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客厅,称为厅堂,是会见宾朋、长幼教谕、喜庆活动的场所,需镇得住场面。大户人家的厅堂,讲究严格有序,中规中矩,以正厅中轴线为基准,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家具、楹联、匾额、挂屏、书画屏条都以中轴线形成两边对称布置,庄重、高贵,非常有气派。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堂插屏前置有一插屏、一贡案,意为“平平安安”。 在传统家居的布局中,厅堂布局是最为讲究,最为严格的。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户人家的厅堂里,常常出现一种由八仙桌、扶手椅或太师椅成对,加上长条案和花架等组合而来的家具。我们都知道这叫中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传统家具的应用中,组合型家具仅中堂一例,别无二类。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堂家具形成的布局,由多组合的结构、结合室内的空间环境而来,因此上,与其他客厅类家具相比,中堂的形式感更强,陈设功能更加明显,所以,中堂家具在古典家具大家族中,显得有些特殊。如果说:书房类家具是红木古典家具的最高表现形式,那么中堂家具则应该属于“最能从触感上影响感情的家具”。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堂之说起于唐。因唐、宋两代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随称宰相为中堂。中堂,居宰相名臣之位,处宅府显耀之地。中堂由国务政事而来,中堂家具在传统家居中的地位之尊,由此可窥一斑。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堂的功能一般分为会客、行礼仪和佛堂三类。有别于书房的私密和封闭,堂屋是主人会客,家族行礼仪的重要且唯一的场所,会客和行礼仪讲究的是主宾、尊卑、上下、长幼关系,这种关系严谨地传达着中国人“孝悌忠义”的伦理观。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堂家具根据堂屋的用途,功能自然有所侧重。依照传统习惯,太师椅的座序以右主、左宾或左为上、右为下为序,无论长辈还是僚幕皆宜“序”来入座,这叫坐有坐“相”,这个相,既是形式,又是内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家族中位尊的主人,不行仪式之时,平时也只在右边落座,一是表示谦恭,二是虚位以待,因此上,中堂的座椅不经常同时使用。当堂屋兼做佛堂时,则翘头案正中有设佛龛,或设置福禄寿三星,或供奉已故亲人牌位,案上配置香炉、蜡扦、花筒等五供,用于祈福和感念。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厅堂家具的摆放,是最能体现家庭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的焦点。可谓“添一笔则无章,少一笔则意寡”,只有相得益彰,方能起坐之间,自成天地。

中堂——大户人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