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唱歌你必須要認識真、假、混音是什麼

今天通過《夢一場》和《南山南》給大家講講聲音的運用。這首歌裡歌手演唱時處在一種混聲的狀態裡,只不過真聲比例多些。1 人們日常說話的聲音為“真聲”,它是聲帶整體震動發出的聲音。人的聲帶有兩種發聲機能,一種是真聲的重機能:一種是發假聲的輕機能,這兩種機能也不能完全割裂開來。

學唱歌你必須要認識真、假、混音是什麼

發真聲時,兩聲帶靠攏,作整體振動;聲帶張力較強,且依張力大小來調節音的高低。真聲主要是固體振動,發出的聲音剛勁有力、明亮結實,使用中、低聲區方便自如,與人平時講話的音質比較接近。聲門隨著音頻開合、聲帶全振、聲音飽滿響亮,其真聲發出的聲音具有強烈的“個性”,就像我們平時聽聲音就能辨別是誰說話一樣。大部分流行歌手也都是用真聲演唱的,以獲得一種自然、親切、貼近口語的風格。因為真聲的音域不寬,由於歌唱有音高、時值的要求,完全用真聲就不能很好的按照歌唱的要求來得到完美的聲音。因此,真聲的自然過渡一定要經過換聲區而升高,這便要滑入假聲。 2 假聲是氣息在喉管裡迴旋而產生的聲音,發聲時聲帶不完全閉合,胸腔亦不起共鳴作用:聲帶振動張力不強、相對放鬆;聲帶在拉緊的狀態下,作邊緣振動;聲音的組成既有氣體振動的成分,也有邊緣振動(固體)的成分。

學唱歌你必須要認識真、假、混音是什麼

因此假聲感覺不到聲帶的振動,這已被許多醫學及聲樂專家證實,絕非所謂假聲帶發出的聲音。但假聲裡泛音成分少,因而中低聲區的聲音不夠結實。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而只使部分聲帶發生振動而發出聲音,這種聲音比由整個聲帶都振動的“真聲”要高要弱。假聲,是成人的最高聲曲,而且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是一種帶有特殊矯揉意味的聲音。如果高音用純假聲,就會使得音色單調、失去“個性”、無表現力。因此在歌唱中,真假聲混合使用得到一種接近完美的歌聲,就是我們以下要談到的混聲。

學唱歌你必須要認識真、假、混音是什麼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3 混聲是真聲和假聲兩者相混合的聲音,也叫混合聲。混合聲使高音明亮。低音結實,聲音統一連貫,無明顯換聲區或換聲點。從低聲區開始。就使聲帶邊緣變薄,參人少量假聲,隨著聲音的上行,假聲成分逐漸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聲。中聲區真假聲近於相半,混合共鳴較好,中、低聲聲區為真聲,高聲區是假聲,整個聲區自下而上均為真假聲混合。這種聲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難分”,“真聲不炸,假聲不虛,混在一起”。混聲具有真聲色彩,必須經過科學的訓練才能獲得。其優點是音域較寬,既能保持民族風格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