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梅西带不动阿根廷,一个业委会也撑不起整个社区

“2018年7月的第一天,多少球迷大呼“天台见”,万众瞩目的阿根廷队最终遗憾止步世界杯十六强。除了准球王梅西,这支球队拥有不少卓越的球员,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在比赛中的表现总是不尽人意。对于任何一个队伍来说,单靠某张王牌是没法打好整场比赛的,全员的配合至关重要。业委会工作也是一样,社区就是一个整体,再出色的业委会,若没有业主、物业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也很难协调好整个小区的工作。多少业委会成员,因为不堪忍受无端的猜疑、谩骂甚至是暴力威胁,离开了其倾注心血的业委会,那一封封辞职信成为了这些无名英雄最悲哀的谢幕。

一个梅西带不动阿根廷,一个业委会也撑不起整个社区

孤独的梅西

浦东联洋社区高管业委会主任在其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公开信中提到:作为一座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与国际接轨,推进创新社会治理,抓好基层共治自治,在城市硬件设施好、国际化程度高的浦东新区联洋社区,更理应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做出表率。回望初心,我们怀抱一腔热情参与社区治理,理想的模式是“上有法规政策和街道社区支持、中有物业公司的良性互动,下有社区居民协商支持”,我们愿意在社会共治自治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工作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业委会名义上是在相关职能部门监督指导下工作,实际上完全是自己摸索着工作,还得时时担心被找茬挑错;各种利益相关方出于自身目的,遇到问题就转嫁责任、回避解决,甚至采取不法手段;少数业主只关心自己私利而不顾大局,认为民主就是顺从己意,业委会的集中就被污蔑成谋取私利,甚至毫无顾忌地造谣诽谤——业委会成员不仅要做事还要疲于奔命地向各种人解释、说明,时间、精力常常被耗尽。

在联洋社区,物业被罢免的事件层出不穷。这是因为业主太“作”、业委会太“烦”吗?“我们不是不允许企业有正常的利润空间,但总不能与正常的市场价之间存在过大的差距。”今年 59 岁的联洋花园前业委会唐主任 作为筹备组副组长参与了首届业委会组建,并在任职期间罢免了联洋物业。联洋花园由三个房产商分三期开发,矛盾十分突出故而 10多年成立不了业委会,由于长期没有业委会的监管,居委会只管盖章,以致前物业公司长期虚报工程价格,肆无忌惮挥霍本该属于全体业主的公益性收入。业委会成立后发现物业维修项目报价竟成倍甚至数倍的虚高价格,这种现象在其他小区也时有发生,御景园小区在2016 年曾考虑更新改造门禁系统,物业公司报价近 100 万元,业委会经热心业主协助找到原厂商以 10 万元投入恢复了门禁功能。这样的事情一旦被发现,最致命的是业委会跟物业之间失去了信任感。

大家相互不理解、不信任,今后还怎么合作?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出在业委会——业委会的天然职责就是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既然物业公司市场化运作,理所应当要适应市场的公平原则。

物业公司因服务质量不被认可而被业主大会投票不予续聘,是《物权法》明确的业主权利。然而在实施这一权利时,业委会却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自从进入业委会,我们许多人却不得不生活在这样的恐惧之中——因为业委会要解决小区的问题必然触动少数人利益,我们中间太多人遭到物业公司、少数业主的诽谤、谩骂、威胁甚至殴打。而看似简单明了地寻求保护合法权益,却让我们总要遭遇不该遭遇的重重困难。

今年 9 月 15 日晚,御景园小区业委会金主任约了车辆工作小组成员讨论小区停车管理,期间在会所遇上了居民张某。此前张某曾在前任物业经理开设的物业报修群里多次谩骂讽刺业委会及金主任,并诽谤“业委会拿 15%回扣”,两人就此沟通之时,情绪激动的张某动手抓伤金主任脸部,并撕烂其上衣,甚至拿出随身携带的电动工具试图砸向金主任头部,所幸被在会所照看孩子的家长阻止。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派出所处警民警却认为双方都曾动手,因此系“互殴”,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类似的事情在联洋花园小区也发生过。今年年初,联洋花园车辆在草坪上乱停,业委会实地调查发现原来用作隔离的大花盆和大石球都已被联洋物业搬离小区。业委会唐主任先找联洋物业交涉无果,又向社区中心及二居委反映情况并准备以失窃报警。然而社区要求业委会不要报警,要“和谐稳定”。当天中午唐主任在社区中心食堂排队吃饭时,一群联洋物业员工竟对唐主任侮辱谩骂,唐主任要求对方停止谩骂,一叶姓员工竟连打唐主任左太阳穴数拳,致其当场被打翻在地,周围物业员工竟拍手叫好。更令人心痛的是,报警后前来处理的花木派出所警官竟当着多名业主的面表示:“业委会主任算啥?若是居委会干事被打我们可以马上抓人”。

试问,居委会与业委会的人身安全,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是有差别进行保护的吗?这背后是什么法律、什么道理?

