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的聲望在東晉到唐朝這個時期曾一度超過老爸王羲之,爲什麼最後的「書聖」是王羲之?

千千千里馬


王獻之在世的時候就被尊為“書聖”,由於才氣過人,王獻之被皇帝逼迫離婚然後招為駙馬。一直到唐朝初年,王獻之做了300年的“書聖”。

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百分之90的作品都是草書,另外很少的部分是行書和隸書,楷書極少極少。

由於一輩子都在攻草書,所以草書更能分出他二人的水平高低,王羲之的草書雖然也非常牛,但是沒有他兒子王獻之寫的好。

唐太宗本人喜歡行書,他把王羲之的蘭亭序定為“天下第一行書”,加以推崇,其實是有他的政治目的的,唐太宗殺兄逼父,影響惡劣,心理陰影重,為了美化自己,也為了教育後代不造反,他提倡“以孝治天下”,說兒子不能超過老子,於是他把兒子王獻之拉下“書聖”的寶座,讓父親王羲之成了書聖。


由於貞觀之治的巨大歷史影響,加上後人更喜歡行書的實用美觀,更由於蘭亭序的確具有極高的藝術學習價值,於是王羲之的“書聖”地位得到了後世的認同和崇拜。

王羲之的書法“有女郎才,少丈夫氣”,唐朝的顏真卿的書法和他相反:“如項羽披甲”多雄渾丈夫氣。。。

於是後人尊顏真卿為“亞聖”。


字畫娛樂圈


王獻之確實在死後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內,名聲要勝過其父。但之所以為何書聖不是王獻之,而是王羲之,就有一些內因和外因了。

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優劣對比

要說二者並列,卻有二王之稱。但是大王之所以稱為書聖,絕不是因為他是王獻之老爹那麼草率。

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王獻之書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
-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

這是梁武帝蕭炎的品評,其中對二王總結的相對主觀一點,但是非常有道理。

如說“永以為訓”,說的就是王羲之的書法,是歷代法帖最適合做教學的。

說王獻之“絕眾超群,無人可擬”,這意思是說其草書和章法瀟灑不羈,別人不可模仿。

其實稍作分析,這兩句話就可以聽懂。

王羲之諸體皆善,傳世以楷行草,字形大多比較規整,所以便於學習。

王獻之善楷草及章法,楷書於王羲之外自成一格,算是開了挺拔俊俏之資的先河。草法上法張芝,並發展成連綿不絕的一筆書,這對後世的影響是最大的。

還有一點,王獻之的章法,獨創了楷行草並用的形式,與其草書一樣。這二者其實就是王獻之勝其父之原因所在。

如論楷法,王獻之不勝羲之,但如論形態,無論是楷草的形,還是通篇章法處理,都要勝王羲之一籌。

此才是羊欣所作《採古來能書者名》所說:

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藁,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

所謂媚趣,大概說的就是表象的形態了。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說外形的變化。


其實對比二人書法的優劣,並不一定非要拿哪個作品來指出優缺點來對比。只要明白二人優勢之所在,就能看出二人差距在哪。

另外在王羲之去世後,書風是有一些小變革的,這種變革符合書法發展規律的。

書法會逐漸從實用性轉變成藝術性。

書法史上的變化大概是這樣的,先是實用性,發展到王羲之算是頂峰,因為王羲之諸體皆能,而且法度完備。

從王羲之後,就是王獻之,開啟了“書法的藝術性”。

表現為上追張芝草書,然後學其筆勢,變其法度,加以發展成為了一筆書的大草。這是在形式上,也就是字形上做的文章。

如論實用性,王羲之已經到了一種“永以為訓”的高峰,王獻之是跨越不過去的。

王獻之想超越王羲之,就只能在外形上做文章。


也就是從王獻之開始到宋朝初期這段時間,書法的藝術形式,多用行草表現,這都得益於王獻之。

在宋朝之後,楷行草均成為了“實用性”“藝術性”兼備的書體,此時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在“實用,藝術”參半的角度。期間有很多重視藝術性的大家,也有很多重視實用性的大家。

