隱居山林,深居簡出,對他的使者根本是避而不見。但成吉思汗沒有放棄,又於1219年第三次請丘處機出山。而丘處機也被成吉思汗的誠意所打動,於1220年,西行拜見成吉思汗。

丘處機不畏大金,不懼大宋,為何要驅35000裡面見成吉思汗

因為需要站隊時全真教就沒站錯過隊,你信不信那次傳說中的會面後,蒙古人如果還沒入主中原就突然崩潰衰落了,全真教打死也不會承認那次會面:哎?鐵木真是誰?忽必烈是誰?我們和他不熟啊?神馬?你說那次會面有很多證人證據?那是假的!謠言!居心叵測!

丘處機不畏大金,不懼大宋,為何要驅35000裡面見成吉思汗

歷史的評價如下。

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行程35000裡)。

丘處機不畏大金,不懼大宋,為何要驅35000裡面見成吉思汗

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被描述為一位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以及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人物,這也使他更為大眾所知。

丘處機不畏大金,不懼大宋,為何要驅35000裡面見成吉思汗

1227年(正大四年),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世人稱奇。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邱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是京津地區的著名風俗之一。

對於丘處機,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