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股票,債券和商品的投資風險

如要原文稿件或告訴我你想要分析的公司,留言或在鵝裙找932434027,每週估值分析,宏觀走勢。

我們今天接著來講《積極型資產配置指南》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們怎麼利用週期性,用什麼方式來合理的配置資產。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上次講到了,長期看,股票的收益率是最高的,至於其中的風險,只是波動性的風險,如果控制住了波動,股票的收益優勢就能顯露出來。究竟該如何控制市場波動,需要注意這幾個事情。

首先,貼現率,就是央行的基準利率,作者說,如果央行連續加息3次,通常就會進入熊市階段,在華爾街這叫做,三步一大跤法則,這個負面情緒一直到基準利率下調時才會停止。所以連續加息,要格外小心。但美聯儲這次已經是第六次加息了,美國股市才有反應,之前的5次,還是不斷創新高。如果第三次就拋,就錯過了去年一整年的漲幅。所以應該變通一下,連續加息三次後,至少要格外謹慎了,可以做出一個逃跑的姿勢,或者先邁出一條腿,減持一些股票。

其次,商業票據收益率,就是市場利率。市場利率大幅提升,對股市影響較大。作者用了一個指標來做提示,說當股票指數在年線上方,就是多頭行情,此時如果市場利率在年線下方,這就是特別好的機會,但市場利率沒有找到在哪可以看年線,所以只能估算,根據餘額寶收益,如2014年7月,上證指數衝過年線,當時餘額寶收益大概不到2%,此時機會最佳,市場利率應該就在線下方。

第三股票收益率,就是市盈率的倒數,(每股收益除以價格)。整個市場的股票收益率,就是大盤指數市盈率的倒數。如2018年8月,A股主板市盈率是14倍,收益率達到了7%,目前國債收益率3.54%。作者說股票的收益率超過5%,就沒什麼可怕的了。這是一個長期買進的機會。這個股票收益率只能用於整體市場,而不能分版塊,也不能分行業。如果完全按照這個指標計算,銀行是最值得投資的,銀行的股票收益率是20%,但銀行的漲幅是最低的。所以這個指標只解決了可不可以配置股票的問題,解決不了該買什麼股票。作者也告訴我們,當股市的收益率低於3%,就應特別小心了,但這種情況很難出現。股票收益率3%,整個市場33倍市盈率,幾乎很難出現。

第四,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關係。大家要留意商品價格如果緩漲,就沒什麼問題。如果商品價格暴漲,股市就麻煩了, 因為這樣很可能會導致央行快速的提高利率,從而導致市場利率上行。作者用股票指數除以CRB指數(相當於商品價格指數,在東方財富輸入CRB三個字母可找到)。如果相除的值連續上升,說明股票市場佔優勢,此時是股票的牛市,而一旦股票指數/CRB指數開始下跌,說明商品上升速度已經快於股票,就要警惕利率風險。

控制股票的風險,就是不要在連續加息的中後期持有股票,不在市場利率急速拉昇時持有股票,也不在通脹過快後持有股票,這些都是風險大於收益的點。相反,應該在連續降息後佈局股票,在市場利率大幅走低後投資股票。並時刻關注通脹,3%以內的通脹,有利於股市發動行情,超過3%,就要擔心利率風險。也可以就看股票收益率,就是市盈率的倒數,如果超過5%,或超過國債收益率的1.5倍,就比較安全。目前股票收益率幾乎是國債收益率的2倍,極具投資價值。沒信心就去定投指數。前面有講到怎麼買指數,也可以留言詢問。

如何控制股票,債券和商品的投資風險

債券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率債,如國債,國開債,這類債券通常只有利率風險。(如果市場利率提升,回報相同,利率上升,價格就會降低。相反利率下降,回報相同,價格就得上升。)另一種是公司債,這種債券即有利率風險,也有信用風險。雖然標普,穆迪惠譽這樣的評級公司,會給主權債評級,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主要反應在公司的信用債上,AAA是最高級別,然後是AA,A,BBB等等。如果是B評級,該債券可能會有交付問題,而如果是C或者D評級,可能已經發生了財務問題。在中國買債券,最好也要看一眼信用債的評級,但也不能完全相信,如當時的超日債,最高信用評級AA,之後調到BBB,出事後才調到CCC。還有河北省最大的擔保公司,河北融投,開始評級是AA,後來直接被託管,然後就賴債不還了。

如何控制股票,債券和商品的投資風險

債券投資還有通脹的風險,從長期看,債券跑不贏通脹,所以商品價格漲,物價就會漲,然後收益就被通脹吃掉購買力。所以如果通脹來了,就不要投資債券,可以用CRB指數來測算,CRB如果下降,就有利於債券市場,如2013年初CRB指數下降,隨後債券啟動,之後股市啟動。這又回到了週期階段輪動了。可以看我上一篇的分析,六個階段的配置方法。也可以留言交流。

如何控制股票,債券和商品的投資風險

最後商品的風險控制,商品價格波動一般體現在期貨市場上,由於是保證金交易,帶了很大的槓桿,所以波動性也會更大。作者說可以用商品CRB指數/股票指數的比率和CRB工業指數,這兩個指標均低於年線時,就說明是一個熊市,反之就是牛市。一般商品漲幅比股票快的時候,就是商品牛市,建議大家去看銅價和PPI,這是強週期的最主要標誌,如果銅價不能連續上升,說明工業需求沒有迴歸,如2017年末的鋼鐵煤炭上漲,是由於供給不足導致,並不是強週期迴歸。

下一章是經濟中的邏輯關係,之前也說了,經濟週期有自己的運行邏輯,總是先有利率變化,然後是債券,再到股市,最後在商品市場上體現出來,最後週期結束。這個邏輯中還有一些其他的指標也可以利用,幫助我們識別整個的週期變動,那麼這些經濟中的先行指標又是什麼呢?咱們下次繼續講。有疑問找我交流,各大平臺均是同名。

前面分析了海康威視,格力電器,京東方等大家熟悉的公司,往前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