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總裁附體,業委會主任的另一種姿勢|業委會主任系列訪談③

即便知道他的真名叫黃月明,大家還是習慣叫他老牛。

老牛很牛,他天生愛組織活動,各種聚會,只要他組織都能齊刷刷到場。在參加小區業委會之前,他就和小區四五十位鄰居都熟悉,在一個由858戶業主組成的小區裡,老牛可以說是一個自帶流量的人。

參選業委會之前,他對業委會也沒概念,“百度”後建立的直觀印象也只是“業委會是維護業主利益的組織”。這樣也好,目標明確,他當上同濟雅筑的業委會主任後就只有一個標準,凡是對小區好的就要整改。上任近一年,幾乎所有的進程都按照他預先所設想的一一實現了,在這個過程中,他看了很多法規條款,也旗幟鮮明地得罪了很多人。但和大多數業委會主任不一樣的是,他不怕得罪人,對於那些站在個人利益角度說話的業主,他也從不放棄任何一個表達自己態度的機會。

霸道總裁附體,業委會主任的另一種姿勢|業委會主任系列訪談③

是的,他是業委會主任中少見的“霸道總裁”,而霸道背後,是充分的業主調研和足夠的備選方案在做支撐。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從一個“會陪家人一年外出旅行四次”的老牛,變成了“整天抱著手機在聊天,小區一有事情就往外跑,別人的事情比家裡的事還積極”的老牛。這一度讓他的家人無法接受——把這些時間花在自己的公司,或者花在孩子身上,不都比花在業委會強?但老牛毫不在意,把家屬當作是第一個要說服的業主。

問老牛為什麼願意把這麼大把的時間花在業委會,他覺得這其中有很不一樣的成就感。“在公司的時候,你是老總,人家只能去執行你的想法,不會質疑;但在小區,人人都能有不同的質疑,你需要憑藉你的能力去把質疑轉變成信任。”

強勢的老牛自然少不了人反對,他不僅知道反對者是誰,還鼓勵他們通過合法合規的程序去罷免他,並且願意為想推翻他的業主們提供流程顧問支持。作為一個自稱非常在意別人評價的人,他近乎偏執地在等待那些反對他的人成為認同他的人。

在我看來,樂觀的老牛,值得被業主已傷到和正傷著的業委會參與者們看見。

霸道總裁附體,業委會主任的另一種姿勢|業委會主任系列訪談③

眾蟻社區:你是業委會交流群裡個性特別鮮明的業委會主任。

老牛: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從小就是這種個性。最初小區有人在推進業委會選舉,就覺得應該去助一臂之力,後來發現事情的進展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就更加深度地參與其中了。

我們小區2012年交房,到2017年一直沒有業委會。很多業主去居委會表達成立業委會的訴求,由於居委會拆分,成立業委會的事情被擱置。還清晰記得那是2016年9月26日,幾位業主又去表達了相同的訴求,繼續無果,聽著微信群裡是語音直播,我就忍不住自己去了。居委會說忙暫時無法顧及到,我就問忙到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啟動業委會選舉,我沒有別的訴求,就是讓他們給個時間、給個計劃,也可以向上級部門反映。在第一次的堅持下,最後居委會表示10月份立即啟動。的確,到了10月15日,小區出公告了。

眾蟻社區:你幹什麼都是勢在必行。印象很深刻的是你們小區有一個紀律森嚴的業主群。

老牛:我一直強調小區業主實名入群的重要性,任由不明不白的人混在業主群裡,一方面會讓率先實名的業主的隱私得不到保證,讓真業主不敢如實曝光一些問題,另一方面又會助長不實名者任意發表言論的風氣。甚至,如果是為業委會選舉而建的業主群,最好落實一戶一位的制度,這樣便於彙總業主意見,多位家屬可以移入其他群討論小區其它事宜。很多人怕嚴格的規定會產生人員流失,但無規矩的業主群就是一鍋粥,永遠不可能探討問題,也談不上達成共識。實名業主群,會讓小區的事務推進得更高效。

眾蟻社區:你們業委會上任後做了哪些事?