但是整體的爆發期就是晚明,因社會背景的原因,文人壓抑,所以此時的行草書有了新的發展,乃至楷書(張瑞圖黃道周傅山等),都開始極具個性化。

再到清朝因為社會背景,也就是康有為變法的影響,崇尚碑學,字形又一次被解放,所以出現了很多大字魏碑,或者以魏碑筆法寫的楷行草,而很多人都以為的“醜書”。


如何說呢,如果只瞭解一部分歷史,一部分書家,是片面的。只有打穿來看,才會發覺,其實變革已經從王獻之就開始,而非今人才求變。

代代人都有,只不過是社會背景的影響有所區別罷了。


這就是為何王獻之的書風大受歡迎,因為好看!瀟灑!符合當時的文人追求!

王獻之的出現,影響的書家從梁武帝,羊欣到張旭懷素,乃至後期米芾王鐸等,其實都在形態有各自的發展。

舉個例子,王羲之的字是米麵等主食,沒有人會忌口,每個人每頓飯都能吃。

但是王獻之的字,就如同油鹽醬醋,加上一些味道很鮮美,但是要混著主食吃。

而後世諸家的字就如同大魚大肉,好看好吃,但是吃多了以後也不太舒服,吃到最後會發現,解餓的是主食,輔味的是油鹽,這兩種才是養人的東西,其餘菜品可調味,但是永遠不能當正餐來吃。


如何才能稱為:書聖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本質上,王羲之是根,他的字是“一”,是綜合前人的特點,來形成一種完備的規矩。

王獻之再此基礎上豐富了形式,成為了“二”,顛張醉素米芾王鐸等一行人把“二”又發展成了“三”,而我們就是在“三”的基礎上繼續學習。

很多人學書,不重視來源,都從“三”開始學,殊不知“三”在“二”上來,學完“二”則自己有機會成為“三”,而非去學“三”。

同樣,學王羲之,也有機會成為“二”。

比較典型的就是米芾王鐸,前人的字都學,但是以魏晉為宗,所以稱為當世翹楚。

如米芾只學蘇軾字,王鐸只學米芾字,那他們怎麼會有如此成就呢?


這個根源,就是“書聖”的來源。

王獻之出名,是順應了書法的發展。如同後世有楷四家,宋四家,明四家等等。都會各有追隨者,但是結果一定不同。

學唐朝楷書的人和學清朝楷書的人,寫出的楷書一定是兩種水平。

同樣,學唐朝楷書的人和學晉人楷書的人,寫出來也會是兩個“氣質”。


名聲大,並不意味著就是“書聖”最佳人選。


“可做萬世之宗,乃為書之聖者”

其實跟多人都說書聖是李世民捧出來的,李世民還貶王獻之。

還是那句話,李世民往後一千四百年,唐滅後至今一千年,如李世民說的是錯的,捧的是錯的,怎麼可能不被翻案?怕不是李世民當皇帝的震懾力在唐被滅後還在吧?

再者,如果說李世民捧王羲之就讓王羲之當了一千多年書聖,那李世民還貶了王獻之,說他字不可學,但為何沒有在後世一千多年封殺王獻之呢?


簡單總結一下,這文章說了很多點。

首先是王獻之王羲之的區別,一個是皮的發展,一個是裡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王羲之是骨,只有骨正才行的正,坐的直,但是未必很漂亮,可能長得普普通通。

王獻之是皮,長得美,但是不代表就一定是個“硬漢”。


所以皮重要還是骨重要就顯而易見了。


其次就是書法史的發展問題,實用性和藝術性的關係在歷史中的比重,一直是有變化的。

法度完備之後,自然就會從外形上發展。

所謂:飽飯思淫慾,就是這個意思。


王羲之的字就是“飽”的狀態,諸體法度都已經健全完備(不代表發展至嚴謹)

而王獻之的字就開始思春了,吃飽了,該討媳婦了,所以打扮的花枝招展。

到了張旭懷素,就是有了媳婦了,已經和把前人的有點結合在一起了。

到了米芾王鐸,則是開始思考生孩子的事情,他們在創造一種“自我”,一種入古出新的過程。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吃不飽飯,這一切都是幻想。

