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支付寶的花唄、借唄和京東白條、蘇寧金融、小米金融……

想花錢但錢不夠,這些消費貸就派上了用場!

“年輕人”是怎麼消費的?網上有關於70後、80後、90後花錢的對比: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僅這張圖就可以看出眾人對年輕人消費觀的不贊同,為什麼大家會對年輕人有這樣的看法呢?

1.8.14日,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發佈《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該報告清晰地表明:3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超過半數還未準備養老儲蓄,極少部分人每月儲蓄一千左右。

2.人民銀行發佈《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該報告表明,第二季度有756.67億逾期額度未還,比上一季度增加45億。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在過去7年,全國信用卡髮卡量從2.85億張增至6.12億張,人均持卡量從0.21張增至0.44張,卡均授信額度從0.91萬增至2萬元。

隨之而來的,就是逾期率不斷飆升。這是眾人質疑“年輕人”消費觀的理由之一,並批評年輕人超前消費,不重視信用等等。

那我們看看,年輕人是怎麼說的呢?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許多“年輕人”表示:不是自己超前消費,欠款不還,而是沒錢還。

年輕人為什麼沒錢還信用卡?

1.一部分年輕人利用“分期”滿足高消費

很多年輕人的錢花在這裡,

給女/男朋友買禮物,給自己買禮物:Chanel、YSL、紀梵希、iPhone、施華洛世奇、CK、吃雞本……

一般的年輕人消費不起,只好分期購買,有些人身上的賬單排到了2020年……

這一部分的消費帶著不理智,特別是支付不起的時候,一旦過度,只會如滾雪球一樣,無法停止消費,而壓力越來越大!

2.平臺暴雷,拖欠工資

這一部分人則深受P2P雷潮的影響,許多平臺提線困難,甚至老闆跑路,許多員工根本拿不到工資。而這些公司的大部分員工又是由“年輕人”構成。

幾個月沒有收入,又在持續支出,信用卡逾期還不上,只能先欠著,或是找朋友借錢。

3.收入僅供吃穿住行

最近網傳一張關於應屆生平均工資的圖片: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圖片僅供參考,但可以看出年輕人的工資並不高。

許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白天是都市白領,優秀體面,下了班之後可能就送起了外賣,做起了其他兼職。

小財君的很多朋友中,有的每個月吃土,有的工資剛夠吃穿住用。

其中一個朋友,待在二線城市,每個月房租花一千多,其他電費花費等加起來幾百,剩下的工資基本只夠吃喝。和朋友出去玩,也要好好考慮。

4.身上壓著房貸、車貸和小孩

工作幾年的年輕人看似輕鬆了,有點存款,但買房買車,所有存款基本消耗殆盡!

如果恰好結了婚,生了小孩兒,學費、培訓費、各種資料費等,加起來絕對是家庭最大的開支。

這些壓在身上,想也知道“年輕人”的錢是不夠用的!

再則,使用消費貸就是不正確的嗎?

消費貸本身具有積極意義,彌補了市場上貸款產品的不足;能夠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品質,只是很多人無法做到有計劃的理智的消費。

對於消費貸,監管層是這樣說的: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8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中,

第四點是這樣說的:

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適應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提供和改進差異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支持發展消費信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

由此可知,使用消費貸並無不對!

一味地超前消費、沒有長期打算有害無利,但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如此。據小財君所知,更多的“年輕人”是量“財”而行,理智消費。

你的消費方式是怎樣的呢?你身邊的“年輕人”是怎麼消費的?你覺得他們錯了嗎?

關注雅其金融平臺,貸款、信用卡、理財一手掌握。

選擇提前消費,有錯嗎?!

點擊“瞭解更多”或下方按鈕,一鍵進入詳細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