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不是一边自称佛系一边又拼尽全力!2018你确定还要丧下去吗?

就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丧文化走红;


但这本不是90后年轻人们该有的姿态。

这个月,一篇名为《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推文刷爆朋友圈,文章开头写道:

手里的保温杯水温未凉,办公室的90后已经找到人生新方向:他们宣布成佛了。(来自新世相)

“佛系”这个词瞬间成为网络段子手的新宠;一夜之间,各种“佛系少女”、“佛系少年”顺势而出。

佛系少女

不抱怨,不悲观;

不亏待自己,不依赖他人;

六根清净,心无杂念;

无欲无求,只求自渡。

谁还不是一边自称佛系一边又拼尽全力!2018你确定还要丧下去吗?

佛系少年

一切随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笑看风起云涌,追求爱与和谐;

有也行,没有也行;

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保持微笑的少年。

谁还不是一边自称佛系一边又拼尽全力!2018你确定还要丧下去吗?

这。。。这完全就是看破一切、四大皆空的佛祖吧。

“佛系”的中心思想大致是不争不抢、有无皆可、不强求、一切随缘。

为什么这一词会火爆到如此程度、尤其是在描述年轻人状态的情况下?

这是因为它切中了当前年轻人生活的痛点,它所传达出的内容是年轻人渴望却又得不到的生活状态。在这种两相矛盾的碰撞中,以“佛系”为代表的丧文化走红了

如日常票圈所见:

吵架、生病、失眠,这个月哪哪都不顺,丧死了;

水逆重灾区是我没错了,不是老加班就是身体出状况;

最近成为水逆重灾区,干啥啥不成,衰到极点;

刚打开书就停电,丧到家。

(欢迎补充)

Emmmmm,感觉这个世界还真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呢。

谁还不是一边自称佛系一边又拼尽全力!2018你确定还要丧下去吗?

丧文化既包括不争不抢、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也包括自卑自叹、杞人忧天的自我定位。

从去年的葛优瘫红遍网络后,长久出于压力中的年轻人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大部队,纷纷为“丧”代言。“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就这样躺着,反正又没什么事找我”等等网络流行语随衍生出来,不断壮大“丧文化”的阵营。

今年的丧文化中,代表性作品除了“佛系”还诞生了新的社会群体:中年少女

所谓中年少女,是指虽然是少女的年龄,但是心态和某些生活习惯已经出现“初老症状”。

这一群体的特征是:脱发严重、不再年轻、注重养生、喜欢少女粉、以前喜欢大叔,现在想和小鲜肉谈恋爱、记忆力下降、喜欢看甜到齁的脑残剧等等。

成批少女们没有道理地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她们纷纷将自己归类打包,贴上标签、满心欢喜地加入中年少女的队伍中,积极地开始了中年人的生活。

谁还不是一边自称佛系一边又拼尽全力!2018你确定还要丧下去吗?

为何年轻人都开始出现不符合这个年纪的“丧”思想呢?

90后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拼事业拼不过80后,谈理想谈不过00后。他们有了一点现实残酷的经验教训,对现实认识清楚却又不想因此轻谈放弃。

在家庭、事业、理想均无着落的压力下和迷茫中,用类似“我能看开”、“我有没有都可以”、“我年纪大了,开始不中用了”这样自我嘲讽式的丧借口来宽慰自己。也因此丧文化会得到大多数人的心里认同和附议。

除了对人生的自嘲和宽慰外,丧文化的崛起还因为它折射出了这个时代中大多数的感受。

就像《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事事随大流只能迷失自我》中说的一样“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生存压力剧增的生存状态下,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苦苦挣扎打拼。谁人不想体验一把无欲无求的佛系生活?哪怕只能片刻放松自己。

眼看着时间浩浩荡荡地流逝、青春难以继续,他们对现状和现在的自己不甚满意,但又无力改变。只能是忙里偷闲、在网络上借此机会肆意地虚假狂欢一番。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佛系少年,中年少女的样子,进行象征性地逃避与释怀。

生活中偶尔需要这样的丧来放松一下自己,

but,

正当花季的我们却万万不能长久有这样的鸵鸟心态。

不争不抢、一切随缘的心态固然是好,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宠辱不惊、顺其自然,那样一潭死水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这年头,谁还不是一边自称佛系,一边拼尽全力!

谁还不是一边自称佛系一边又拼尽全力!2018你确定还要丧下去吗?

对生活既然做不到淡然处之,也不妨迎难而上。毕竟,还未成佛,也还未到中年,我们都还是心怀梦想、充满劲头的小仙女和小鲜肉呢。

反正2017再丧,再有四天就过去了。等待你的2018,一定是最美好的!

边佛系边努力,

毕竟,生活不易,且走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