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爲何諸葛亮再也未能拓展寸土?宿敵司馬懿道出玄機!

諸葛亮在軍事上實力怎樣,他的對手最清楚。司馬懿曾經說過: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諸葛亮之所以於劉備死後在軍事上屢屢受挫,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司馬懿明顯做到了。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再也未能拓展寸土?宿敵司馬懿道出玄機!

首先劉備夷陵之戰慘敗,動搖了蜀漢的根基。劉備攻佔益州不久,關羽因大義失荊州,被東吳呂蒙斬殺。劉備不顧一切勸說,舉兵伐吳,不僅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策略,劉備也遭遇了夷陵之敗。夷陵之戰,蜀國損耗巨大,軍隊死傷十之八九,大量人才就此殞沒,幾十萬軍隊付諸一炬,劉備犯下的錯誤是不可饒恕的,教訓也是慘痛的。經此一戰,劉備徹底喪失了鬥志,加上惱羞成怒,一病不起,死在白帝城。蜀國從此開始走下坡路,諸葛亮雖然有曠世奇才,也只能窮兵黷武,孤掌難鳴,最終失敗。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再也未能拓展寸土?宿敵司馬懿道出玄機!

其次,諸葛亮隆中對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待中原有變”,可見當時曹操實力確實雄厚,如果魏國沒有鉅變吳蜀兩國是沒有能力擊敗魏國的!但是魏國沒有鉅變蜀國卻發生鉅變。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法正孝直若亡一人漢室難興!劉備的死就是蜀國人心鉅變的時候,內部出現叛亂,所以諸葛亮平定內亂之後先南征才北伐!而且曹丕稱帝之後蜀漢江山的正統性遭到更大的質疑!所以失去了人和!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再也未能拓展寸土?宿敵司馬懿道出玄機!

最好,諸葛亮其實是好兵而無權的,意思是諸葛亮喜歡領兵北伐,但是其實無權做最終的決定,需要劉禪同意和大臣討論。因此,諸葛亮用兵才如此謹慎,生怕兵敗落人口實,受人指責!

諸葛亮的多謀而少決也很致命,出漢中入關中,最有效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效仿當年的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再不濟執行魏延的山寨版暗度陳倉之策,即率領一萬精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這樣的話,一旦得手,則關中鎮響,也許歷史就會改變。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再也未能拓展寸土?宿敵司馬懿道出玄機!

但是諸葛亮考慮了多種方法後,最後決定一個一個的試。第一次北伐,出祁山,失敗。第二次出陳倉,攻擊大散關,失敗。第三次又出祁山,寇天水,失敗等等。試了多次,最後也沒有采取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計策。這說明,諸葛亮雖然多謀,但是很少能夠決定正確。這樣的話就很致命,結果只能是連年征伐,空耗國庫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