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稿,正在殺死3000萬自媒體人

洗稿,換個委婉說法,就是偽原創。通過更換語序、更改同義詞等手法修改原創文章,從而逃過微信原創的保護機制識別,生成一篇新的“原創”。這樣的文章,哪怕原作者直接向微信舉報,收到的也只能是“您所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其構成抄襲”的回覆。

通過洗稿,很多自媒體人可以短時間炮製出“爆文”,並從中獲利。

1月份,自媒體大V六神磊磊發文指責周衝“洗稿”,隨後你來我往的“互懟”讓事件熱度持續走高,“洗稿”也成為了行業輿論關注的焦點。

六神磊磊發文指責周衝“洗稿”

上週,「刺蝟公社」發佈實地探訪山東新媒體村,農婦做自媒體收入破萬,文中表示:

“自媒體工人張紅很在意爆款,看著文章閱讀數字蹭蹭蹭往上漲時,她會變得興奮起來,“很有成就感,很多大城市的人都會看我們的文章和視頻”。

她是這樣製造一個爆款的。刷最新的劇,撰寫一些比較簡單的娛樂內容,然後將文章放到一個李傳帥自己研發的原創文章檢測系統裡,如果在系統裡沒發現內容重複,沒有違反平臺和政府的規定,那篇文章就可以進入自媒體賬號後臺,通過400塊錢一年的網絡通道,傳送到更為廣大的網絡世界了。”

通過這樣爆文的流水線工作,她們月入少則幾千,多則過萬。

這篇稿子在自媒體中引發軒然大波。很多新媒體人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是在洗稿。於是,關於內容與流量的論戰就此產生。

為什麼要洗稿?

從某種程度來說,洗稿最大的驅動力是有利可圖。2016年始,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自媒體、阿里大魚號爭相進入內容創業領域,一時間“洗搞號”愈演愈烈。

“以前我們是原封不動地複製,後來原創功能出來了,我們只能修修改改,做偽原創,接著維權騎士也來了,我們老挨投訴刪文。”

張天是一個微信公眾號編輯,手上負責3個公眾號以及2個大魚號,他說,2016年-2017年的之間,各內容平臺都在砸補貼,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一些爆文改頭換面,修修整整,發到分發平臺去。

“沒什麼技巧可言,就是動作快。”喬任梁自殺剛爆出來的時候,他從幾個平臺把主要信息下載下來,東拼西湊,立馬發到了頭條號。

“大概有幾百萬閱讀量吧”他說,這個信息剛出來的時候,網上有很多言論,有說自殺,也有說是QJ,“沒時間核實,一股腦推上去再說”。

雖然知道自己有涉嫌散播謠言、譁眾取寵之嫌,也知道“洗稿”不是長久之計。

“沒辦法,行業風氣就這樣。”他說,行業洗稿抄襲成風,一天發那麼多個號,再加上KPI的壓制。

“實在沒辦法”。

行業風氣,再加上投訴無門,洗稿行業變得更肆無忌憚,甚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體系。在百度上以“偽原創”、“洗稿”等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出來的內容大相徑庭,無外乎是採集資料,一鍵生成原創文章。

“這不是玩笑,幾乎每個“村民”在上班途中,都要經過這條“死亡公路”的洗禮。後廠村路長度僅為4公里,一端連著西二旗,一端連著百度、網易、聯想、新浪、滴滴等大型公司。保守估計,每日通行的人流在10萬以上。”

“這不是玩笑,簡直每個“村民”在下班途中,都要經過這條“死亡公路”的洗禮。後廠村路長度僅為4公里,一端連著西二旗,一端連著百度、網易、聯想、新浪、滴滴等大型公司。激進估量,每日通行的人流在10萬以上。”

這個軟件的偽原創並不高明,他保留了主幹內容,替換掉了無關緊要的詞語。這樣粗鄙的修改,像極了畢業論文查重後學生對詞語的修正。這種簡單的流水線,讓原本需要一天才能出街的原創文章,不到半個小時就成了。

但是,這樣粗淺的修改,尚不能避開微信原創系統的監測。這些偽原創軟件,從免費到幾十、上百元不等,如果想要更精確的修改,還需要繼續升級付費。

除了偽原創軟件,還有偽原創中介。這些機構長期活躍在豆瓣兼職小組、貼吧和以大學生為中心的QQ群中,以大學生兼職為目的大肆招募寫手,一般10~20元/篇不等。

豆瓣兼職小組的洗稿招聘

隨機加入了一個洗稿群,群內洗稿稿件需求以科技、遊戲、娛樂類型為主,每篇稿件5、6元,並需要經過麒麟洗稿軟件檢測。一般麒麟洗稿軟件檢測70以上抄襲率就算達標。

某洗稿QQ群收洗稿稿件

某寫手透露:現在寫手多了,價格普遍被壓低。之前12~15元/篇不等,每篇800~1000字,現在5、6元/篇,每篇500字左右,長期合作價格可以到10元/篇左右,但需要至少每天供2~3篇稿件,最低不少於1篇。