老牛:我們是在2017年7月底拿到備案證的,立即先給物業下了書面函,要求物業公司到小區來開研討會,討論哪些事情能幹,哪些幹不了。當時討論會開了,但反映的問題沒有任何後續進展。到了8月20日,業委會決定要召開業主大會,留足了所有法定流程時間,到9月24日如期召開了第一次業主大會,討論的議題就是物業續聘還是公開招標。

這期間我的意思是隻要物業願意改就儘量不要動,因為換物業涉及到工程維修很多方面的交接,不是簡單的事,但原物業沒任何動靜,那就完全沒法容忍。開第一次業主大會,當時很多熱心業主幫我們去跑樓,除了業委會人員,其它還有36名熱心業主幫忙發選票。

眾蟻社區:群眾基礎相當紮實。

老牛:我在參與業委會之前,就認識了小區四五十名業主,後來參與業委會,7位業委會委員中,有多位是之前就溝通非常多的的鄰居,這確實也很重要。

眾蟻社區:你對業委會的理解是維護業主利益,怎麼維護有經驗分享嗎?

老牛:小區業主的利益有很多種,從金錢角度來講,業委會把公共收益管控好。過去5年我們小區的公共收益沒一分錢到賬,針對這個問題,我一上任就要求新的物業公司盤查資產,把隱性的場地租用全部翻出來了,發現這方面一年有近十萬元的漏洞。

關於小區停車,之前也有漏洞,保安人員私自辦卡,停車費完全流失掉了,我通過技術手段把漏洞堵住,小區完成了道閘的改造,從今年1月份開始到3月底,有近30萬元的停車費。如今,這些收益都可以全程公開透明地公佈,業委會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讓這類的收益流失,或者說流失得越來越少。

另外是小區的資產保護。大家習慣了關起門來就是自己的家,但小區的一草一木業都是業主的,做好了,是環境舒適度,也是資產保值。又比如車輛管理的規範。小區停車難是全社會的問題,我們小區停車這麼多年都沒有制定規則,所以管理新規必須“簡單粗暴”——規定停在地下車庫的車就不能停在地面,若停到地面就要收臨停費用。開始大家反映這個做法太嚴格,但我的主張是可以先做起來,有問題再調整。操作下來,以前的違章停車一晚上至少幾十輛,綠化帶、車庫門口都有,如今停綠化帶的一輛也沒有了,最多有幾輛違停在車庫門口,改變很大。

眾蟻社區:很多小區的停車問題整改會選擇小區穩定之後用比較緩和的方式推進。

老牛:任何事情要落實,自己都要扛得住壓力。大家只看到我制定規則,但其實制定的時候我也在預判後面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做了各種應對備案。在推出任何方案前,前期的調查非常重要。那段時間我每天晚上都去小區裡面數車,各個時間段去做數據統計,有了數據才有方案。停車限額不能隨便限,為了這個限額,有時候一個晚上出去數一兩個小時。

一個方案的背後,有太多細緻的內容了。也需要去找其它小區的失敗案例。比如有個小區在車輛管理問題上失敗了兩次。為什麼?缺少堅持。這種整改必然會影響到個別既得利益者,但只要是對小區有利的,就該去堅持。只要堅持到最後,罵你的人也會來感謝你。

眾蟻社區:現在有原先罵你的人來感謝你了嗎?

老牛:我積極投入業委會事務的時候,有業主說我有目的性,然後協同了幾個關係比較好的鄰居來接觸打探,這些派來的人最終成了我的忠粉。現在只要有人對業委會有意見,這一部分人是站出來幫忙說話最積極的人。具體怎麼讓反對派成為支持派呢?就是溝通。把遇到的實際問題如實讓他們瞭解,我遇到專業上的問題也會去請教他們這些人,並且把我實際的想法告訴他們。哪怕這一個人是懷疑你的,你不要去排斥他,還是要進一步去溝通,進一步取得他們的支持。

