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很多企業都需要通過「幣改」和「鏈改」轉型創新

區塊鏈技術浪潮之下,沒有企業和人可以逃避,就像當年互聯網來臨時一樣,要麼迎合,引領潮流,要麼視而不見,但是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等待的是落伍,最後還得被逼接受。趨勢不可逆轉,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辨清趨勢,抓住趨勢,只有順勢而為,才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每個瞭解區塊鏈的投資者都知道,進入了這個領域後,會發現這裡面還分為兩個圈子:一個叫“幣圈”,另一個叫“鏈圈”,顧名思義,簡單的從字面上來理解,幣圈和代幣相關,鏈圈主要和區塊鏈的技術本身相關。對於企業的轉型焦慮“幣改”和“鏈改”,更多的是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長進行,看適合哪一種。

未來很多企業都需要通過“幣改”和“鏈改”轉型創新

為了更好的理解幣改和鏈改,在瞭解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2004年的“股改”,股改是指: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是通過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協商機制,消除 A股市場股份轉讓制度性差異的過程。

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公司在融資過程中都會把股份稀釋,分給投資方,在公司上市的時候,股份也同樣拿出部分進行融資,這些給到外面的股份叫做流通股,而在公司手中的就叫非流通股,股改是讓非流通股也可以上市交易,因為每個公司從開始創業到上市的過程中,有很多優秀的人才需要激勵留住,公司會拿出部分股份來分給這些功臣,那麼等到公司上市後,作為非流通股(也是原始股),也需要能夠在市場上交易,這樣才能更加的激勵員工,才能在公司還沒上市時候讓員工分到的原始股份更具有財富價值。

舉個例子:小米今年上市了,那些持有股份的員工,都一夜暴富了,根據報道說創造了破1000位千萬富翁,破萬位百萬富翁。這就是公司在沒上市前,跟隨一路走來的優秀員工的股份創造的價值。

自從2004年股改政策出來之後,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到了股改的大潮中,因為是趨勢,當時只要公司參與股改,不管公司盈利還是虧損,又或者是快要倒閉的公司,只要公佈股改的行動方案,公司立馬能夠獲的投資者的青睞,讓公司起死回生。

首先了解下什麼是“幣改”?

幣改,也稱通證經濟改造,是指:“企業或組織通過發行通證,使各方(生產者、消費者、第三方等)獲得產品的使用和收益,形成社群自治的通證經濟生態體,從而改善激勵和協作關係。”(百度百科)

舉個幣改例子:

我們以天涯為例,天涯作為互聯網興起後的第一內容社區,有這上億的註冊用戶和大量的有價值的內容,曾經天涯顛覆時期,公司估值也是非常的高,但是公司再高的估值也只屬於公司內部持有股份的那少部分人,和大量內容創造者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天涯作為一個平臺,如果沒有大量的內容創造者和讀者,平臺會有價值嗎?還會有估值嗎?

不會的,如果平臺沒有了內容創造者和讀者,平臺本身是毫無價值的,是用戶把平臺的價值堆積起來的,才是平臺有了價值,有了各種資金收益,但是這些內容創造者和讀者沒有得到公司給予的一分錢的回報,這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等於我們用戶都是白白為平臺犧牲自身價值。

通過幣改的方式,用通證經濟調節天涯社區的生態模式,發行Token,通過Token去激勵用戶,用戶可以通過創造內容、點贊、分享內容、評論、已經觀看廣告等行為獲取天涯平臺的Token,提問、打賞、課程購買、廣告投放等行為需要消耗Token,只要社區用戶越來越多、發展壯大,公司估值越來越高,Token的價值也會越來越高,變的非常值錢。

公司發行Token的數量是恆定的,甚至是消耗會越來越少的,通過通證經濟系統設計,公司團隊持有一定比列的Token,公司也可以獲取變現的收益。所有持有Token的用戶也會獲得收益。這就讓過往公司壓榨用戶價值的對立面,轉換成公司和用戶利益共同體的狀態。

其次什麼是 “鏈改”?

鏈改就是指:用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和機制,來改造企業系統中的技術部分,從而改善信任關係、降低信任成本,提高生產力。

簡單點來說就是讓傳統/互聯網企業進行區塊鏈技術的升級,因為區塊鏈技術的幾個特點所決定的,分佈式點對點存儲,去中心化,智能合約、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等,這些特點的技術才能夠解決陌生人之間交易的信任問題,所以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比作是信任的製造機。

而在現有的傳統經濟中,信任的建立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其次還需要政府等權威機構的第三公證進行授予信任。

一些企業進行鏈改,改變過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方式,直接對計算機的信任,因為有智能合約進行執行,降低信任成本,提高了合作的效率。

原文地址:https://bihu.com/article/13486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