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一石激起千層浪,從崔永元5月11日炮轟《手機2》到今日已26天,事件也從簡單的“新仇舊怨”開始不斷髮酵,逐漸揭開影視圈潛規則的一角,甚至引起國家稅務機關介入調查。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很多人或許捋不清崔永元事件的始末,在這裡稍作整理:

5月11日,崔永元在微博炮轟《手機2》,因為劉震雲所說所做前後不符,再次蹭了《手機》熱度。

5月28日,崔永元曬出范冰冰合同。

5月29日,曝光“大小雙合同”,小合同一千萬,大合同五千萬,但這哥們兒只在片場演了4天。

隨後“范冰冰工作室”回應,否認簽訂“大小合同”。

6月2日,崔永元以自家貓咪口吻解釋大小合同,包括演出費、策劃監製、現金......

6月3日,國家稅務總局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調查核實有關影視從業人員“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

當晚,崔永元借“火星試驗室”向范冰冰、徐帆和劉震雲女兒致歉,稱4天6000萬與她無關,但是和《手機2》有關。同時爆料電視劇收視造假,再掀影視圈動盪。

6月5日,崔與無錫地稅局見面遞交材料。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本來,崔永元只是咽不下這口氣,想要“討個清白”,未曾想卻鬧到現在影視圈的軒然大波。6月4日,“陰陽合同”話題已經牽扯到各大影視公司,當天A股開盤之後,華誼兄弟、唐德影視相繼跌停,其餘的慈文傳媒、光線傳媒、幸福藍海、歡瑞世紀等影視股都未能倖免。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而明星的天價片酬,本來就是大眾的心中刺、眼中釘,對片酬高額數字非常敏感,崔永元這次揭發“陰陽合同”話題,所言稱片酬的真實價格遠遠大於他所說的10倍以上,引起網絡間眾說紛紜。

YING SHI RE BO

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所謂陰陽合同、大小合同,實際是指交易雙方簽訂了兩份合同,“陽”合同金額較小,用於向主管機關備案登記和納稅;“陰”合同金額較大,是指雙方私密約定好的交易價格,彼此秘而不宣,也達到了避稅目的。

崔永元的此番舉動讓陰陽合同成為大眾焦點,關於它的虛實真假,有業內人士稱,陰陽合同的確是影視行業內的“潛規則”,據崔永元爆料,有一對影視圈內夫婦片酬和宣發費用加在一起竟高達7.5億元!

而在有關媒體採訪中,崔永元解析了7.5億元包含的部分費用——9738萬幹了三件事情:1、《大清相國》3000多萬請韓三平當監製;2、《中南海保鏢》5500萬給李連杰預約拍片檔期;3、買回域名花了1200萬。還說“今天他已經託人給我帶話了,說要滅了我。”

輿論猜測,這份費用來自於楊子、黃聖依夫婦,對此,昨日楊子發微博做出了否認。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無論崔永元的這份爆料是否特指了人們的猜測對象,偷稅漏稅行為的存在是可以確定的,無論是影視行業還是其他行業都有涉及,《刑法》中對這樣的逃稅行為有明確規定: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其中規定,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如今,國家稅務總局已經介入並進行調查,依法評估相關涉案人員的逃稅行為是否屬實,根據法律規定,涉法人員也要承擔起相關的補足稅款、繳納滯納金,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YING SHI RE BO

天價片酬屢限不止

其實,明星為了偷稅漏稅花樣眾多,嚴重到觸犯法律法規的案例更是從上個世紀就開始了。比如女明星劉曉慶1996年時成立公司後,用虛假申報等手段偷稅漏稅1458.3萬元,被查後入獄422天;林志玲也曾因為漏報3年薪資收入,被要求補稅和罰款。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而到如今,影視作品的製作費用與日俱增,明星片酬只高不降,有些劇片酬費用甚至達到總體經費的60%-70%,這也成了作品粗製濫造,後期五毛特效、產生很多爛片的重要原因。

事件發生後,人民網發表名為《明星片酬為啥屢“限”屢高》的文章,其中有分析稱“說到底,明星高片酬,折射的是影視行業的虛火。只要這樣的評價機制沒有改變、這樣的業態沒有改變,儘管有各種“限令”,明星的高片酬還可能以五花八門的“大小合同”等形式出現。”影視行業的整頓也勢在必行。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YING SHI RE BO

再提電視劇收視造假

除了“陰陽合同”之外,電視劇收視率造假的話題再次被崔永元提及,他有過一句名言:“收視率是萬惡之源”,並且多次在採訪中提到,痛恨公共電視走向“庸俗化”。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買收視率以達到表面上的好看數據,讓自家電視劇衝上榜單前列,其實觀眾看到的許多數據都是假的。崔永元再提收視率造假,得到了中南影業CEO劉春的擁護支持,

“現在一集買收視率的錢都40萬了,那收視率全是假的,所以做電視人負擔不起了。”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不買收視率,電視臺就不要。若買收視率,一集40萬的價格、一共40集,就是1600萬,最終卻會淪為數據的泡沫,實乃當前攪亂影視行業的一大隱患。

今天,崔永元還在微博上以貓咪口吻勸某些圈內人別來說情,還不如直接去自首,這場勇揭黑幕的一個人的戰鬥似乎還未停歇。而多數網友選擇了支持小崔揭發“真相”,至於最終是否能撬動行業的一角?尚未可知。

7.5億!崔永元爆陰陽合同已成慣例?

站在淨化行業的出發點上,那些“天價片酬”、“數據造假”等敗壞風氣的作為,其實在去年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皆有規定。

譬如,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

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而這次小崔站到臺前、實話實說,再次給予行業一記重拳,引發稅務局查證評估,對於遏制天價片酬,整治影視行業實則是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