眾蟻社區:但是做這些事都很費精力。

老牛:自從關注了業委會,我微信群聊天花費的時間就太多了,只要有空閒的時間,都是在和小區裡的業主聊。還有大量學習和文字工作要做,換物業的時候,平均每個月有兩週的工作時間都花在了小區上,甚至超過。因為公司的事上正軌了,都是到點下班,但業委會的事情往往要做到凌晨一兩點。比如所有的流程和文書要做出來,這個過程非常痛苦,自己難免也會有抱怨:業委會也不僅只有我一個人,怎麼就沒人能幫幫我?這個時候心裡也會失衡。

眾蟻社區:最後怎麼解決呢?

老牛:最後釋然了。我自己反思,這一切也是因為自己太強勢造成的,別人就只願意等你做好後同意一下了。自我反省最厲害的時刻,是在物業交接的那天,當時整個業委會到了最低谷。為了換這個物業,我自認為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也覺得自己非常累,就忍不住在業委會的工作群裡問:為什麼你們都不參與,你們做了哪些事情?他們說他們沒時間。我就問他們進業委會是幹什麼的?要麼就都不要做業委會了。其實這些也都是氣話,各位業委會成員都付出了很多。

任何一個人都知道我非常強勢,但也認為我這樣的個性能把這個事情做好。而在這樣的低谷,我也不斷自我反思,自我學習,自我改進。比如最早的時候,對業委會在法規上的認知是空白的,老想著要去示威,後來會發現不能去做這樣的事,要做建設性的事,那樣才能讓小區往一個正能量方向去帶。

眾蟻社區:別人幫不上忙的時候,會對業委會參與者的標準有重新的思考嗎?

老牛:沒進業委會之前,覺得業委會班子需要足夠熱情,需要有實際的技術能力,比如有律師或者懂工程的人來參與,現在實際看下來,有專業能力當然最好,但也只是錦上添花,最重要的還是工作的主動性。

眾蟻社區:但主動性是無法量化的標準。

老牛:還是要看參與者是不是願意主動付出時間,當然真正篩選到什麼人,也是碰運氣的。我從自身反思,是領頭的人過於強勢,別人也會躲起來,不願意主動擔事情。比較好的業委會,應該是參與者各自分工後去全盤擔當自己負責的那塊領域。

眾蟻社區:內外交困的時候有想過放棄嗎?

老牛:說實話,內心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我沒做好之前不會想放棄。我是那種在乎人家給我評價的人,從小就是這個個性,我不能半途而廢的,否則對不起支持我信任我的那部分業主。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很多事情累也累在這個方面,我想要的小區是什麼樣的,我的想法是不是滿足很多人的需求?我還要去分析,這些需求到底是我自己的想象,還是業主的實際需求。比如小區路不平,要不要去修,或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是不是照明不夠?又比如業主一直抱怨樓道停車太多,但需要自己去考慮的問題是提供業主停車的地方是不是合適,是不是滿足停放需求。你要去延伸業主的想法和需求,當然最關鍵還是去做調查分析。

不同的業主有不同的需求,對一件事重要、緊急程度的判斷也不一樣,我會做一些基礎的民意調查。可能是自己做企業的緣故,我也會用企業管理的方式管理小區,至少是把大家引導到這個方向來。為了達到這個效果,我自己做小區公眾號,也去找志同道合的人去宣傳一些理念,這不是操縱人,而是爭取人。作為一個領頭人,你自己的方向不明確的話,你很難把大家帶領去到一個方向。有人也會開玩笑說你就是小區一霸,但我想只要站在集體利益的角度,我願意去解釋我的霸道。

我推崇在發展中去完善問題。不要以為有問題產生了就是一個不好的事情,我覺得只要程序合法,只要大家心往一個方向使,碰到問題也無妨。

眾蟻社區:感覺你的內心特別強大,認定的事情也沒人可以改變。

老牛:其實參與業委會的過程中我也有很多改變,最大的改變,是原先覺得維權是重心,後來明白建設才是正事。而在具體的小區事務的溝通上,我相信只有能夠敢於表達才能夠成功。我們核心團隊的人也勸我,不要去和不講理的人多說什麼,但是我就是需要不停地去說,我不是告訴那一個人,而是告訴所有持有相同想法的業主。我不去主動表達,他們更沒有改變的可能。

眾蟻社區:你自評的話,你參與業委會這一路走來算成功嗎?

