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紅土」,就得「土」得掉渣才行!

“紅土”是沉香中的一種品類,只因在紅色土壤中經過幾百年的自然熟化,香體表面被微微染成了泛著棕紅的色澤。

所謂“紅土”,就得“土”得掉渣才行!

“紅土”的名字十分有意思。紅土的“紅”,自然是因為沉香生長並熟化在紅色的土壤地區,土的顏色是紅色。而至於為什麼叫“土”,很多人理解為在土中熟化,其實,很多沉香的熟化環境是複雜的,並非從始至終都在土裡或是水裡,水、土環境交替才是最普遍的狀態,所以沒有單純的水沉,也沒有單純的土沉。所以,“紅土”的“土”,因為熟化過程太長,沉香中的木質纖維已經斷裂炭化,就連香脂也已結晶,有了“土”的特性,才得名“紅土”。而熟化程度也是“紅土”與普通土沉之間的最大差異。

簡單的說,所謂“紅土”,就得“土”得掉渣才行!

所謂“紅土”,就得“土”得掉渣才行!

“紅土”其實是較好辨認的一種沉香,因為特點非常鮮明。原始香材光看表面,就會佈滿裂紋,彷彿輕輕的觸碰,都會有碎裂的危險。而事實也是如此,一經下刀裁切,“紅土”就會順著切口裂開,伴著許多碎塊掉下來,那感覺竟真的有些像切土塊。不過,在觸及“紅土”的內核時,因為百年的熟化過程,讓核心處的香脂又堅實無比。

在給“紅土”理香時,表面刮下來的碎屑,有時還真說不好是附著的雜質還是香,亦或兼有,扔掉十分心疼,然而將這些雜屑收集起來上爐一燻,竟也有幾分雅緻的韻味,甚至比一些普通的沉香還要好上幾分。

難怪“紅土”沉香如此出眾,身價直追奇楠也並非沒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