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中國的國慶,基本跟一個“擠”字綁定了。

還把各種“5A景區”、“國家公園”列入行程單?那不把你堵得興致全無才怪啊!

東西南北中,金秋時節那麼多美景,何必為了玩添堵呢?到這些地方慢悠悠地逛吃逛吃才是王道。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古徽州不再,臭鱖魚不改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湯顯祖心中的仙境——古徽州。

隨著1988年黃山地級市的成立,傳承了800年的地方真成了黃粱一夢。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圖來自地球旅客。古徽州一府六縣,黃山市歙縣、黟縣、休寧、祁門、宣城績溪和江西婺源,這些後來被分解的地方才是文化共同體,嫌國慶婺源、黃山人多的話,隨便去一個不知名的吧!

中原文明南遷帶來的厚重儒家文化在這山越之地沉積,名門望族嚴格的宗族秩序、恪守的忠孝仁義禮,也都在這裡安穩傳承。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倚莊園”,這是古徽州的地理格局;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坐看皖南山區的低空雲霧,這是屬於現代人的世外桃源。

徽菜和古徽州一樣,是被禁錮在山越之地的老書生,守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味道:重油重色重火工,擅理山珍河鮮。

皖南山區的氣候時常讓食材發黴,讓饞嘴的老書生也不得不研究些醃製的方法、開發些不同尋常的美味。

比如毛豆腐,煎一煎大多數人能接受;而臭鱖魚,則會讓一半人覺得是人間至味,另一半人掩面而逃。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徽州毛豆腐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臭鱖魚。古徽州府境內重巒疊嶂,水流湍急,難產大魚。徽州人吃鱖魚要從貴池、銅陵等沿江地區靠肩挑運進,往返一趟七八天,臭鱖魚就是在這路程裡被時間施加了魔法。

在這裡吃,家家都會說是自家醃的。

掌握了醃製的火候,你就掌握了運用時間的秘法。夏天醃三天、冬天一禮拜,臭到成仙兒還是令人發嘔,全看做菜人水平。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接下來的進一步加工,無非用山珍如豬肉片、筍片等,給臭鱖魚點綴一番罷了。

你看,在臭鱖魚面前,

所有山珍都是底料。到了黃山腳下,不吃一道臭鱖魚,你枉來安徽啊!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在比廈門還文藝的城市吃一碗魚丸

相比廈門,福建省內的一切城市似乎都顯得黯淡無光。

太好了!當小清新、文藝範都蜂擁去廈門的時候,被忽略的省會福州才能安靜地過自己的慢節奏生活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作為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福州的倉山老洋房才不像廈門鼓浪嶼那樣屈指可數。生活在倉山的都是地道的福州人,守護著老房子,也守護著歷史。冰心、嚴復、林徽因、林則徐都曾在這裡居住。

隨手一拍都是復古的景緻,所以福州會被稱為“萬國建築博物館”

要問普通的福州人最喜歡去哪裡?當然是無數家藏在巷子裡的美食小店啦!

早上沒啥吃的,就來一份鍋邊糊、海蠣餅吧;中午呢吃簡單的拌麵、扁肉、牛雜、撈化;到下午有芋泥、花生湯;晚上再去吃最經典的肉燕;夜宵的話滷味、元宵,燒烤都算重口味了……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撈化,其實就是海鮮粉絲湯。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肉燕,肉燕的皮靠人工用木槌將豬瘦肉捶打成肉茸,加入甘薯粉揉製成薄如蟬翼的燕皮。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鹹味元宵,這些小美食對吃貨來說是致命的——一份不過癮,兩份三份就接著來了。

而濃縮了整個福州精華的魚丸,對當地人而言,是早飯、是點心、是正餐、是夜宵。

“無魚丸不成席”,無魚丸不成福州。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鰻魚肉、鯊魚肉、鯰魚肉都可以拿來做魚丸,鰻魚肉傳統、鯰魚肉細嫩。魚肉剁茸、擠魚丸也是一項技術活,全憑經驗積累,在福州,最好吃的魚丸館子一定不在酒店。

跟著老福州鑽進大街小巷,尋找一家家老店,你才能在魚丸裡聽見這個城市潮起潮落的聲音。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騰衝的餌,每個雲南人都甘願上鉤