更无耻的是,联洋物业的经理竟然在小区群里恶人先告状,诬赖是唐主任因个人恩怨“先动手”。一名已年近六旬的业主,何故向身强力壮的物业人员动手?这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颠倒黑白!经历这一风波,唐主任辞去了业委会主任一职,其他委员也集体辞职,至今业委会无法组建。

一个梅西带不动阿根廷,一个业委会也撑不起整个社区

一位业委会参与者在参考几十组社区案例之后得出了一份总结性报告,报告中他将业主作出以下分析和归纳:

a、有些业主,把房子租出去了,对小区的社区管理,房主漠不关心,房客既没资格,同时更不关心。有一位老业主,曾很肯定地说,这样的情况(单指出租),约占小区业主总户数的20%,不仅比例相当大,而且租客群体,其特殊心态,影响和导致,小区的格调被拉低,维权力量被稀释,但是谁也不能反对,人家把房子租出去,这是个很别扭的事!

b、有些业主,对于小区的社区管理,也同样漠不关心,一是苟且心理,得过且过,维权意识淡薄;二是没自信,认为小区业主,就是一盘散沙,现在只是一些态度激进的业主,在闹腾,缺少绝大部分业主的参与,维权就是白费力气,不会成功,所以抱着置身事外的心态。

c、有些业主,只关心与自己有纠葛的具体琐碎问题,对于其它公益性的事情,别说参与其中,就是让TA在群里表个态,都不愿多说一句,属于典型的自私自利,鸡肠小肚、鼠目寸光!

d、有些业主,只愿坐而议,不愿起而行,只愿在群里或底下,发表牢骚和抱怨,如果请TA参与集体社区管理,总有一千个理由在嘴边等着,客气解释自己因故不能参加,非常抱歉,但是遥祝维权成功云云……,属于天桥把式,只说不炼,油头滑脑,静观其变,成最好,不成拉倒,一门心思,要把自己的维权成本,控制到最小。

e、有些业主,谨小慎微,有强烈的戒备心,对于倡导维权的积极分子,抱有强烈的疑心,认为这些人,是借维权之名,企图达到个人目的,所以给自己定下三条戒律:不露面,不表态,不参与。

f、有些业主,曾因被怂恿和鼓动,有过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挫败经历,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认为那些冲到前面的人,都是为争权夺利,让这些业主的内心,深受伤害,觉得自己当初被当枪使,不幸成为炮灰,自此之后,凡听到这一类事时,本能的,抱着不再上当受骗的态度,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g、有些业主,一心希望搭顺风车,每当遇见维权骨干时,当面总是极尽称赞,言语之谦卑,甚至会让你感觉到,维权缺你不可,而TA可有可无!其内心小算盘,就是希望其他维权业主,冲锋陷阵在前,喊破喉咙跑断腿,自己呢,只需躺在自家的沙发上,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刷刷屏,点个赞,助助威,最终坐享其成,如果有社区管理,盛邀TA参加,表面上,这类业主一般并不拒绝,但在关键时刻,一定会向熟悉的人微信呐喊:抱歉!我今天突然有事,实在去不了啦,请帮我签个名!

h、有些业主,自我感觉良好,平时在群里,深藏不露,一直处于潜水状态,偶尔露个头,冒个泡,发表几句貌似深思熟虑的不凡见解,颇有不屑沧桑、站在云端的架势,只可惜那些正确的废话,既无实操性,也不接地气,可以说,毫无价值。

i、有些业主,属于小区某一派系的余孽或死粉,只懂站队,没有是非,平日蛰伏在群里,只为收集信息,掌握群内动态。

j、有的业主,心无旁骛,为个人事业奔波,却不懂安居和乐业的逻辑关系,视其它一切为闲事,认为多挣银子才是正事,对维权话题,不闻不问,无动于衷。

k、有的业主,长期赋闲在家,喜欢轻松搞笑的话题,对于比较沉重的事情,比如社区管理,兴趣淡薄,也不抱希望和期待,平日在群里,只为围观,或是看看热闹,作为一名业主,对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反应迟钝。

l、有的业主,本身就是害群之马,或是小区管理混乱的受益者,虽然表面上,不敢与维权业主,公开叫板,但对日渐高涨的社区管理,不仅恨得牙根痒痒,甚至有些气急败坏。

m、有的业主,已有明确计划,准备卖掉房子,搬离小区,这类业主,对小区的任何话题,已无兴趣。

n、有些业主,不在群里,或因上了年纪,不懂上网,也不玩微信,对群里发布的维权信息,不清不楚。

o、还有其它一些种类和情形,不再逐一列举。

业委会好心“做公益”却被扣上“谋私利”的帽子,一言不合就可能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这样来看,“某某小区业委会集体辞职”这种新闻也不难理解吧。

这些辞职信承载了这些无私的社区服务者心酸的血泪往事——

一个梅西带不动阿根廷,一个业委会也撑不起整个社区

▲上海中远两湾城

▼上海闵行好世凤凰业委会

一个梅西带不动阿根廷,一个业委会也撑不起整个社区

一个梅西带不动阿根廷,一个业委会也撑不起整个社区

▲浦东锦绣华都业委会

一个梅西带不动阿根廷,一个业委会也撑不起整个社区

梅西的遗憾告别,令万千球迷心碎,社区里的悲剧不断重演,又有多少人看得见呢?

排版:吴晏宜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