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充融入重慶,四川第二城之爭添變數

擁抱成都,還是擁抱重慶?南充面臨關鍵選擇。

聚焦!南充融入重慶,四川第二城之爭添變數

擁抱成都,還是擁抱重慶?這是南充未來發展的一道關鍵選擇題。

最早提出“成渝第二城”概念的南充,與重慶有著地緣上的親近關係,經濟合作和產業配套的便利,成為南充爭奪做四川經濟副中心的巨大優勢,現在這種優勢正在開始系統轉化。

日前,《南充市全方位融入重慶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正面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先來給大家劃下重點:

方向:重點從基礎設施互聯成網、產業體系協作成鏈、區域同城有序融合、資金融通互利共贏、開放經濟融合互利、生態文明聯合共創、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市場要素融合對流、融入機制合作創新九個方面進行突破。時間表:力爭到2020年,全方位融入重慶合作體系初步建立,綜合立體交通大通道初具雛形,產業對接合作初見成效,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合作格局基本形成。目標:區域同城、基礎同網、產業同鏈、生態同築、社會同享。抓手:4大突破行動,8大先導性工程,61項重點項目。

《方案》提到的先導工程或重點項目,包括像南渝物流城市配送,南渝醫聯體融合,動車公交化運營等等,一旦落地,將實現南渝區域同城化。

而且與廣佛同城不同的是,南充融入重慶跨越的行政層級要更高,面臨的壁壘也更多,南渝若能區域同城,除了能釋放南充的經濟潛力外,在全國都將形成示範意義。

1.南充為什麼要融入重慶

南充、重慶同在嘉陵江上,論人文歷史,也淵源頗深,是真正意義上的一衣帶水。

川渝地區定位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分別是萬州、黔江、綿陽、南充、樂山、瀘州、宜賓,除開重慶的萬州、黔江,宜賓在瀘州和重慶的延長線上,德陽和樂山,則位於另一條靠近成都的經濟帶上,真正處在重慶輻射半徑內的,只有瀘州和南充,直線距離200公里以內。

但瀘州相比南充的劣勢在於,其一,經濟總量有差距;其二,位於四川東南角,遠離其他川內城市,省內的產業協作成本高;其三,不像南充那樣,位於蘭渝及成達萬等鐵路動脈上。

聚焦!南充融入重慶,四川第二城之爭添變數

南充的優勢很明顯,優勢轉化為先機很重要,時任南充市委書記李仲彬,在2016年明確曾提到,南充要成為接受重慶輻射帶動的“第一梯隊”,也要成為融入重慶發展的“第一方陣”。

這一年,南充融入重慶發展項目規劃敲定,計劃實施188個項目,投資7781億元。當年9月23日,南充(重慶)投資推介會在重慶舉行,31家重慶企業與南充政府簽約31個正式合同項目,項目總投資113.5億元。

也是在這一年,南充率先提出“成渝第二城”概念,將自己的發展目標定位為成都和重慶之間的重要副中心。

不難看出,南充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做四川經濟副中心,一個關鍵的發力點,便是融入重慶,利用重慶的產業和技術優勢將自己做強。

南充融入重慶,其實也是川渝合作的一種必要路徑。不僅南充很早就將融入重慶當做戰略,《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也提到,南充、遂寧、廣安的市區和部分縣(市),加強與重慶協作配套發展,建設成為成渝城市群跨13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2.區域同城,南渝打造半小時出行圈

南渝同城,先得打通交通障礙。

鐵路方面,蘭渝線開通後,南充和重慶之間的交通連接有了質的飛躍;水運方面,連接重慶的嘉陵江,素有黃金水道之名,這兩年南充多次提到重振南充水運。高速路網方面,2016年規劃明確,“未來三四年時間內,南充至重慶至少有5條高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成都重要的東出通道,成南達高鐵在2019年開建,而這條高鐵的延長線將抵達萬州,一旦建成,南充與重慶將在蘭渝線之外,增加新的交通要道。

南充重慶直線距離150公里,正好位於高鐵半小時出行圈,異地就業、異地置業、異地消費將成為可能,勞動力和資本流通加速,當然,更重要的是產業協作將更加深入。

今年6月,四川代表團赴重慶考察,與重慶簽訂《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引導廣安、內江、達州、瀘州、資陽、南充等地承接配套重慶汽摩產業,打造川渝汽摩產業集群。

汽摩產業是川渝合作,也是南渝區域同城的重要產業抓手。南充經信委的數據顯示,南充汽車汽配產業為重慶配套,佔整個行業產值三分之一以上。

川渝合作的大手筆之一,便是重慶銀翔與南充聯姻——去年4月,重慶銀翔與南充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南充投資120億元,建設佔地面積3000畝的整車製造、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及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其中整車製造的年產為30萬。

有個細節不得不提,此次南渝合作,雙方從會談到正式簽約,只用了3個月。這裡面有南充本身汽車汽配產業基礎好的因素,畢竟它是南充的五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另一方面,其實也說明川渝兩地在合作上的迫切程度,而且,合作的市場壁壘,可能比想象的要低。

汽摩產業只是南充融入重慶的抓手之一。

南充目前的優勢產業,還包括絲紡服裝、油氣化工和輕工食品等,重慶的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材料能源是強項,二者的產業有一定的重合度,合作的空間比較大,1+1完全可能產生大於2的效果。

3.四川經濟副中心之爭添變數

四川的南充,融入直轄的重慶,怎麼面對文首的那個問題,也就是處理與成都的關係呢?

《方案》提出後,有很多人提出,這是為“成渝第二城”提供瞭解釋——南充是要“成為重慶的第二大城市”。老實說,這種戲稱背後,是對南充發展的一些誤解。

且不說跨省的市場壁壘,真正打通有多難,即便南充融入重慶,也不是要脫川。我們以成都為例,成南達高鐵建成後,成都和南充,將有更快捷的連通。

日前公佈的《南充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行動方案》也提到,南充要“主動承接成都、重慶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而在《方案》公佈的這兩天,成都南充兩市舉行城市合作專題對接會,主題是“共享門戶樞紐•助力全域開放”。

換句話說,南充與成都的產業協作繼續保持,並擴大產業配套的合作深度,在此基礎上,把融入重慶作為一個新的產業增長點。融入成都和重慶,南充當然不會將它當做單選題。只不過與成都在地緣上的疏遠,製造了經濟合作的空間障礙。

對南充而言,作為“成渝第二城”的重要著力點,融入重慶的最大意義在於,可以依託重慶的產業優勢,將自身的潛力釋放。可以說,南渝區域同城,將會給四川第二城的競爭,帶來很大的變數。

在《七城之爭白熱化,四川經濟副中心呼之欲出?》中,西部君曾對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達州的優劣勢,有粗略的比較。根據2017年的公報,經濟體量最位於第二檔且很接近的是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四座城市。

但如上分析,宜賓在川內的位置相對太偏,德陽、綿陽,在成都的輻射圈內,有產業配套優勢,卻也有被虹吸的不利因素。在過去,綿陽一直是第二城的絕對有力爭奪者,但相比南充還有個劣勢是,在高鐵大動脈上,卻不像南充一樣,是個交匯點。

以此來看,融入重慶對南充的確相當有必要。另外,南充相比其他川內城市的問題在於,外貿總量很低,藉著成南達的優勢,如果再深度融入重慶,補齊短板,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會有很大值得想象的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