雲南人民令人嫉妒,不用說國慶,這裡一年四季都是最佳出行時間。溫度正好、景色正好、美食也正好。

騰衝位於滇西,地據彩雲之勝,星分鬥野之光。如果你聽厭了昆明、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這些熱門旅行目的地,那麼滇西人民歡迎你。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騰衝是國內火山溫泉分佈最多的地方,天氣漸涼,泡一場溫泉是最享受的事。騰衝人民就說了:“來時人背轎抬柺杖帶,走時抬頭挺胸腳步邁”。再稍微晚一點,說不定能在600年曆史的銀杏村,看到刷新雲南秋天顏值的美景:銀杏把整座村莊都染成金黃色。

騰衝美食很多,但類似年糕的餌絕對是騰衝人的心頭好。

“昆明有三怪,粑粑叫餌塊……”雲南餌以騰衝為佳,切塊叫餌塊,切絲叫餌絲。

上至五星級酒店,下到平民館子,餌是騰衝人平凡日子裡的刺。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餌絲其實和米粉的性質差不多,雖然普通,但卻是每個雲南人必須愛也最愛的。

騰衝人的早晨,就是被一碗餌絲叫醒的,可以清湯、酸湯、雜醬、稀豆粉,可以配豬肉、雞肉、牛肉,吃法繁多。

餌塊則是炒了吃,救活過明朝皇帝,譽為“騰衝大救駕”,經過清朝、民國到了現在也不曾改的。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傳說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從京城逃到了滇西一帶時,在飢渴交加的時候,吃了一盤當地農家為他做的炒餌塊。永曆皇帝后來回味炒餌塊的滋味時,不禁感慨道:“救了朕的駕。”從此,騰衝炒餌塊得了一個“大救駕”的封號。

騰衝大救駕亦飯亦菜,是衡量橫衝人廚藝的無上標準。瘦肉、雞蛋、西紅柿、白菜、醃臘菜,一樣不能少,份量還要適當。

想來這麼多菜一起組合,一定是農家傾盡全力為落難帝王奉上的美好組合了,可惜後來反清復明也只成美好的夢。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贛南米粉魚,越辣越停不下來

贛州,95%的人都屬於客家人,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客家圍屋,“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就是毛主席在這裡寫下的詩句。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贛南擁有500多座的圍屋,是真正意義上的客家搖籃。不同於福建土樓,圍屋一般是方形的,看起來十分莊嚴,關西圍還被譽為“東方古羅馬城堡”。

作為江西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它可以直接被叫成贛南,在這裡你能看到保留完整的客家習俗:招待客人有擂茶、酒釀蛋,逢年過節還有“四盤八碗”。

去老商圈文清路逛街;去釣魚臺巷子吃釀豆腐、小炒魚;去千年古巷灶兒巷吃炒田螺、信豐蘿蔔餃;去黃金廣場夜晚散步,去學校後門各種小館子逛吃逛吃……在贛南,這種感覺叫心花開!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信豐蘿蔔餃,和簡樸卻不乏豐富的贛南客家菜一樣,贛南人把普通日子也過得活色生香。

硬要說一道上得了檯面的贛南客家菜代表,那就是贛南米粉魚,份量足又實在。

米粉魚是用一個竹編的圓籠盛魚,尊重傳統的客家人為它賦予“閤家團圓,吉慶有餘”的美好寓意。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毛澤東吃到這道菜後興致大發,為它打CALL、為它取名:“這個蒸籠象徵大團圓的月亮,其他四個菜碟子象徵圍著月亮的工、農、商、學群眾,盼望紅軍的到來,我看就叫它‘四星望月’好不好?”樸實的贛南人明面上給毛主席面子,其實現在還是叫它的俗名“米粉魚”。

首先在蒸籠的底層墊上生菜葉,然後將煮好的秈米粉瀝乾鋪在菜葉上,再將蘸好料的草魚片蓋滿整個蒸籠蒸熟。

最後重點來了,倒入自制的辣醬,撒點蔥花,整道菜才算有了靈魂。

贛南的辣瞬間滲入帶著米香的蒸魚,一咬,口感如蒜瓣一般的草魚片就散落在舌尖,無他,只有“吃了還想吃”能形容。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成都人民帶不走的,只有樂山缽缽雞

國慶節,外地遊客蜂擁入川,大多在成都流連忘返;而成都人則偷著樂,他們早就坐一小時的火車跑到樂山瀟灑去了。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去樂山幹什麼?看大佛嗎?是去看嬢嬢!