老牛:我參選業委會的時候說過,我的目標是在鳥語花香的小區裡散步,讓小區到達美而祥和的狀態。所以,我要把負面評價轉化掉之後才算真正成功。

眾蟻社區:理想和現實之間差了負面評論,但一個人怎麼可能滿足所有人?

老牛:我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只差時間。業主的利益是首位的,這個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也做成了不少事,目前改變的事情都在我的計劃之內,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我相信一切都可以變得更好。

編者語:因為曾經和老牛小區的一位業主聊過,我更知道老牛信心的來源,也更體會到一個理想化的業委會主任所付出的努力。這個業主曾經因為不願意實名被老牛從業主群踢出去,但踢完之後還是會討論,等說明白道理,等業主接受了規則,又繼續拉入群內。繞了一圈之後,看似什麼都沒有改變,但老牛建立了規則,也獲得了多一個業主的理解。而這僅是一個業主。在老牛的字典裡,只要是理性的人,都能看得明白他做的事。而他就想在時間裡,看著這樣的明白人越變越多。


以下是同濟雅筑一位熱心業主lily得知眾蟻要寫老牛之後,發給我的感受,看來老牛鮮明的個性,頗有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的意味——

很多人都說老牛霸道,有的人很欣賞他這種雷厲風行的做派,有的人表示懷疑,甚至有不少業主覺得他在微信群裡“專制”。但我一直在想,靠“霸道”能成事嗎?能走這麼遠嗎?

從17年正式成立業委會至今,完成了物業更換、道閘改造、停車管理等等別的小區花好幾年才能完成的事。業主大會召開了三次,每次的投票戶數和通過率都很高。在這個講究法制和民主的社會里,人人都有主見,靠霸道、忽悠和私利是走不到這麼遠的。為什麼同濟雅筑階段性地獲得了那麼多成果,為什麼那麼多業主願意追隨這屆業委會和老牛?

我認為,是因為他一直在帶領大家做正確的事,走在正確的路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實名微信群裡,自選舉那時候開始,就常常有業主自發的刷屏點贊,+1,+10,+10086,有很多反對的人覺得好肉麻,但是這就是核心志願者們和熱心業主們的熱情。

反過來觀之,也有不少業主攻擊老牛,或者抨擊某項政策就有很多人出來附和,但是,只艾特老牛,甚至很有趣的是,如果老牛不出來說話,就不了了之沒有聲音了,隔一段時間又出來艾特,就是抓著他說。當時,大家會覺得這些業主太不講道理,太無理取鬧,理他們幹嘛。但是,老牛卻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解釋,甚至不厭其煩地駁斥和發脾氣,熱心業主和這些反對的業主之間的矛盾有時候也會升級到互相開罵。

然而,反過來想一想,這些業主為什麼不退群呢,為什麼隔三差五要出來鬧騰呢?我覺得就像小孩子要糖吃,要不到就鬧是一個心態。這也說明了,這些業主其實也是在關心小區的,即使是從關心自己利益的角度出發。所以,老牛和核心志願者們對小區最大的貢獻是不管業主怎麼胡鬧,還是不厭其煩地跑樓,不厭其煩地做各種解釋,哪怕駁斥。

我願意給你回應,這就是最大的善意。

所以,同濟的業主,大多數,愛也罷,恨也罷,鬧也好,吵也好,心還都在小區,那小區就有未來就有希望。

感謝老牛,付出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讓大家“在一起”,未來,希望大家能更愉悅地“在一起”!

信息蒐集:同濟城市雅筑首屆業委會委員共7人,5男2女,其中3名上海人,4名新上海人,年齡層分佈:80後2人,70後4人,50後1人,7人中1人退休,其餘在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