除了偽原創稿件,原創稿件價格在群內也被壓低,12元/千字。“文字是低廉的,在這裡你只是一個寫手,你要做的就是不斷把抄襲率降下來。”據一名有2年經驗的寫手介紹,自媒體洗稿稿件跟畢業論文寫手價格差不多,幾乎都是10~15塊/千字,只是畢業論文經過層層加價,到畢業生手裡就成了50~80元/千字。

從難易度來說,畢業論文的難度遠高於自媒體洗稿難度。“畢業論文還要經過導師修改、查重等,自媒體稿件直接就可以用了。”

一個長期混跡各類洗稿群的寫手錶示,洗稿的稿件多數用於頭條號、大魚號、搜狐號、百家號等平臺,“現在洗稿風險很大。”他們表示,隨著平臺對文章的原創度越來越高,稿件的價格持續走低。

每個洗稿QQ群也有自己的培訓機制,群內會有完整的洗稿流程教程,寫手經過學習,可以迅速上崗,一般培訓只需要1-2天。

洗稿群裡檢測、排版工具以及教學視頻

多數情況下,中介會將寫稿的素材發給寫手,要求寫手複製粘貼,並將語句進行變更、修正,最後搭配2~3個圖片即可。有經驗的寫手一天能製作3~5篇這樣的稿件,以每篇10元計算,一個月大概會有1000~1500的收入。

洗稿要求檢測75以上

從洗稿群人數比例來看,2000人的群,裡面90%寫手以女性為主,多數是大學生以及畢業1~2年畢業生,他們閒暇時間多,對他們而言,偶爾做做寫手,不僅能填補空閒的校園生活,還能增加額外收入。

寫稿群裡收稿件的買家多是中介,很少有自媒體親自下場收稿,中介一般支付寫手低廉的稿件費用後,再轉手將稿件輸送到各個自媒體賬號。

這其中的利潤,養活了一大批中介工作室。

培訓洗稿寫手的QQ群

除此以外,還有洗稿流水線。這種方式主要存在於一些大公司,他們手上掌握著大量的號,幾十甚至過百,每個垂直領域、每個城市都有涉獵。為了養號,他們需要大量的文章,但由於長期購買稿件性價比並不高,所以這些做號公司往往養著一群編輯,每個編輯手上會拿著數十個號,例如前幾個月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量子云。

《新京報》對量子云批量做號進行報道

據《新京報》報道,量子云公司運營著「卡娃微卡」、「有品生活」、「圍爐夜讀」等981個微信公眾號,公司卻只有50個編輯,每個編輯需要負責20個微信公眾號,每個編輯全負荷工作8小時,用在每個公眾號的時間也僅有24分鐘,如果以每天更新8篇文章計算的話,3分鐘一篇。

《新京報》報道後有讀者留言稱曾去類似量子云這類集團公司就職

月入過萬的農婦、自媒體編輯張天也是這樣職業流水線洗稿人,他們以螻蟻的姿態匍匐在行業中,存活、滋長、繁衍。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在新媒體領域,以公司化、集團化“做號”的公司還有很多,即便微信公眾號有防止抄襲的機制,但目前還是以機器比對的辦法,只有達到50%以上的重合,機器才能認定為抄襲,原作者投訴後微信官方對其刪文。除此以外,有些原創作者會委託維權騎士進行維權,一般維權騎士會經過技術手段分析是否存在侵權,如若存在侵權,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後臺等渠道警告侵權者,並要求侵權者刪帖、道歉、賠錢。

自媒體領域,洗稿逐步規範、規模化,他們猶如藤蔓般生長、蔓延,利益驅使著這些做號中介、做號公司極速擴張,螻蟻般匍匐的洗稿人被日復一日的複製、粘貼麻痺著,這樣按部就班的生活如甲醛般吞噬著他們,無形無味。

就像央視採訪“洗稿產業鏈”中自媒體從業者毛皓所說的那樣:

“之前我花了三到四天的時間,寫出了一篇深度稿件,很快就在朋友圈,得到了大量轉發,但是還沒有等到我開心多久,我突然發現冒出了二三十個帳號,把我的文章寫成了他們的文章,甚至還有一些人申請了原創標誌,而且他們的賬號非常快,(閱讀量)也達到了十萬以上。最終我的這篇文章,微信端獲得了120萬的閱讀。

但是後續的行業數據盤點告訴我們說,這篇文章一共得到了500萬的流量閱讀,那就意味著80%的流量和收益,都被這些洗稿的拿走了。而且這還僅僅是在微信端一個平臺上的效果。我要寫出一個刷屏級的文章,可能需要我有七八年的積累,可能一年就只有這樣一次的機會。但是這些洗稿的人,花了10分鐘就把我的工作成果拿走了,而且洗掉了我80%的流量和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