所以王羲之被歷代稱為書聖,被“永以為訓”,就是為了學到這些“法”,從而才能藉助前人的變革,來充實自己,推動自己的變革。


書法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不死守“根”,但是不能不知道“根”。

意思就是為了打扮的花枝招展,可以少吃兩頓。但是絕不可能一直餓著肚子只為了打扮,這樣一定是會有破綻的。


其實對於諸多的問題,只要大家打穿了書法史,橫向對比、縱向對比來看,都不是問題。


如果同意,點下關注,謝謝


梁宇航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也是王羲之兒子裡面為數不多的因書法出名的,他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自己覺得自己的水平超過了他的父親,但是當時的人並不這麼認為。

首先王羲之就不這麼認為,有一次王羲之喝了酒,在牆上寫了一幅字,然後就出去辦事去了,王獻之看到了,就把王羲之寫的字塗掉了,自己在旁邊重新寫了一遍,王羲之辦完事回來以後,看到牆上的字,感嘆道:我走的時候真是喝多了。話語間的意思就是這幅字寫的不行,走的時候喝多了,不是正常發揮。

王獻之草書

而當時的另一個大書法家謝安也認為王獻之的書法不如他的父親,王獻之曾經給謝安寫過一封信,他覺得自己的書法很棒,認為謝安一定會把這封信收藏起來,可是謝安直接在信上題寫了回信又給他送了回來,王獻之很不開心。

謝安曾經問王獻之你的書法和你父親誰寫的好,王獻之說自己寫的好,謝安說大家可都不這麼認為,王獻之說他們怎麼能知道呢,大概的意思是當時的人根本看不懂他的書法,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他的自負來。

唐代孫過庭的《書譜》是這樣記載的:

謝安素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後答之,甚以為恨。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又答:“時人那得知!”

我個人覺得王羲之和王獻之在書法技法上水平是差不多的,他們的區別主要在於風格,王羲之書法的風格比較妍美,王獻之的豪放一點,他獨創了“一筆書”,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連筆,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大草書法。


王獻之《鴨頭丸帖》

而王獻之的書法在南北朝時期比較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他的書法風格更受這個時代的喜歡,到了唐朝,李世民極力推崇王羲之的書法,並確立了他的書聖地位。

主要原因是王羲之的書法水平確實很高,雖然王獻之的書法有一段時間在風頭上超過了王羲之,但是大部分文人還是更喜歡王羲之的書法,王羲之的書法一直也沒有被遺忘。

加上王羲之的書法的中和之美,更加受帝王和文人的喜歡,王羲之又是王獻之的父親,把書聖給他何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二齋


我們知道王羲之書法作品很有名,尤其是蘭亭序,被尊為天下第一行書。梁武帝評價為矯若遊龍。

據說當時


王羲之寫的時候,如有神助,隨後再寫,再也寫不出來。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我們看王羲之的遠宦帖也寫的龍飛鳳舞,非常棒。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其書法也是學其父親,不過,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其中秋帖,被譽為一筆書。氣勢更連貫。

唐代,李世民喜愛王書。蘭亭序神龍本,就是讓工匠摹的。也是蘭亭序最好的版本。把摹本分給皇親國戚,讓他們臨摹學習。有褚遂良臨的,也有虞世南臨的。下面分別是兩人的臨摹作品。



