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相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麼?

最近很喜歡研究天才的形成,不知道為什麼,就跟著了迷似的。

有一項天才能力是大家共通的,就是“懶”,如果懶算天才的話,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天才。

開個玩笑!

聽說過“開顱術”麼?很多書,漫畫中都用這種行為來解釋一些異常現象。

一些愛幻想的人士認為兒童“囟門”未封閉期間大腦供氧充足,發育快。等“囟門”封閉之後大腦發育會基本停滯。所以就有人想要在腦袋上開窗,降低顱內壓力,提高大腦供氧,促進大腦二次發育。

其實這個只是古代的一種醫療手法,就跟以前的放血療法是一樣的。

說能提升感知什麼的,我是不信的。

目前學術對於天才的爭論是分成三類:

一類就是天生天才,一類是後天天才,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是二者結合產生天才的。

天才“愛因斯坦”大腦頂葉部分比常人發達15%,這個區域一般被認為與視覺加工、空間認知、數學能力息息相關。

曾經有一項關於音樂家的腦部聽力腦回的研究:著名音樂家的負責聽力的腦回是普通人的2.3倍左右,然後音樂愛好者的聽力腦回是普通人的1.5倍左右。

是天生天才讓他們選擇成為音樂家了,還是因為長時間的學習積累造成了聽力腦回的異於常人,仁者見仁吧。

如果你是天生天才的論調支持者,建議你可以給你家孩子出生就做一個腦神經成像,比如功能磁共振成像,來檢測一下大腦神經元的活動和活躍情況,看看孩子哪方面可以成為天才。

如果你是後天天才的論調支持者,哪就給自己定好目標,朝著目標努力吧,這種改變是細微的、緩慢的、需要長期堅持的。

如果堅持不了,那麼不好意思,你成為不了天才。

我個人是認同後天天才的,或許有些人因為遺傳因素,智商高點,但沒有人能夠“生而知之”,天才都是學習積累出來的。

你是怎麼理解自己心中的“天才”的?

你真的相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