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時光定格在小巷裡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與不遠處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較場口相比,這裡的一切彷彿從未改變。典型的吊腳樓、因地制宜的四合院、古老的石朝門以及具有海派風格的石庫門建築,都在這裡留下了時代的印記。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山城巷依山而建,起於南紀門,止於領事巷,街巷幾乎全由青石梯鋪就。可在此俯瞰長江,著名的觀景攝影臺“山城第三步道”便在這裡。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一路向上,時而是門對門的小巷,時而是一面為老城牆的半邊街,極具老重慶特色。如今只剩下少部分老年人還住在這裡,街坊之間大多熟悉信任,虛掩房門,偶爾可見一隻小貓躺在臺階上閒適地曬著太陽。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時間彷彿定格在了這條狹長幽深的小巷裡,讓人可以在此靜靜地咀嚼老重慶的味道。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山城巷中的秘密往事

有誰會想到,如今安靜祥和的山城巷曾經也是風雲際會之地。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在靠近棧口附近,有一座石庫門建築的三層小樓,如今雖略顯破敗,但也能依稀看出當年的豪華和氣派,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厚廬”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厚廬原為抗戰時期四川軍閥劉湘下屬藍文斌師長官邸。抗戰時期,由於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移至重慶,大批政府要員、軍閥、買辦、地主等達官貴人也雲集戰時首都,他們大肆修建公館,這些官邸建築雖然量不大,但做工考究,與當時的普通民宅形成鮮明對比,在建築風格上有些細節處模仿了國外小住宅形式,有些細節處又具有地方建築特點。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順著居民區往上,能看到一片如城堡式的建築群。尖尖的房頂上,隱約可見有一個十字架,這便是有著百年曆史的天主教堂仁愛堂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據史料記載,1900年,法國人在原二仙庵(現山城巷80、82號,原領事巷40-43號),以仁愛堂命名修建醫院。“仁愛堂醫院”是重慶的第一所西醫院,為推動重慶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如今,經過翻修的教堂依然還在,而當年以法式建築為主的仁愛醫院,絕大部分已拆除,只剩下矗立在殘垣斷壁間的塔樓還記錄著當年的歷史。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未來的山城巷獨一無二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2017年,作為重慶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的山城巷傳統風貌區項目啟動,根據規劃設計,項目將還原老重慶風貌,打造文商旅居休閒綜合體。山城巷內的仁愛堂、厚廬等也將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保護和修繕。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在建設過程中,將秉持“保護、修繕、改造”的原則,以巴渝傳統風貌為主,重點打造“最美步道”、“臨崖體驗”、“大美江景”、“老街文化”四大亮點,留住記憶、傳承文脈,著力展示重慶的獨特魅力,真正讓遊客感受到山城巷的“獨一無二”。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