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12(按出場順序)

93、丁原(?-189年),字建陽,東漢末年人物,官拜執金吾,領幷州刺史,漢靈帝駕崩後,受何進之邀,入洛陽誅殺十常侍,未至,何進已被宦官所殺。之後,丁原與董卓發生衝突,董卓得知丁原手下大將呂布唯利是圖並未得重用。便遣李肅挑撥誘使呂布將其殺害。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12(按出場順序)

丁原

94、彭伯,《三國演義》人物,官至議郎。第三回,與蔡邕同諫董卓勿殺盧植。

95、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12(按出場順序)

三國演義人物簡明統計12(按出場順序)

丁原“父子”

96、李肅(?-192年),五原(治今內蒙古包頭西北)人。永漢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卓將呂布共謀誅卓。是時,天子有疾新愈,大會未央殿。布使同郡騎都尉肅等,將親兵十餘人,偽著衛士服守掖門。布懷詔書。卓至,肅等格卓。卓驚呼布所在。布曰“有詔”,遂殺卓,夷三族。後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典兵別屯陝,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略陳留、潁川諸縣。卓死,呂布使李肅至陝,欲以詔命誅輔。輔等逆與肅戰,肅敗走弘農,布誅肅。

97、98、周毖(?-189)字仲遠,武威(治今甘肅武威)人。伍瓊(?-189)字德瑜,汝南人。東漢末年大臣。

《三國志·袁紹傳》

紹既出,遂亡奔冀州。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顒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陰為紹,乃說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紹不達大體,恐懼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購之急,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卓以為然,乃拜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

《三國志·董卓傳》

初,卓信任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用其所舉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張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將以討卓。卓聞之,以為毖、瓊等通情賣己,皆斬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