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最近著名導演郭靖宇

向“收視率造假”宣戰了

9月15日下午,他發表了題為

《起來,與操縱收視率的黑勢力決一死戰》

的長微博

文章內容讓小觀大開眼界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文章很長,小觀劃重點

郭導新作《娘道》播出檔期一拖再拖

在納悶之際,他得到了某衛視購片負責人的指點

原來,現在電視劇上星播出有潛規則:

劇方不購買收視率

衛視就絕不會給你播出

而購買收視率的費用是90萬一集

80集總共需要7200萬!

衛視的購劇價則是130萬一集

也就是說電視劇創作者花大力氣把戲拍好

卻要上交70%給他們當保護費

這樣才能播出!

然後《娘道》好不容易播出了

又因為他的不妥協

該片又遭倒了網絡水軍的惡意評低分!

一直以來,郭靖宇的劇以收視率高而著稱。《娘道》之前,郭靖宇一手打造過《鐵梨花》《紅娘子》《勇敢的心》《打狗棍》《大秧歌》等高收視率劇。其中。《勇敢的心》曾經創造了四臺收視率一同破2的收視神話,最差的《大秧歌》也是兩臺一同破1。如今,連他也“被逼”陷入了被要價收視率“保護費”的尷尬與憤怒中,不得不讓人唏噓。


儘管此文章目前還只是郭靖宇的“一家之言”,但諸如7200萬元的“保護費”等,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也像一枚尖銳的針,刺痛了收視率造假這個行業膿包。

郭導得到多方轉發和評論以示支持

陳思誠表示,在其擔任監製和總編劇的電視劇《遠大前程》播出前,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合作公司良言相勸說這是業內“潛規則”屬於“常規動作”,不買“裸播”便沒有收視率,更會成為競品公司甚至友臺攻擊的“口實”。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白一驄也帶著自家靈河文化出品的熱門劇集“參戰”: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王長田也發文表示,2015年初,因為不願意參與收視率造假,光線憤而退出電視節目市場,當時多檔節目在央視等播出、二三百人賴以生存,停播所有節目之痛苦記憶猶新。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編劇汪海林站隊力挺:“看完此文,氣憤和感動讓我熱淚盈眶,郭靖宇導演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力挺郭靖宇導演和所有不屈服於黑惡勢力的人,支持初心和底線,呼籲政府正視買賣收視率的犯罪行為,拿出切實措施嚴厲打擊!今天,讓我們在一起,如果這是一場戰爭,我已準備好與你並肩戰鬥!”

今天,廣電總局回應了!

“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9月16日消息,針對收視率問題的輿情和反映,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已採取相關措施,並會同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查,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網友也恍然大悟:

怪不得爛片雷劇那麼多

竟然“也有人看”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我們要的是好看的作品

不是一堆虛假數據!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其實,收視率造假是個“陳年舊疾”

早在2010年,人民日報就曾連發三篇深度報道揭秘收視率造假問題。

2016年12月4日播出的《美人私房菜》,成為了真正引發業內震動的導火索。該劇在“大平臺”浙江衛視播出後,收視率僅0.184,甚至不及浙江衛視平時播放廣告時的收視率。為此,中電協發佈“堅決打擊收視率作假黑勢力”的聲明,稱《美人私房菜》的收視出現大幅下跌,正是因其製作方未購買收視率,並痛陳收視率作假的泛濫與猖獗。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電視劇《美人私房菜》

愈演愈烈的收視率作假也引起了廣電總局的注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多次表態嚴懲收視率亂象。

2009年,收視率買賣兩端人群遭到嚴查。

2013年,廣電總局發佈22條新規,並於2014年出臺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


然而,重拳之下,

收視率造假如故

竟然還成了產業鏈


越來越多的影視機構和數據公司加入到造假陣營中,或成為衛視造假的幫兇,或直接淪為造假的主犯。在文章中,郭靖宇就提到了2017年播出的某破2的劇集,不僅購買假收視率,還是“三個團隊一起買”。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①市場供大於求,上星播放機會少若要播出製作方必須以收視率做擔保這就締造了購買收視率的需求