褚遂良



虞世南

我們知道聖教序也是沙門懷仁和尚集字的書法作品,可見,李世民對王羲之書法的痴愛。



現在蘭亭序真跡應該在乾陵。為啥?下回詳細給大家說。



我們再看王獻之的鴨頭丸帖,寫的也相當不錯,但始終超不過其父,究其原因,應是當時李世民推崇王羲之的緣故。



但歷史致現在,我們都把他們父子書法稱為二王。學書法走二王一路基本上佔到一多半。


諾亞方舟蕩乾坤


六代清華,沿於大令;三唐奇峻,胎自歐陽。

王獻之在隋唐之前的南朝(北朝學風不同)聲望一度確曾超過老爸王羲之,但最後卻沒成為書聖,為什麼呢。


除去二人書學成就(二王並稱,相差不大)。我覺的主要是二人書法風格不同,各個歷史時期社會風尚和審美觀點不同所致。

王義之書龍跳虎臥,有王者之風,皇家之氣,廟堂之象,中和之美。而王獻之書疏放飄逸,仙風道骨,具山林野逸之氣,蕭然物外之致,平淡天真之趣。


魏晉崇尚玄學,推崇老莊。至南朝影響不衰。追求平淡天真,放任自然,故其時大令書大行其道,超過其父。而隋唐統一之後,統治者認識到儒學的重要,統一南北朝學風,形成了以儒學為夲,儒,道,佛三位一體的風尚。而王義之書正適合這個需求。唐太宗極喜其書,謂盡善盡美。而論獻之書則雲: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枿而無屈伸,其餓隸也,雖羈羸而不放縱。對王羲之書極力推崇,墊定了王羲之書聖的地位,其時王獻之書往往割裂姓名,託羊欣以傳。

當然,王羲之是絲毫無愧書聖稱號的。



他山之石8708


世傳先有小聖,後有大聖。也就是說王獻之在當朝就很牛了,皇帝才拆了他與表姐的婚姻,把公主塞給他。王羲之是到了五代的時候,那個特別厲害的皇帝蕭衍(把金剛經分成三十二品的那位)說了“龍跳天門虎臥鳳閣(闕)”才真正樹立了書法史上的地位。

二王分古今。也可以解讀為大王以古法為主,小王呢則進行了創新,被稱為今法或者現法。文字書法尚古所以王羲之代表了古法的最高峰。而王獻之用筆更加靈活,成了今法的最高峰。

從筆法上說,大王以內扌厭為主,而小王以外拓為主。所以對後人來說,臨摹大令容易,研習逸少非常難。

王法構成的書法雙峰,一直是後人難以超越的,景行仰止,實不為過。

咱家塗塗畫畫的,幾十年如一日,不過如下而已。

見笑見笑!




通雲齋三寶居士


這個不過是一個沒有實際的訛傳。王獻之在書法史上,從未有勝過父親王羲之。


超過王羲之一說,是現代人截頭去尾,把書譜中王獻之與謝安的對話加以想象發揮,臆想杜撰出來王獻之書法統領了在其後南北朝時期的書風流派。其實此斷對話,孫過庭也是從晉書王羲之傳中摘抄而來。

我們來看看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是怎麼評論王獻之的:“王子敬書如河朔少年皆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這是什麼意思?王獻之的書法就如河朔少年一樣充滿愉悅,但是體勢相重實在令人難以忍受。也就是初看時令人耳目一新。細看則發現其沓拖重複的字體樣式如出一轍,讓人不能忍耐。



我們又來看看梁武帝是怎樣評論王羲之書法的:“王逸少字勢雄強,好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梁武帝在中國書法史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君主。他以其非凡的才華,獨到的視覺品評魏晉時期的書法,晉書尚韻,實由梁武帝之書論而起。

梁武帝處於東晉至唐初南北朝之間。他對王獻之的書法評價如何暫且不論。但是從中看到對王獻之的評價明顯低於對王羲之的評價。以帝王評論的影響力,足以證明,王獻之書法,在東晉至唐期間,從未取帶過王羲之的書法地位。


子衿tjk


在父子書家中,以書法家並稱的並不少,如唐代歐陽詢、歐陽通父子;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元代趙孟頫、趙雍父子;明代文徵明、文彭等。但都是子不及父甚遠。
趙孟頫的馬


趙雍的馬

而能承家學出於藍者,並與父齊名,古今惟王獻之一人耳。。。


從書技上看,羲、獻父子都謂當仁不讓。羲之為古質、獻之是今妍;其父中平、其子稍縱;大王行書為冠絕;小王以草書而見長。再具體點、再俗一些,乃大王“外拓”、小王“內擫”……
新婦帖.獻之喪亂帖.羲之

從影響上看,王羲之為百代楷模,是學書者最高典範,看似也有道理;但縱觀歷代書家成功經驗,取法王獻之的好像還更多一些,如羊欣、謝靈運、王僧虔、歐陽詢、虞世南、孫過庭、米芾等,這又如何解釋?
歐陽通
歐陽詢



從名氣上看,王羲之於宋、齊年間名聲尚未大噪:“諸書猶為未稱,凡厥好跡,皆永和十許年者”;而王獻之中間名氣則一度高出乃父:“世皆尚子敬,繼元常(鍾繇)齊名,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於逸少亦然。”的地步。