在樂山街頭,你會發現各種打著李大嬢、王二嬢、馮三嬢、黃七嬢的店,似乎資歷越老越受歡迎。

放心,裡面不是什麼風華雪月的場所,是正兒八經的美食館子,成都人來樂山找的是燒賣、甜皮鴨、蛋烘糕、翹腳牛肉、蘸水豆花、擔擔豆腐腦……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圖片來源sene。在當地人看來,舌尖三播到樂山時就已經宣判死亡了。樂山美食那麼多,舌尖3偏偏推了根本排不上名號的涼糕、麻辣燙?

樂山菜屬於川菜裡的上河幫,對成都的官府菜影響深遠。

要說一道最能代表樂山的,是成都人都要來樂山尋根的缽缽雞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百年前,樂山便成為了土生跑跑雞的煉獄。每逢過年,樂山人便要漫山遍野抓雞做菜來添一添喜氣。

“缽缽”,其實就是瓦罐,一個做雞的容器,結果缽外面要畫紅黃相間的龍紋。

缽內盛放麻辣口味的佐料,菜品穿串兒,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自取自食。

土生跑跑雞,和藤椒油是天作之合。吃缽缽雞,緊跟在奇香後面的,是藤椒帶來的山野清涼,要是換成花椒油、辣椒油,色香味就大不如,根本不能叫“缽缽雞”。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鄰近縣市眉山洪雅的山丘區,出產一種像藤蘿的野花椒樹,據說其他地方不產這種果樹。把新鮮藤椒果加熱菜油浸淋,用鮮芋荷葉、芭蕉葉遮蔽香氣,這叫“閉藤椒油”,是做藤椒油的重要一步。

樂山不大,美食小店當地人盡皆知,整座小城逛吃逛吃兩三天足夠了。

至於樂山大佛?無聊的時候再去看吧。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這裡有全浙江最好吃的燒餅

浙江麗水和江西贛南一樣,都是省內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卻獻出了最多的話語權。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這裡是浙江綠庫,地道的後花園,可浙江人短途出行的目的地,只在一切麗水以北的地方。

但走在浙江大小城市,你一定會看到“縉雲燒餅”,它穩坐浙江最好吃燒餅的寶座,沒有之一。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朱元璋在浙江境內留下了不少小吃。有天,朱元璋吃縉雲燒餅才咬下一口,就碰到劉伯溫求見。於是朱元璋將盤中燒餅蓋了起來,試探劉伯溫:“先生可知碗下何物?”劉伯溫答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依臣算來,乃燒餅是也。”朱元璋讚歎不已,後又問國運,遂成著名隱喻語言詩歌---《燒餅歌》。

浙江境內所有用桶子烘烤成的餅,多多少少要向巔峰之作縉雲燒餅看齊。

縉雲燒餅成敗,一看餡料,二看火候。

一般餅店都會提供五花肉和瘦肉等各種版本,似乎還有白糖餡的。

縉雲燒餅的帝皇版,一定是五花肉乾菜餡的。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浙南的乾菜不同於紹興出名的梅乾菜,短短小小、更加乾柴,配上剁成肉末、豐腴的五花肉,一經烤制就是絕味。所以但對縉雲燒餅,不吃肥肉也請你將就。

縉雲燒餅二看火候,最好吃的縉雲燒餅,一定是老人烤制的。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燒餅燒餅,重點在燒。無法掌控桶裡火勢的大小明滅,炙烤程度全是老人經驗之談。

把握時間的經驗,拜名師無用,得靠年輕人的時間去換。

拿著剛出爐的、滲著油的、外皮金黃裡層鮮美的縉雲燒餅,幸福到流淚。

而且請記住,吃著燒餅的你,哭態也絕美。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一碗豬腳粉,神仙也打滾

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座城市自東向西排列,佔據了廣西最好的沿海地帶。

欽州位於中心,南下防城港、北海尋找藍天沙灘白雲都只要30分鐘,北上南寧也不到一小時。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北海潿洲島,近年最火的海島,也是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它像一個質樸的野孩子,把天然的海蝕、海積及溶岩景觀呈獻給你。

談到廣西,少不了粉。

桂林米粉、防城卷粉、南寧老友粉、柳州螺螄粉,不虛嗦粉大省湖南,而能讓南寧人時不時乘火車一路南下尋味的,要數欽州豬腳粉。

不像有頭有臉的桂林米粉和螺螄粉,欽州豬腳粉,永遠是當地的小本生意。

味道怎麼樣?廣西當地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欽州豬腳粉找不到文字記載,所以在欽州市的任何一個角落都不可能看到“正宗豬腳粉”字樣,加了豬腳就叫豬腳粉,味道由食客自己感覺。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走不出廣西。

豬腳製作極為繁瑣,白天洗豬腳、晚上烤豬腳、凌晨炸豬腳、清晨燉豬腳,業內都知道單賣豬腳不賺錢,利潤只能從米粉裡摳。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燉豬腳

你以為豬腳粉的精髓在肉?

