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虎點睛 比畫龍點睛早了七百年

李大嘴 大嘴讀史

我們都知道“畫龍點睛”的故事,這個違反常理的魔幻主義故事出自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說的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畫家張僧繇。

原文如下——

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於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

刻虎點睛 比畫龍點睛早了七百年

而比畫龍點睛早了足有七百年的秦朝,還有一個刻虎點睛的故事,同樣魔幻。

“刻虎點睛”的故事記載在東晉王子年的《拾遺記》中。

話說,秦始皇一掃六合,四夷賓服,遠在西域的騫霄國也送來貢品。這件貢品有點特殊,不是東西,而是個人,不是美女,而是一個神奇的畫師。

刻虎點睛 比畫龍點睛早了七百年

這位神奇的畫師名叫烈裔。

烈裔畫畫主要靠嘴和手指,沒辦法,毛筆在那時候還屬於奢侈品,西域之地就更不用說了。

烈裔作畫的時候,口含硃砂、彩墨等(他不怕中毒嗎?),到處亂噴,再用手指隨便勾抹圖畫幾下,栩栩如生的龍虎鳥獸就出現了。

烈裔的手指畫精確度極高,“轉手方圓,皆如規度”,隨手為之的方塊和圓圈就像用尺子、圓規劃出來似的。

烈裔可以在一寸見方那麼大的地方,畫上各種山嶽、河流,各個國家的版圖。雖然還談不上微畫,但考慮到用手指為筆,實在是很難得了。

烈裔特別擅長畫龍畫鳳,畫出的龍鳳活脫脫的,好像馬上會展翅飛去的樣子。

除了畫畫,烈裔的雕工也是頂級的,雕刻出來的玉像栩栩如生。不過,烈裔刻的雕像都沒有眼睛,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如果點上了眼睛,死物就會變活物,自己會跑掉。

唯物主義的秦始皇不相信,就讓其他畫師在烈裔雕刻的兩隻玉虎上各畫了一隻眼睛。沒想到,第二天,只有一隻眼睛的兩隻玉虎居然也不見了。

刻虎點睛 比畫龍點睛早了七百年

不久,深山裡傳出消息,說是有獵人看見了兩隻奇怪的獨眼白虎。又過了一年,兩隻獨眼白虎被獵獲,一番查看,白虎胸前居然還有烈裔當時刻下的雕刻年月。

烈裔脾氣很好,對於別人要他畫畫的要求來者不拒,一時間聲名鵲起。

秦始皇死後,江山傳給了秦二世胡亥。有一次,趙高牽了一隻麋鹿,說:“這是一匹長翅膀的駿馬,請你趕快把它畫出來,我倒要看看你究竟畫得怎樣。”

這是“指鹿為馬”的一個預演,烈裔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趙高的用意。

烈裔靜下心來,口含彩墨,到處亂噴,然後用手指蘸滿顏色,勾抹點挑……趙高看得目瞪口呆,眼看要畫翅膀了,趙高馬上派人請來秦二世。

君臣二人還沒走到畫壁跟前,只聽一聲鹿鳴,烈裔已經騎著剛剛畫完的麋鹿,騰空飛去……

刻虎點睛 比畫龍點睛早了七百年

太魔幻了吧,這不科學,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