從評價上看,至梁時,梁武帝蕭衍稱王獻之“子敬之書,絕眾超美,無人可擬”,而對其父評:意疏字緩,譬猶楚音習夏,不能無楚,過言不悒,未為篤論。”惟有得到唐太宗李世民首肯並大力提倡後,義之“書聖”之名才確立。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古代書家被稱為“書聖”的就有好幾位,梁武帝與唐太宗以個人喜好分別對義、獻作出的“褒抑”,以及時人審美趨向的改變,應是產生這一結果的主要因素。而對書法乃至審美趨向,都是極主觀的。如果非要在這問題上糾纏,難不成也要把蕭、李的書法水平先爭出個高低否?
溫泉銘

“成王敗寇”歷史還真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話語權”就是其“脂粉”……其間太多的偶然,無數的巧合摻雜成的“謎霧”,也許永遠也不會消散,任何單方面的分析,都是偏頗的。。。

若有認同 以贊為證……

[臨池管窺]閱、關者為謝!


臨池管窺


我是書法愛好者,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如下:

一是王獻之書法成就問題。

王獻之確實是王羲之的兒子,排第七,17歲學書法,追隨其父王羲之,俗稱“二王”。

王獻之曾在朝廷做官,做到當時中書令。

王獻之學書在學其父之後,轉學張芝,將眾人筆法融合在一起並創新,進一步改變漢魏古樸典雅的書風。

王獻之與其父王羲之的書法來比,則是“文采風流”,有奔流倒海、一瀉千里之勢。他的楷書自然流動,風神瀟灑,點畫珠圓玉潤,其草書筆走龍蛇,富於變化,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時代面貌。著名的書跡有《洛神賦十三行》《廿九日帖》《中秋貼》。

書法功底再高也未能如願超過其父。


二是王羲之被稱書聖的原因。

1.王羲之的書法具有劃時代的重要貢獻。

王羲之官至右將軍,會稽內史,人都稱其王右軍。早年隨衛夫人學書,後廣泛涉獵前代名家,草書學張芝,楷書學鍾繇,博採眾長,研修體勢,最終使楷書獨立於隸書,革新發展了行書和草書藝術,創立了供後人可以效法的楷、行、草書的規範模式,把書法實用性和藝術性有機結合起來,豐富書法的表現力,把書法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是書法貢獻的大家。

2.再則王羲之的貢獻是將書法從兩漢的樸厚之風至此一變,把書法推薦多姿多彩的境界。可以說是書法史上最具有影響的人物。還有一點,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又被政治色彩加入,唐太宗李世民極力推崇蘭亭序,推波助瀾,被世人稱“書聖”理所當然的事情。


汶水才子


王羲之書聖的地位不可動搖,綜觀魏晉書法的崛起,就是楷書從隸書演變而來,隸書是坐著的書法,而楷書則是站起來的書法,這是文字書寫的一個進步,而促成這一進步的只有三個人,他們是鍾繇,衛夫人和王羲之,鍾繇是楷書的創始人,衛夫人是楷書的傳承者,而到了王羲之則是楷書的鼻祖,他把楷書寫成一個固有的法度,讓大家約定俗成,順其自然照著他的樣子寫,更讓人五體投地的是,王羲之創立了行書,他首創楷書的隨意書寫,快速書寫,王羲之由楷入行,他即是楷書的開創者,又是行書的創始人,他的行書(蘭亭序)不僅書寫揮灑自如,如行雲流水,而且美輪美奐,美不勝收,可以說晉人有了王羲之,才知書法怎樣寫,他不僅是晉人書法模仿學習的老師,也是千秋萬代後人學習模仿的楷模,所以說王羲之是千年書聖毫不為過,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大王說過說小王,王獻之作為王羲之的兒子,他的書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度有人誇讚他超過了老爸,尤其是他的行草,頗有開創家的風采,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小王畢竟師從大王,就像師傅和徒弟,小王學的再好,練的再好,最多就是青出於藍,他不是開創者,他引領不了風潮,他也達不到他老爸王羲之的美學高度,所以說王獻之和王羲之沒有一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