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圖》第130期: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深圳市萃豐實業有限公司

致力於於“傳承中國手藝,復興歷史品牌”,是小眾的、文化屬性的精品電商品牌。

▻萃豐好物涉及茶葉、茶食、茶器美學、傳統手工藝品、蘇氏蜜餞及筆墨紙硯等文化用品。

▻若想進一步瞭解我們,請點擊頁首關注我們的頭條號“萃豐”,或造訪我們的官方網站。


《一期一圖》總第130期

廣東.丹霞山

▻由尼康D600+尼康80-200 F2.8

@ 萃豐 文化屬性、精品電商。

-1-

唐.柳宗元《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一期一圖》第130期: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圖片版權歸屬於精品電商品牌“深圳市萃豐實業有限公司”

-2-

說詩

這首小詩情趣盎然,詩人以淡逸清和的筆墨構畫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並從中透露了他深沉熱烈的內心世界。

關於本詩的創作背景,見於:

柳宗元這首山水小詩作於永州(今湖南零陵)。公元806年(唐憲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一腔抱負化為煙雲,他承受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寄情於異鄉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記》,並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蘅塘退士等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本詩歷來評價較高。

這首詩取題漁翁,漁翁是貫串全詩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詩人並非孤立地為漁翁畫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漁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構成詩篇全境的,除了辛勞不息的漁翁以外,還有漁翁置身於其中的山水天地,這兩者在詩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規律特點而發展變幻的形跡。但同時,詩人又把兩者渾然融化,漁翁和自然景象結成不可分割的一體,共同顯示著生活的節奏和內在的機趣。由夜而晨,是人類活動最豐富的時刻,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時刻,本詩即以此為景色發展的線索。因此,漁翁不斷變換的舉止行動和自然景色的無窮變幻便有了共同的時間依據,取得極為和諧的統一。

——蕭滌非等《唐詩鑑賞辭典》

-3-

說圖

廣東省內自然風光不多,丹霞山算是出彩的一處。

一個極早的時分,來到山頂。看完日出後調轉槍頭來到山的另一側。

尚有幾分側逆光,攝之。

-4-

往期回顧

✡《一期一圖》系列

✡《哲思》系列

✡《攝影交流》系列

✡《晴耕雨讀》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