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大姨媽」來了,可否餵奶?!

哺乳期“大姨媽”來了,可否餵奶?!

坊間傳說,哺乳期一旦來了月經,母乳便不再有營養,甚至“有毒”,必須斷奶!昨天一位讀者媽媽留言諮詢,自己產後8個月第一次來了月經,糾結還能不能繼續哺乳。這位媽媽恐怕也是受到傳聞的影響,擔心母乳影響寶寶健康。

小編要說的是: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坑娘又坑娃!

媽媽們可以餵奶到何時?

首先來看一下權威機構怎麼說!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是最佳的嬰兒餵養方式。嬰兒添加輔食後,母親最好能持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久。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確指出7~12月齡的小嬰兒,每日飲奶量應該達到600ml,相當於母乳4~5次/天。

世衛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6個月,難道產後6個月期間媽媽月經來了還不能餵奶了?謠言不攻自破。

哺乳期“大姨媽”來了,可否餵奶?!

“大姨媽”何時恢復?

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媽媽產後一年多才來第一次,有媽媽產後1~2個月就恢復了。哺乳時間長短會影響月經的恢復時間,哺乳時間越長,吸吮乳頭的次數越多,刺激乳頭的吸吮力越強,均有利於提高血漿內催乳素的水平,這都會抑制月經恢復。反之,如果寶媽因為各種原因,很早就停止母乳餵養了,那麼血漿內催乳素的水平就會下降,抑制月經的作用減退,一般在產後6周左右就會恢復。

哺乳期“大姨媽”來了,可否餵奶?!

量少不等於質差!

產後“大姨媽”的恢復是寶媽自身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這並不會影響母乳的成分,這期間的母乳並不會“毒害”寶寶。部分媽媽月經恢復後會出現乳汁分泌量減少的情況,但是其中的成分是不變,依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科學研究表明,即使產後一年,母乳仍然可以為1歲以後的幼兒提供部分能量、優質蛋白質、鈣等營養素,以及各種免疫保護因子等。而且繼續母乳餵養仍然有助於促進母子間的親密接觸,促進幼兒感知覺、心理及認知能力的發展。

既然母乳質量不會受“大姨媽”造訪的影響,各位寶媽千萬不要因為月經恢復正常,就輕易給寶寶斷奶,斷奶還是要順其自然。

哺乳期“大姨媽”來了,可否餵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