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自樂山大佛順岷江而下20餘公里,有一個安靜的小鎮,它因豆腐而聞名天下,讓無數老饕尋味至此,引無數遊人漫步其中,它就是五通橋區的西壩鎮。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西壩豆腐從這裡走向世界)

從樂山城區乘車約一個小時,就來到西壩鎮,道路兩旁矗立的各家豆腐店廣告牌讓人看花了眼。各家店鋪各具特色,選哪一家品嚐可能有些困難,但只要是在西壩鎮上的豆腐店,就不會讓食客的舌頭失望。西壩豆腐興起於明朝萬曆年間,之後經過不斷創新,現已有上百道菜餚,被稱為“中華第一大豆腐”。

新舊建築交替

人們生活閒適

在網絡上,有很多遊玩攻略都把西壩稱作古鎮,攻略照片裡青石板的街道、穿鬥榫卯結構的小青瓦房、磚牆石雕……無不吸引著懷古念舊的遊人,但在很多西壩人眼裡,西壩的很多“古”痕跡卻是慢慢消逝了。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現如今,西壩鎮曾經的正覺寺、文武宮、魁山廟、燃燈寺等古蹟都因風雨侵蝕而慢慢消逝。在這些古蹟遺址之上,西壩人建起了幼兒園、小學和車站,為西壩人的日常生活服務,只留下幾經重建、幾經更名的西壩法海寺。

走在西壩的老街,漫步其中,能感受到西壩人生活的安逸閒適。小巷裡每走一段就有一家小茶館,常常有扯“貳柒拾”的老人泡上一杯蓋碗茶,慢悠悠地出牌,消磨一天的時間。新舊建築交替其間,到處都藏著“驚喜”——雕花的窗欞、半掩的么門兒,還有南華宮故址的封火牆都保留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在大河街121號,發現一處老房子,一片片木板拼成的大門前,鮮花開得正豔。84歲的房主羅大爺熱情邀請記者進屋探訪,整個房屋保留的榫卯結構令人讚歎。而更令人驚訝的是,讓西壩豆腐真正聲名遠播的楊俊華,最早就是把小店開在這間老屋裡,西壩豆腐就是從這裡真正開始走向世界。房屋牆上充滿煙火氣息,彷彿用力吸氣還能嗅到豆腐的美味。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走過西壩鎮不足千米的老街,便看到江邊的古鎮石碑,再跨一步,自此步入西壩主街。只見主街上小店攤位林立,一家接一家豆腐店的香味吸引著路過的遊人,讓人流連忘返。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老饕們有句話叫做“只有在西壩吃的西壩豆腐才正宗”,這句話在很多豆腐大廚心裡可一點也不誇張。

西壩鎮地形以平原和山丘為主,氣候溫潤,適合小粒黃豆生長,小粒黃豆油少漿多,是做豆腐的上佳選擇。西壩鎮東有岷江,鎮中有沫溪河,地下水井深只有6米—10米,水資源豐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口“涼水井”,甘甜清冽,也是西壩豆腐鮮嫩的精髓。在西壩人眼裡,只有用小粒黃豆和冰涼井水做出來的豆腐才是最美味的,離了這兩樣的西壩豆腐就是離了魂。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西壩人做豆腐的手藝代代相傳,講究選料浸泡、上磨、擠漿、燒煮、壓單等工序,這些工序再忙再亂都不會被簡化。西壩人不斷改進工藝,在不斷的創新中,西壩豆腐宴已經可以通過燒、炸、炒、熘、蒸、拌等方式,烹飪出上百道菜餚。“皮膚褪盡見精華,旋轉磨上流瓊液”,西壩豆腐白如玉、細若脂的特點讓人驚歎不已。曾有文人品過西壩豆腐,讚道:“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

豆腐早已和西壩人的生活密不可分,隨便在西壩街頭攔住一個稚子幼童,他都能報出數十種豆腐的名字。芙蓉豆腐、燈籠豆腐、熊掌豆腐、蟹黃豆腐、一品豆腐……每種豆腐都有自己的特點,或味道獨特或包藏乾坤,亦或豆腐做來就是一幅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