《財經》雜誌在2017年1月20日一篇題為“操控收視率”文章中指出,電視劇市場進一步失衡,收視率作假達到頂峰的客觀原因是2015年中國電視劇市場正式實施“一劇兩星”政策(一部電視劇最多隻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電視臺播出)。《經濟觀察報》披露,2015年中國生產電視劇400多部,但獲得上星衛視播放權利的不足40%。

市場供大於求,播出就成了“精挑細選”。政策發佈後,電視臺與製作方簽署電視劇購買合同時,通常會附加一份“對賭協議”。

製作方必須以收視率作為擔保,一旦沒有達到該數值,就不能拿到全部的購片款。


原因②索福瑞在中國的收視率市場中一家獨大也成了人們詬病的原因之一


業內人士不信任其取樣模式,多次質疑索福瑞存在“收買”和作假。第一個拿出證據指責收視作假的是電視人王建鋒。2012年,他出品的電視劇《大祠堂》在新疆衛視播出,期間不斷有公司提出希望與王合作提高收視率。在經過兩次“實驗”後,收視率大幅提升。受到震驚的王建鋒向索福瑞舉報,在微博爆料後得到上萬網友聲援。但他的追問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事態逐漸平息。而他本人也多次受到威脅,圈裡人躲著他,怕“引火上身”。

想電視劇播出?先交“90萬一集”買收視率!廣電總局回應了!


索福瑞官網

原因③行業“默許”推波助瀾的竟是受害者們


但作為收視數據機構方,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索福瑞或許並非是“收視造假”的罪魁禍首。真正應該為此負責的,應該是第三方操作收視數據的人,及為該行為買單和“保駕護航”的人。

近些年來,購買收視率的價格水漲船高,電視臺從製作公司購劇的價格卻沒有相應漲幅。製作公司沒有錢賺,行業不堪重負,優質的電視劇也無法呈於臺前,這場戰爭裡似乎沒有一方能成為真正的贏家。但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這個行業“默許”了整個行為,收視率造假屢禁不止,推波助瀾的或許正是不堪重負的受害者。

唯數據論

對普通觀眾的傷害也很大!

好作品去哪裡了?

多年來,收視率造假的“潛規則”一直被行業內外所詬病。不止在熒屏,這股風潮也蔓延到了銀幕、網絡。


今年9月3日,愛奇藝發佈聲明,宣佈正式關閉全站前臺播放量顯示。愛奇藝在聲明中提到,近年,中國網絡視聽產業高速成長,但伴隨著行業發展,對網絡視聽內容的評價標準正呈現單一化趨勢,唯播放量論、唯數據論的浮躁風氣日盛。而播放量攀比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正在日益凸顯:製作公司失去了指導內容製作的評判依據,用戶在選擇內容時得不到有效的參考指標,廣告主也無法對營銷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評估,行業也無法得到健康可持續的成長。此外,播放量攀比甚至令行業滋生出刷量等違法行為。

去年,全國人大代表、知名主持人曹可凡就曾痛批虛假的數據已經嚴重影響人們對一部好作品的評價。人代會上,他提交書面建議,建議建立一個公平客觀的文藝評價體系。

曹可凡說:“現在進入大數據時代,對於一個文化作品的評判,人們不僅需要主觀感受,還要依靠數據。然而,現在數據造假越來越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虛假的票房、虛假的點擊率、虛假的收視率等,這些建立在造假基礎上的大數據,嚴重影響人們對一部好作品的評判。


今天終於有人向數據造假宣戰了!

“若能還行業清流,

靖宇願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郭靖宇在長文中呼籲整個影視行業團結在一起,“徹底清除假收視率毒瘤。靖宇只是個小導演,但願意做這個馬前卒。希望我們的同行,我們的觀眾,一起加入這場生死攸關的戰鬥。”


或許

郭靖宇長文中的內容僅是一家之言

但“打假”的心情,卻是萬眾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