錯,在最後一道工序中煮豬腳用的類似滷子的湯汁,配方保密、各家不同,豬腳味、草藥香水乳交融,人稱“豬腳汁”

吃素粉澆上豬腳汁,堪比湖南人吃粉滴上一滴山胡椒油,超凡入聖。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沒有烤豆腐,就沒有生活


雲南氣候好,不管城鎮大小,總有很多在街上慢悠悠地閒逛的人,他們最常會在建水街頭巷尾的燒豆腐攤坐下。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建水古稱臨安府,雲南民謠這樣說建水豆腐:“雲南臭豆腐,要數臨安府。聞著臭,吃著香,脹鼓圓圓黃燦燦,四稜八角討人想,三頓不吃心就慌。”

坐在小板凳上,圍著個小火盆,架個鐵箅子,象棋子大小的豆腐就在上面一個個被烤成焦黃。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每個人用筷子或者直接用手,抓起一個滾進蘸料碗,或幹碟、或醬油碟,無所謂,豆腐本身才是主角。

入口時,是一層焦脆的豆皮,咬合後熱氣和濃香便順著舌尖,慢慢灌入鼻腔,再配上一碗米線,絕了。

全城烤豆腐雖然隨處可見,每一家其實差不了多少,因為原材料只認西門豆腐。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建水人認為,只有用西門的板井井水做出來的豆腐才正宗、具有獨特清香。井裡還養有幾尾魚,據說是為了防止戰爭時期敵方投毒以及平時測試水質。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板井豆腐坊,是建水做豆腐第一家,始創於光緒年間,如今傳至第六代。

建水豆腐因舌尖名聲大振,滇南城鄉到處有人叫賣建水豆腐。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建水還有十八吃:汽鍋雞、過橋米線、烤鴨、燕窩、燕窩稀飯、燕窩酥、獅子糕、羊奶菜、臍橙、脆黃瓜、沙莜(紅薯)窩窩頭、涼勺粉、炒米豆腐、水泡梨。

最正宗的產地板井豆腐坊,只要五塊錢,拿一個碗,豆漿、豆花、炸豆腐條、豆腐皮就可以隨便挑,任你吃到飽。

遊客大增,滇南人依舊如豆腐般淳樸。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去革命聖地,只為一碗遵義粉

貴州,說句實話窮山惡水,自古以來描寫貴州都逃不過這裡鬼斧神工的山水。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對貴州省美食之都遵義來說,赤水大瀑布、四洞溝的喀斯特地貌只是旅遊的一部分。

這裡有全國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場,讓這座嗜辣的紅色城市從底子紅到面子

遵義人愛小吃,更愛酸辣小吃。

不帶重樣的小吃讓你在遵義從早餐飽到凌晨:烙鍋、燒烤、豆腐果、絲娃娃、豆花面、烤小豆腐、紅油米皮、烏江豆腐魚、各種做法的洋芋……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聽遵義同學說燒烤五毛一串吃到嗨,我驚訝道世間還有這麼便宜的燒烤。從此揣上一百塊錢去遵義從早吃到晚被列入願望清單。

不過戳在遵義人心尖尖上的,還是一碗羊肉粉。

散養在山坡上的三年以上矮腳山羊,肉質Q彈緊實,是一碗羊肉粉的靈魂。

到了羊肉粉這,遵義人堅持原汁原味。不用繁複的加工,只要把粉煮熟了再往上一碼,澆上湯,調料任君自取。

這九座冷門城市,滿足你國慶出遊對美景美食的全部期待

▲ 調料有泡菜、醃菜、各種辣椒,還得學著“三天不食酸,走路打躥躥”的遵義人多加點醋。

早上爬爬鳳凰山,晚上走走湘江河。

跟著出門覓食的本地人到一家家小店打卡,聽聽堯十三的《寡婦王二嬢》,帶著潮溼氣息的酸辣味便會進入你的夢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